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处世哲理:学会自尊

电影明星洛依德将车开到检修站,一个女工接待了他。她熟练灵巧的双手和俊美的容貌一下子吸引了他。

整个巴黎都知道他,但这个姑娘却丝毫不表示惊讶和兴奋。您喜欢看电影吗?他不禁问道。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她手脚麻利,很快修好了车。

您可以开走了,先生。

他却依依不舍:小姐,您可以陪我去兜兜风吗?

不,我还有工作。

这同样是您的工作。您修的车,难道不亲自检查一下吗?

好吧,是您开还是我开?

当然我开,是我邀请您的嘛。

车开得很好。姑娘就说:看来没有什么问题,请让我下车好吗?怎么,您不想再陪陪我吗?我再问你一遍,您喜欢看电影吗?

我回答过了,喜欢,而且是个影迷。

您不认识我?

怎么不认识,您一来我就认出您是当代影帝阿列克斯洛依德。

既然如此,您为何这样冷淡?

不!您错了,我没有冷淡。只是没有像别的女孩子那样狂热。您有您的成绩,我有我的工作。您来修车是我的顾客,如果您不再是明星了,再来修车,我也一样会接待您,人与人之间不应该是这样的吗?

他沉默了。在这个普通的女工面前,他感觉到自己的浅薄与狂妄。

小姐。谢谢!我是该认真想想自己的价值了。好,现在我送您回去。

春兰秋菊各有其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价值,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尊严,而尊严是不分高低贵贱的。你要做的首先是尊重别人,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二十二卷

第二十二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五十七面,我们看讲义第二段所说的,五十七面第三行,我念一念:  阿...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放弃是一种美丽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放弃是一种美丽

一道受用终身的测试题给你做一道题吧,测试一下看看你是不是通得过自己对自己的考验。这是一家公司招收新职员时其中的一道测试问题: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你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

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告诉你一个修行的秘诀!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是布施、持戒、禅定、智慧,这个忍辱跟精进不是法门,它是一种心理素质。他说:你这个六波罗蜜是成功失败,这个行力跟忍力是关键,...

文 / 一诚长老

《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

一旦有了执著心,内心就有了挂碍,没办法获得自在。所以说要做到心无挂碍很难,尤其在现实,人的牵挂和负担很重,工作、家庭、生存的竞争,生活的压力,环境的压抑,都让人的身心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很难放松下来。

归根结底,心里的负担重、牵挂重,是因为我们向外的攀求太多了。期求事业成功,生意兴旺;希望父母、伴侣、孩子完全符合自己的喜好;梦想财富加身,越多越好;或者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更多——整天计算着这些,当然不可能有放松的空间。

更何况世事又是十之八九不如意,求的东西越多,失望和痛苦也就越大,如此这般,该上哪儿去找自在?

一个人白天工作时心神不宁,吃饭味同嚼蜡,晚上睡不好觉,噩梦连连,人际上也处得很紧张,那就说明他心里有很多的思虑,很多的欲望,这样的人往往心眼小,看不开,不能通达,身心也难以安住。反过来,内心通达的人,遇到什么事都不会慌张,好事也好,坏事也罢,都不会念念不忘,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动摇他,束缚他。

这样的境界就好比《心经》里另一句话所描述的那样:“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心里头没有挂碍,所以没有恐怖,不会用“颠倒”的观念去看待世事人生,任何时候都活得坦然、自在。

当年四祖禅师到南京的时候,看到山上的气与其他地方不同,就知道有高人在那里。山中住的是一位叫懒融的禅师。他住的地方,竟然有老虎替他看门。平日他也不用自己做饭,因为有天人给他送饭。

两个人见了面,就互相参禅,参到很晚。四祖睡觉时打鼾。懒融禅师听到呼噜声,睡不着。他醒着时,发现身上有虱子,就把虱子抖到地上。天亮之后,他对四祖说:“咳,什么祖师,一晚上打鼾,打我的闲岔。”四祖道:“打闲岔?你把虱子抖到地上,害它摔断了腿,叫了一夜,还打我的闲岔呢!”

呼噜响着,还听到虱子叫,这就是功夫。四祖之所以有这种“功夫”,是因为他的修为已经精深到“心无一物”的境界。一定是人的心里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存在,然后生活、情绪、人际才会出现问题。如果内心干干净净,不留一物,那么任何事都不会成为你的障碍。

现在有很多人,心里头很怕啊,有很多的恐惧,害怕权力不能长久,金钱不能长留,生命无法永恒。其实,这些“怕”都怕得没有道理。任有多少能耐,谁又能永远地留住权力、金钱和生命?谁都留不住。

既然无论如何也留不住,那又何必害怕失去这些东西。明知道这世间的一切都无法永恒,偏要死死攥在手心里,不肯放手,这不是自寻苦恼么。可是偏有许多人被贪欲蒙蔽了心智,不能够明了这个很简单的道理,以至于时刻在恐怖和颠倒之中,活得沉重,烦恼多多。

古人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如果我们白天有很多的贪欲、追求不得实现,心里头累积了很多的害怕、恐惧,晚上睡觉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做噩梦。我不会解梦,但是偶尔听人提及自己的梦境,多少也能从梦中的情形推断出这个人当时的心境。

比如,一个人总是梦见自己身陷迷宫,怎么也找不到出口,这很可能就代表着这个人内心的迷惘和无路可走;若有人经常梦见自己遭遇很恐怖的灾难,这就意味着在他的意识里,隐藏着很多不好的念头,他的内心不够净化。

假如说,我们真的有全然的善心,用全然的善念去对待一切人事,不苛责,不抱怨,不贪求,让心中三分田地,平平坦坦,不负人,不负己,少些计较,欢喜度日,那我们心念深处的噩梦就会消失不见,生活能少一点焦躁恐惧。

“心无挂碍”的意思是什么?

文 / 一诚长老《心经》里有一句“心无挂碍”,意思是内心没有任何的牵挂和负担,这个境界很不容易达到。人来到这世上,总是有所追求的,有所求,心里就一定会有所思所想,求而不得时,所思所想就容易变成执著。...

礼佛的七个意义

礼佛的七个意义

(一)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的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的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也跟着拜,心里却想:“这是迷信,叩头有...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净土诗偈

李炳南:雪庐老人净土选集—净土诗偈

李炳南居士著述○已得救生圈 还要登彼岸大道多歧难觅羊 初机自必细堤防 要知平坦光明处只有莲邦路一行○万修万成的法门万劫难逢无上宝眼前灭罪除烦恼他年功满到莲池与佛长生同不老○学佛怎样学法此等大便宜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