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菜根香

一碗菜根香

不贪不淫可以养德,能清能淡可以养寿;少食少怒可以养神,无求无争可以养气。

(清)乾隆皇帝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一个人若要处世成功,必须吃得苦、吃得亏、吃得重。

我们的饮食要怎么吃才健康呢?

一、饮食宜早,才能活力充沛。饥肠辘辘会让人精神不济,现在的上班族常常不吃早餐,长久会影响身体健康。一部车子加满了油才能长途奔驰,同样,早餐吃饱,五脏机能才能正常运作,人才有充沛的活力。

二、饮食宜缓,才能有助消化。古人说:学习要深钻细研,吃饭要细嚼慢咽。佛教讲正意受食,狼吞虎咽会损胃伤肠,消化不良。多多咀嚼,口中唾液能润湿、分解食物,有助肠胃的消化吸收。

三、饮食宜少,才能长岁延年。佛教以少食为良药,吃得过饱,脑满肠肥,百脉不调,日积月累,身体就容易生病。所以吃饭八分饱,才会寿长不见老,肠胃没有负担,才能少病健康又长寿。

四、饮食宜温,才能滋润养身。食物太燥令人口干,太凉又容易泻肚子,吃得太热容易烫伤喉舌,而冰晶让食物滞留肠胃,也会造成代谢不顺。五、饮食宜软,才能保健肠胃。粥能养生,所谓一碗慈心粥,胜饮人参汤。东西煮得太硬不易消化,煮得太烂又会流失营养。熟而柔软恰当的饮食,对于一般人,乃至病者或老者都适宜。

六、饮食宜淡,才能耳聪目明。浊食辣味,让人暴躁混沌。吃得口腹之欲,伤得五脏六腑,何如口中吃得清和味,肠腹无碍神脑明?粗淡菜根香才能让我们神清气爽、耳聪目明。

俗话说:能吃是福气,贪吃生烦恼。《大萨遮尼干子经》也说:瞰食太过人,身重多懈怠,现在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寤寐,应时筹量食。

.佛光菜根谭

素食除了对人体健康、卫生外,更能长养慈悲的心地、忍辱的性格。

尤其能养成有恒的耐力,这是世界上任何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滴水和尚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滴水和尚

仪山禅师有一天在洗澡的时候,因为水太热,就呼叫弟子提桶冷水来加,有一个弟子奉命提了水来,将热水加凉了,便顺手把剩下的水倒掉。禅师不悦的说道:你怎么如此浪费?世间上不管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用处,只是大小价...

从改变自己开始(图文)

从改变自己开始(图文)

小琴认为这个世界太虚伪了。在别人看来,小琴很幸运,家庭情况不错,自己进修成就一向很优秀,当别人在为就业发愁的时刻,她稳稳地考上了公务员,端起了现在人人都爱慕的铁饭碗。可就是这公务员的工作,让小琴认为...

袁宏道净土边地度胞弟

袁宏道净土边地度胞弟

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头居士,湖北公安人。兄袁宗道字伯修,弟袁中道字小修。兄弟三人先后都中进士,也都喜好禅宗。万历年中,宏道当吴江知县,后来做礼部主事时,生病去官回家休养。起先他跟随李卓吴学禅,信解通利...

木钗的故事

木钗的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圉镇闹瘟疫。圉镇济宇寺方丈巨然睹此惨状,便长跪大殿佛像前,祈求道:“老衲发愿造一口巨钟,用钟声驱散瘟神,还众生一个朗朗乾坤。”高僧要出门募化,临行把僧值叫来,叮嘱再三:“若有人得知消息...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心在哪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心在哪

和尚文益有心外出云游,乃向桂琛禅师告辞。禅师道:人皆云三界由心生,万物因识起,那我且问你,他指着院中的一块石头说:你说说此石在你心内,还是在你心外?文益答曰:在心内。桂琛笑了:一个四处云游的和尚,为...

星云法师:不要把福报漏了

星云法师:不要把福报漏了

我们赚得的钱财,把它放在口袋里,口袋有缺口,钱财漏了;我们积聚的东西,把它放在箱子或篮子里,箱子或篮子有洞,我的东西漏了。有的人修福积功德,牺牲奉献,无如不懂得「摄心守意」,让身口意有了缺漏,善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