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安宁太子

八、安宁太子

两世被判死刑,蒙佛救度证圣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由胜光国王掌管舍卫城,而梵施国王则所执政鹿野苑。那时,两国因一些矛盾交战,伤亡都惨重十分,双方关系也是越来越坏。

有一次,梵施国王率领四大军队在康丹河边扎营,准备进攻舍卫城。胜光国王知道后,随即率领兵队前往应战。双方势力相当,一直僵持不下,难分胜负。

这时候,梵施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王宫上下鼓乐齐鸣,庆贺女孩的诞生。胜光国王知道后,心想:和梵施国王交战这么久,耗损国力,不如我向她女儿求婚,和平解决两国关系。于是就派使者到梵施国王那里去求婚。

梵施国王知道胜光国王的心意后,非常高兴,心想:两国开战至今,双方皆损失惨重,现在藉联婚求和,正合我意啊!便告诉来使,愿与胜光国王和亲。

由于女儿的出生,平息一场战争,从此,两国结盟,成为好朋友。让全国上下得以安宁,因此,梵施国王将女儿命名为安宁女。不久之后,王妃又生下一个长相庄严的男孩,他们为他取名为安宁。很快的姐弟俩长大了,二人关系好得很,亲密到连一刻也不愿分开。

不久,安宁女的年龄已适合婚嫁,于是双方选好日子,胜光国王亲自到鹿野苑迎娶安宁女,依当地的习俗举行隆重的婚礼。

安宁弟弟找不到姐姐,就问父母:姐姐哪儿去了?

梵施国王说:她到胜光国王那里了。

安宁就闹着要跟姐姐在一起,梵施国王告诉他:你姐姐已经成家了,你去干什么?你是太子,以后要继承王位,料理国政,你是不能去的。但他还是天天吵着要到姐姐那儿。

后来,胜光国王告诉梵施国王:让安宁来吧!我会像对待自己兄弟一般地对待他的。梵施国王只好送他到舍卫城与姐姐团聚。

胜光国王教他骑马、射箭等世间的五明,他全部精通无碍。然而,安宁个性也变坏了,慢慢地变得骄纵而目中无人,在很短的时间内竟做了一百多件犯法的行为。安宁女和胜光国王再三劝导,都收不到任何效果;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派人告诉梵施国王有关安宁的种种行为。

梵施国王听了也很是担心,三番五次地叫安宁回宫,并告诉他:你身为王子,未来要继承王位,作人民的表率,不要再胡作非为。

但安宁既不愿回宫,也不听从父王的教诲,仍旧一意孤行。最后,梵施国王与他脱离父子关系,胜光国王把他赶出王宫,安宁只得在市井里混日子。

有一天,他想要进宫看姐姐,但是守城卫士不让他进宫,安宁不禁瞋恨心大起。抬头一看,竟又看到姐姐和国王在凉台上弹奏琵琶,有说有笑的;安宁在愤怒、嫉妒交集之下顿起杀心,拿起弓箭便朝国王射了一箭,但只射中了国王面前的琴。

逃过一劫的胜光国王愤怒不已,心想:这个安宁居然要杀我?真该马上杀了他!但他毕竟是梵施国王的王子,恐怕梵施国王会不悦,若在法庭上辩论,再判处他死刑,则较妥当。

当时,胜光国的规矩是:凡是有小辩论,就吹两个海螺集众,而举行大辩论时则不但吹海螺,还要击大鼓。于是国王就命令手下吹海螺、击大鼓,集中舍卫城的大臣和所有官员,再把安宁带来与国王辩论。当然,完全理不直气不壮的安宁输了,连同之前触犯的一百多条法律,一并合起来被判处了死刑。于是便依着国家的规矩,让安宁太子戴上代表已判极刑的花环,由刽子手带去游街。安宁太子这时才惊觉自己做错了事,心生忏悔,独自哀嚎:这世界上还有谁能救我!

世尊观知教化安宁的机缘已经成熟,便着衣持钵到城中化缘。正在游街的安宁,远远地看见世尊,生起极大的欢喜心,立即上前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能不能再给我一次生命?请您救救我!

世尊便对刽子手说:你们不要杀他,放了他吧!

刽子手很为难,对世尊说:极刑罪人若是擅自释放,我们性命只怕难保!

世尊告诉刽子手:没关系,我亲自去跟国王说吧!在我未见到国王以前,请你们不要杀他。刽子手答应了。

世尊找到胜光国王说:国王!放了那个罪犯,不要杀他。

胜光国王很信任佛陀的慈悲与智能,就说:世尊!他犯了许多罪,理应处死,但如果您能摄受他,而他也愿意出家,我可以释放他。

于是,世尊将安宁带回经堂,为他剃度、授戒、传法,他精进修持,很快地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

这时,比丘们请问佛陀:世尊!是什么因缘让安宁太子造做不法的事,几乎被处以极刑?又何以能在临刑前被世尊所救,还度他出家,使他证得罗汉果?请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的因缘。

世尊告诉比丘们说:不但是今生我救护他,度他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而且前生我也曾经救过他,使他得到四禅五通。

