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这可真不是闹着玩的啊


为什么今天的年轻人容易英年早逝?

为什么很多年轻人一出名就死了?

为什么有些官员一升官就得重病?为什么有的人家里刚盖完房子,人就出车祸去世了?

为什么?

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

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老祖宗用一个字来代表叫物。

厚德才能承载万物。

这就是清华大学的校训—“厚德载物”


厚,深厚的意思;

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

载就是承载;

物,就是我们说的福报。

相反是那句话叫“德不配位“

位就是我们的待遇,就是我们的德行不配我们的福报。

打个比方说,这有一张桌子,它能承受十斤重的份量,您非得给它放上15斤、20斤、50斤的重量,那我们看这个桌子怎么样?

它就开始发抖,它就开始变形了,出现崩溃之前的先兆。

  所以我们要明白古训“厚德载物”。


金钱、权力、名望都是自己的福报,都是压自己的物啊,您能承载的了吗?

靠什么承载,靠符合万物规律的德行。

比如有当父母的,当爷爷奶奶的,你要经常把珍惜福报这句话跟自己的孩子讲,对他非常有好处。

福报,福报就是我们的享受。譬如我吃得好,我穿得好,这些都叫福报。

中国人讲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

你得积攒自己的福报。


过去有一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太重要了。

生死还是存亡?

有的商人,以非法的手段,去要那些你命里头装不下的东西,你这不是惹祸吗?因此坐牢判刑的例子还少吗?

他的德行跟他的待遇、福报不相称。

若你没有德行,而要享受的太大,要奔驰、宝马、豪华别墅,顿顿饭都是上千上万……

就是消耗自己的福报,折自己的福。

现在人们疯狂地追名逐利,为了出名不惜一切代价,为了挣钱不惜一切手段。完全不懂得道德,结果会如何呢?


“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现在的学生、孩子也是那样。

他不管自己是什么身份,就是要最好的。

你现在一分钱不赚,你就要最好的,谁教的?

电视教的,社会在教,家长也在教,老师也在教;

孩子不知道,享福太多了会怎么样?

我们老祖宗讲的,这会折你的福报。

我们老年人过去讲“折福折寿”,是有道理的。

大家不要忘了,寿命和福报都是能量,人本身就是个能量体。

我们现在对孩子的那种爱完全是违背常理知识的。

你越爱,他生病越多,越容易出灾祸,越容易夭折。

年轻人为什么年纪轻轻的去世的那么多?

三十多岁,突发疾病为什么那么多?

因为他的福报、能量快速消耗了。

所以吃的简朴、用的简朴,真有好处。

明白了这个道理,才知道厚德载物,你才敢消受。

你就不知道想想,人家有什么样的德行和福报,他才能坐在这个位置上,才能坐的安稳。


再说一句《周易》里的话: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你看着人家发财,你看着人家出名,你看人家当教授,当领导……你心里不平,但你有没有想过,人家的祖上有多大的德行。你有没有?


喜欢付出,你会发现,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你会发现,顺利就越来越多;

  喜欢助人,你会发现,贵人就越来越多;

  喜欢抱怨,你会发现,烦恼就越来越多;

  喜欢知足,你会发现,快乐就越来越多;

  喜欢逃避,你会发现,失败就越来越多;

  喜欢分享,你会发现,朋友就越来越多;

  喜欢生气,你会发现,疾病就越来越多;

  喜欢占便宜,你会发现,贫穷就越来越多;

  喜欢布施财,你会发现,富贵就越来越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好好的修,不要管别人,各人有各人的业因果报

净土法门法语:自己好好的修,不要管别人,各人有各人的业因果报

1天天念佛想往生,到最后不能往生,不怪别人。为什么不能往生?你虽然念佛,你没有持戒。那我们要问,许多像阿公阿婆,他们没有持戒,他们根本不懂戒律,为什么他们能往生?他们虽然不懂戒律,他们的身、语、意都...

星云法师:向阿弥陀佛祈愿文

星云法师:向阿弥陀佛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每天来到您的座前,以极为恭敬虔诚的心情,称念您的圣号,礼拜您的金容,您的白毫光明照亮整个宇宙,您的法眼有如海水一样清澈。我们由衷地感谢您在久远劫前,发四十八愿救度我们。您于十劫前圆...

福人与福地,因果与风水,究竟什么在影响财运?

福人与福地,因果与风水,究竟什么在影响财运?

“东方之门的风水极佳,因为有高人指点……”疫情刚刚有了缓和,我们几个朋友在苏州最著名的建筑“大秋裤”东方之门的一家公司喝茶聊天。朋友的公司在三十多层的办公楼里,面对着金鸡湖,窗外的阳光明媚,绿树茵茵...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投子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投子

有一天赵州禅师到桐城县去,途中与安徽舒州投子山大同禅师相遇,赵州便问道:你是投子山主吗?大同将手摊开道:盐、茶、油,请随意买一些。赵州不理睬他,自己快步走到寺庵,大同禅师随后也提着一个油瓶到了庵中。...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不要吝啬你的感谢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不要吝啬你的感谢

不要吝啬你的感谢有一次,我读到三篇精彩的论文:我惊讶于那位年轻的作者对于我所熟悉的故事作了那样睿智的充满灵感和生命力的分析。读那篇文章使我激动,因为我知道读过那篇文章以后的我和读过那篇文章以前的我已...

达真堪布:清净的布施才能得真正的福报

达真堪布:清净的布施才能得真正的福报

达真堪布:清净的布施才能得真正的福报福报是修来的,功德是学来的。我们真正能学修舍心,真正能做布施,才能得到这些福报。否则即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暂时的利益,也是一种痛苦,一种压力,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福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