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偶然生起的出离心犹如魔的一种幻化

达真堪布:偶然生起的出离心犹如魔的一种幻化

心要寂静,首先要远离妄想。远离妄想,首先要断除对世间的贪恋。若是我们不以智慧去仔细观察,很难断除对世间的贪恋。以智慧去观察诸法的实相真理,真正明白了以后,才能对这些生起厌离心,这样才能真正断除贪恋。若是没有通过智慧去观察,不了知诸法的实相真理,很难破除缘法对自己的迷惑。前面也讲过,不知不觉地,我们把这些都视为恒常,视为实有,视为清净,视为快乐了,这也是无始劫的串习。其实这都是颠倒的。诸法都是无常的,都是虚假的,都是不净的,都是痛苦的自性,这些是实相、真理。这个实相真理要通过智慧才能了知和领悟。我们通过观察量去仔细观察,最后才能真正了知,才能真正生起厌离心,才能真正放下。

我以前听过历代祖师所说的一种窍诀:偶然生起的出离心犹如魔的一种幻化。以前我对这段话似懂非懂,现在彻底明白了它的意思。若是你没有通过观察量去观察,没有通过智慧去分析,不是真正明白诸法的实相真理,可能偶尔有一些所谓的厌离心或出离心,但这都是假的。即使有,也是表面上的,不是真正生起厌离心,也不是真正生起出离心。

现在很多所谓的出家修行人也犯这种错误,虽然剃头出家了,但不是真正生起了厌离心(出离心),并没有真正放下对世间的贪恋和执着。所以,虽然身处寂静处,已经出家了,但内心还是想着世间法、贪恋世间法;虽然出家修行了,但是没有什么境界,也没有什么成就。这都是因为没有修好最基本的法,没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恋。为什么没有断除对世间的贪恋?主要是没有看破,没有看明白属于世间法的实相真理。

也许口头上都会说“无常”,但是真正能明白、了知它的含义、真理是很难的。也许都会说“虚假”,但是要真正了解“虚假”、“因缘和合”也是很难的。也许口头上说“这都是不净的、痛苦的”,但只是这样说而已,我们还是贪恋和喜欢这些。这说明自己还是没有明白。

只有真正明白了诸法的真相、真理,才会生起真正的厌离心。生起真正的厌离心以后,才不会贪恋这些。

看破、放下非常重要。无论是发出离心,还是发菩提心,看破是前提。出离心、菩提心就是所谓的放下,有出离心就是放下,有菩提心就是放下。所谓的出离心、菩提心是一种心态,不是一种行为;放下是一种心态,是一种觉悟的心态。所谓的出离心、菩提心、利他心,也是一种心态,一种觉悟的心态。它的前提条件就是看破,即以智慧去观察,真正明白了真相,明白了真理。看破才能放下,所以看破是很重要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小孩真诚的心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小孩真诚的心

真诚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 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己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一种伤害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一种伤害

一种伤害现代家庭中最缺少的不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而是父母对孩子的放手。不少父母把对自身生活的所有关注和因为自身身心不健康而积累的过剩心理能量都转移到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在近日举办的2...

达真堪布: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就行了?还要打坐吗?

达真堪布: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就行了?还要打坐吗?

达真堪布: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就行了?还要打坐吗? 问:是不是从四外加行开始反复闻法就行了?还要打坐吗? 答:闻思修,先是听闻,然后思维,最后还得去修。打坐有观修和静修,我们现在修加行是以...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阿那邠邸化七子经 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阿那邠邸有七子。无笃信于佛法众。彼不归命佛归命法归命比丘僧。亦不改杀生。亦不改不与取。亦不改他淫。亦不改妄语。亦不...

这4种素食是食物中的“战斗机”

这4种素食是食物中的“战斗机”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素食了,只因为素食更绿色更健康,其实在饮食中很多的素食完全可以抵得上肉的营养。1.红薯:补虚乏、益气力营养分析:系粮食中营养较为丰富的食品。由于红薯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粘液蛋白、糖、...

佛教故事: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

佛教故事: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

心境平和了,溪水才会变得清澈有一次,佛陀和他的弟子走在路上,那天的太阳格外强烈。到了中午的时候,佛陀饥渴难耐,便对弟子说:刚才我们不是经过一条小溪吗?你去弄些水回来。侍者于是拿着盛水的容器去了。路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