很久以前,印度鹿野苑有位仓祈国王。当地有个恶人,做了很多非法的事。后来,仓祈国王判他死刑,当刽子手正准备杀他的时候,他心生恐惧,连连呼喊救命。那时,鹿野苑附近有位大仙人,具足五种神通,看他非常可怜,很想救度他,便来到恶人的面前。

恶人看见大仙人就恭敬顶礼,请仙人救他。仙人请刽子手释放恶人,但刽子手说:放了死刑犯是会被砍头的!怎么能将他放了呢?我们可没有两个头。

仙人就对刽子手说:由我去跟仓祈国王说吧!在我未找到仓祈国王以前,请你们暂时不要杀他。刽子手答应了。

仙人找到国王,帮恶人求情,国王说:如果不杀他,您得带他出家。于是,仙人带恶人到森林中,传授他教言,他依教修行,最终得到四禅五通。

比丘们,当时的仙人就是现在的我,那位恶人就是安宁太子,仓祈国王就是胜光国王。以前他在临死前,我及时援救他,并教他修得四禅五通;现在也是在他临刑前,我救了他,使他证得阿罗汉果。

比丘们又请问: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安宁太子今世转生在富贵王家,身相庄严,并能在佛前出家,获证阿罗汉果呢?希望世尊为我们演说前后因缘。

世尊说:这是他前世的愿力。在贤劫人寿二万岁迦叶佛出世的时候,有一位僧众执事,一生为僧众辛勤做事。临终时,他发愿:我一生出家,为僧众做事,没有得到什么境界,希望我将来能在释迦佛出世的时候,让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

现在的安宁王子就是这位执事比丘的今世,因为他前世的愿力,现在已经成熟,所以今生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成为阿罗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晚餐吃什么最好?

晚餐吃什么最好?

  色氨酸食物  营养学家建议,在吃晚餐的时候应该适量的多吃一些含有色氨酸的食物,因为这种物质在人体内代谢后会生成5—羟色胺,它能够抑制中枢神经兴奋度,产生一定的困倦感。除此之外5—羟色胺在人体内进...

【原  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兼得其后,是谓“正智”,报在人天。何以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

出世间智亦二:一者善能分别如来正法四谛六度等,依而奉行者是也;二者破无明惑,如实了了,见自本心者是也。仅得其初,是出世间智也,名为“渐入”。兼得其后,是出世间上上智也,乃名“顿超”。何以故?但得本,不愁末;得末者未必得本也。今有乍得世智初分,便谓大彻大悟者,何谬昧之甚。

—— 节选自《竹窗随笔》

【译  文】

通常所说的智慧,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世间智;另一种是出世间智。具有世间智的人,又可分为二种:

狂  智

一种是偏重于才学的,譬如学问广博言辞巧辩,有特长的技艺,有深远的谋略,这些人大都是以知识丰富,头脑灵活而胜过普通的人;

正  智

另一种是注重品德修养的,能认清善恶,分别邪正,知道做哪些事是符合道德的,应当行的便行;哪些事是不道德的,不该做的便坚决不做。

这二种世智中,如果只具有才学而忽略了品德,那么这种智慧只能称狂智,仗此狂智造业,势必堕落三涂;既有才学又兼能注重品德修养,这种智慧才可称为正智,以此正智断恶修善,将来报在人天。为什么呢?世间有君子小人之分,凡注重于品德修养而不炫耀才华的人,称为君子;而那些专爱卖弄才华的人,投机取巧,藐视品德修养的人,便是小人。

出世间智也有二种:

渐  入

一种是善能分别如来所说的四谛六度等种种法门,并依此正法而修行;

顿  悟

一种是断尽无明烦恼,能够通达一切诸法的实相,彻见本具佛性的人。

在这二种中,仅得前一种,虽可称为出世间智,但名为渐入。兼得后一种,便是出世间上上智了,名为顿悟。为什么呢?因为明心见性是根本,其余皆属枝末。得了根本,自然不愁不具枝末;但如果仅得枝末,却未必能得到根本。可笑现在有些人,刚得到点世间智的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真是荒谬愚昧到了极点。

智慧有哪四个层次?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初,是谓“狂智”,当堕三涂...

静坐入定方法

静坐入定方法

静坐入定方法 1.入禅定的条件 shy; 要离五盖 shy;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

修行一定要善护念

修行一定要善护念

小乘阿含部第0663部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正文内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只国。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天龙八部。大众集会说法。时世人民。施者无量。有一贫人。唯有一烂坏手巾...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01」“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01」“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月光遍照菩萨!月光菩萨摩诃萨是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右胁侍,又译作:月净菩萨摩诃萨,月光遍照菩萨摩诃萨。据...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有感而发:心态真的很重要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有感而发:心态真的很重要

到处都不景气,你的工作心情是否也染上了些许低迷呢?一大早,我跳上一部出租车,要去深圳郊区一企业做内训。因正好是尖峰时刻,没多久车子就卡在车阵中,此时前座的司机先生开始不耐地叹起气来。随口和他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