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百仙人

十四、五百仙人

跟随佛陀脚印,两世皆蒙救度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外有一座寂静的森林,里头住着五百位仙人,他们经常以火供养天尊。

世尊观察知道,在森林中苦行的五百位仙人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于是就在五百仙人作火供的炉灶上留下一个脚印。在五百位仙人都看到炉灶上的脚印后,世尊又加持,使爈灶内的火无论怎样都无法点燃。发生这样的怪事,众仙人深信是大自在天神的力量,是修行的瑞相,心中无限欢喜,便将供品供在脚印上。这时,佛陀又以加持力,使所有的供品都起火燃烧,火焰直冲上梵天界。仙人们看到这奇特的现象,更加相信是大自在天神加持的结果。

佛陀为了让这些仙人能修学佛法,又在他们火供的炉灶旁留下几个脚印,并一直延伸到舍卫城外的祇陀园。仙人们见到脚印,认为是大自在天神降临人间,于是决定跟着脚印,去参拜大自在天神。

五百仙人一路追寻脚印来到祇陀园。这时,释迦世尊正在为数百位眷属传授妙法,五百仙人远远看见世尊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的庄严身相,都生起无限的欢喜心,心中的喜悦比十二年的禅悦还要快乐。

他们在佛陀的脚下恭敬顶礼,佛陀观察他们的根机,为他们传授相应的佛法,使五百位仙人全都得到不还果。得果后,他们在佛前请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佛陀同意了,并以「善来比丘」的称呼,传给他们具足戒。他们精进修持,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在他们的境界中,黄金跟牛粪没有差别,虚空和手掌也是相同的,诸天都赞叹他们的功德。

后来,比丘们请问世尊:「是什么样的因缘使五百位仙人能藉由佛陀脚印的指引,最后证得究竟的阿罗汉果呢?请世尊为我们演说。」

世尊告诉他们:「不仅是今生,前世他们也是循着佛陀的脚印,而获得出家身相的。早在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的时候,当时迦叶佛示现种种神变,度化无量的有缘众生。那时,也是有五百位仙人在森林里苦行,并已修得各种神通,他们可以从居处飞到檀香山。有一次,他们在天上飞的时侯,迦叶如来在地上留下自己的脚印,使他们不能再飞行。

『是不是我们的神通消失了呢?』他们暗自怀疑。

后来,有天人告诉他们:『并不是你们的神通消失,而是地上有如来的脚印,使得不只是你们,即使像梵天、帝释天等天人也同样飞不起来。』这五百位仙人听了以后,当下就对迦叶佛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这时,迦叶佛又在从仙人们居住的森林到如来居所之间的路上留下许多脚印。仙人们认为这些脚印是大自在天神留下的,他们跟着脚印前行,最后见到迦叶佛,生起大欢喜心,于佛的脚下恭敬顶礼,出家受持比丘戒,迦叶佛也传给他们相应的法。

之后他们一生出家,临终时共同发愿:

『我们一生在迦叶佛的教法下出家,虽然没有得到任何境界,但愿能在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令佛欢喜,在佛的教法下出家,获得阿罗汉果。』

比丘们,你们是怎么想的呢?当时的五百位仙人就是现在的五百位仙人。因为他们前世的愿力成熟了,所以今世能在我的教法下出家,成为阿罗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然而我们的心要怎么调伏呢?

海涛法师:然而我们的心要怎么调伏呢?

海涛法师:然而我们的心要怎么调伏呢? 问:然而我们的心要怎么调伏呢? 答:我们的心常常是很烦乱的,而且跟随着烦恼;调伏我们的心,就是当你的贪心、瞋心、愚痴生起时,不要跟随着它去走,而是试着调伏它。...

中年人在出轨后如何挽回婚姻

中年人在出轨后如何挽回婚姻

每个人都有做错事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原谅,我也不例外,作为一个中年人,在出轨后如何挽回婚姻,是很多人都要面临的问题,我当初为了挽回和老婆的婚姻,做了很多很多的事情,现在还非常难忘,只能说,感谢老...

3、梨打痢头

3、梨打痢头

3、梨打痢头从前有一个患了满头疥癣的人,他的家人为他买了一顶华丽的帽子遮盖了他的丑陋又脏的头部。有一天有一个卖梨的人对他说:你让我用梨子打你的帽子,不管掷多少梨子都给你好不好?疥头的人说:好呀!我站...

释门法戒录:称名十万 甘露灌顶 (宋 契嵩)

释门法戒录:称名十万 甘露灌顶 (宋 契嵩)

称名十万 甘露灌顶 (宋 契嵩)宋朝释契嵩,号潜子。头上顶着观音像,口中念菩萨圣号,每天念十万声。亲见观音菩萨用甘露灌他的顶,从此他对世间的经书章句,不学便懂得。著作有《禅门定祖图》,《传法正宗记》...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给小狗听的经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给小狗听的经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大安禅师是和布袋和尚、济公一样的人物,穿着破烂,每天在街上击钢钵向人乞讨食物,并且祝福那些布施的人能大安,久了,大家都叫他大安禅师,却没有一个人知道...

不闻人过,心地清净

不闻人过,心地清净

文征明生性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过错。有人想要把别人的过失告诉他,他必巧妙地转移另一个话题,使对方无法说下去。他终其生都经常如此。(评)从前马伏波告诫侄儿说:「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有过失,就好像听到父母的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