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阿保托空钵

佛世时,有一位婆罗门生了个儿子,取名阿保,父母请看相师为阿保看相,结果这孩子其貌不扬,无一相好,注定一生薄福潦倒。父母因此对无福的阿保毫不怜惜疼爱,但仍勉强将阿保抚养长大,到十二岁时,父母认为阿保可以独自谋生,而将阿保逐出家门,可怜无依的阿保有家归不得,流浪街头,靠乞讨为生。

一日,阿保行经祇洹精舍,释迦牟尼佛因愍念阿保的遭遇,便请阿难尊者前去问阿保是否想出家?阿保非常欢喜地答应了。佛以手摸阿保的头,阿保的须发即自然落地,且袈裟着身,佛为他取法名为罗旬逾。

当时的僧众每日皆分成五组出门托钵乞食,而罗旬逾所属的组别每每托空钵而回,佛则请乞到食的比丘僧分食给罗旬逾等人,如此接连好一段时日。目连尊者心想:再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比丘僧自食已不足,又得分食与他人,怎能有人托空钵而回?我如果和罗旬逾同行,一定能化缘到食物。佛知道目连尊者的想法后,便安排罗旬逾和目连尊者同组。

目连尊者和罗旬逾沿户托钵,然而挨家挨户都乞不到食,即使目连尊者以神通力飞经几百亿个国家,仍然托空钵。目连尊者心想:今天必定没饭吃!此时罗旬逾极为饥饿,便留在恒河边,目连尊者则回到祇洹精舍,佛陀即将钵中所剩的食物分给尊者,尊者面带疑惑地问佛:我现在非常饥饿,即使将整个须弥山吞下,恐怕还不能饱足,这少许的饭,怎么够吃呢?佛告诉目连尊者,不必担心不足,于是目连尊者便安心地食用,等目连尊者吃饱后,佛钵中的食物并无丝毫减少。

此时,舍利弗尊者想到罗旬逾还没吃饭,必定饥苦不堪,于是禀告佛,愿将所剩的饭菜分给罗旬逾,佛说:我并非吝惜这些饭菜,但由于罗旬逾宿世的因果使然,这不是他所应得的,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分食给他。舍利弗尊者便前往恒河边,分食给罗旬逾,罗旬逾才接过手准备食用,一不小心,竟然将钵打翻,所有饭菜都散落恒河中,随流而去。

罗旬逾因此返回精舍静坐思惟:每当我与比丘僧同行托钵,都是空钵而回,舍利弗尊者慈悲将佛吃剩的饭给我,自己却不小心将钵打翻,实在是无福消受,这都是自己宿世的因缘果报所应当承受的。罗旬逾如是一心专注思惟,而尽除心中一切烦恼垢染,证得阿罗汉道,明白一切都是自己过去所造的恶业所感,因此罗旬逾吞下地上所抓起的一把泥土,便入了涅槃。

此时众人都很想知道,是何等恶业令罗旬逾一生贫困不得食?但又以何因缘令罗旬逾能值遇佛世而证道果?佛陀即为大众说明过去的因果。

在惟卫佛时,罗旬逾是个心怀悭贪,吝惜不舍的人。一次用餐前,他脱下衣服铺地,惟恐饭粒掉落地上。此时有一沙门托钵前来化缘,悭吝的罗旬逾舍不得布施,便以手捧一把土放入沙门钵中,此沙门仍慈悲为他祝愿:愿你早得解脱。罗旬逾因轻慢三宝的缘故,长久轮回于六道生死中,受苦无尽。虽因沙门的祝愿,今能得道,但仍无福得食,因而食土入灭,当时受土的沙门就是今日的舍利弗尊者!

省思

罗旬逾尊者今生虽得道证果,仍免不了宿殃恶报。世人不明因果,认为造恶不受苦果,往往放纵自己的贪瞋痴、恶习,造作无量无边的恶业。然而因果昭然,丝毫不假。宋朝文学家苏东坡赞叹三宝云:滔滔苦海中,三宝为舟航;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塔;焰焰火宅中,三宝为雨泽。佛、法、僧三宝能引领我们通往出世解脱的光明大道,因此恭敬三宝,获福无量;相反的,若轻慢三宝,自己亦会损福招报,不可不慎。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行真实不虚的菩提行,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行真实不虚的菩提行,做一个真正的修行人。

小动物死了,女儿哭了,我却生不起怜惜心实相呢?晚上,我正在收拾屋子,隐约听见五岁的女儿在哭,她正拿着我的手机看视频呢,按理说应该很开心啊,为什么会哭呢?我心中疑惑,于是走到她旁边,一看手机上满是泪水...

佛教故事:正法眼藏第一卷之下

佛教故事:正法眼藏第一卷之下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绣水春门居士徐弘泽校阅晦堂和尚示众云敲空作响谁是知音击木无声徒劳侧耳不是目前法莫生种种心起灭不相知个中无背面象王行处狐兔绝踪水月现前风云自异到遮里乾坤收不得宇宙不知名千圣立下...

索达吉堪布:如何避免临终碰到违缘而功亏一篑

索达吉堪布:如何避免临终碰到违缘而功亏一篑

索达吉堪布:如何避免临终碰到违缘而功亏一篑 问:有人一辈子念佛修行,但因临终碰到违缘而功亏一篑,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避免? 索达吉堪布答:如果久习安忍,到一定程度后,一切大大小小的痛苦不会再让我们生起...

茶业电商迎战光棍节 怡清源创1小时100万销量纪录

茶业电商迎战光棍节 怡清源创1小时100万销量纪录

11月12日讯:与电子商务相对应的物流部门,今日也进入战斗状态,接受双十一全民网购狂欢节的考验。红网长沙11月11日讯(记者 汤红辉 通讯员 李建)在去年创下的191亿元光环下,今年的...

放生心得:与母狗之间的小故事

放生心得:与母狗之间的小故事

希阿荣博上师在《无尽藏》中说:善良之人不会一边伤害旁生一边讲人间友爱,因为他的仁爱之心是平等针对一切众生的。我总记得,法王如意宝只要看见有动物受苦或者被杀害,都会难过得流泪,都会尽全力去解救。受到法...

过中不食及其福德

过中不食及其福德

舌根离过中之味尘。故曰不非时食。非时者,过日午非僧食之时分也。诸天早食。佛午食。畜生午后食。鬼夜食。僧宜学佛。不过午食。大律云。非时者。有二分齐。一谓日过中。二谓明相未出。又云日影过西一发一线。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