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皆一禅心也

龙潭崇信禅师湖南人氏,未出家前非常穷困,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摆一个卖饼的摊子,连一个住所也没有。道悟禅师怜他穷苦,就将寺中一间小屋给他居住。崇信为了感恩,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道悟禅师收下以后,每次总叫侍者拿一个还给崇信,有一天,崇信终于向道悟禅师抗议道:饼是我送给你的,你怎可每天还我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天皇道悟禅师温和的解释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为什么我不能每天还你一个?

崇信不服气的抗辩道:我既能送你十个,何在乎你还我一个?

道悟禅师哈哈笑道:一个你还嫌少吗?十个我都没有嫌多,一个你还嫌少?

崇信听后,似有所悟,便决心请求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准他出家。

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

崇信自信的应道: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道悟禅师为其剃度,后在龙潭结庵居住,世称龙潭崇信禅师。

这一段公案,完全表现的是自他一体,能所不二的禅心。天皇道悟禅师的房子,要让给龙潭崇信禅师去住,这表示我的就是你的;龙潭崇信禅师的烧饼,天皇道悟禅师收下以后,又再还一个给龙潭崇信禅师,这表示你的就是我的。当然,那时天皇道悟禅师的苦心,不是一个卖饼的俗人所知,但经常如此,终于触动崇信的灵机,从参究这个疑团,到直接的抗辩论争,龙潭崇信终于觉悟到多少不二,你我不二,心物不二,有无不二,原来宇宙万有,千差万别,皆一禅心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经中的古德须赖,是如何看待物质享受的

佛经中的古德须赖,是如何看待物质享受的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虽然贫穷潦倒,却深信佛陀所开示的教理,因此丝毫不把贫苦放在心上,寡欲知足,修持梵行,并且时常到僧团当中聆听教义,恭敬地供养礼拜佛陀。此典出自...

纯智法师:什么是律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343-346)

纯智法师:什么是律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343-346)

纯智法师:什么是律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343-346) 343、什么是律师? 答:《宝云经》说:“具足十法名律师: 1,善解戒律所起; 2,善解戒律甚深处; 3,善解戒律细微事; 4,善解...

老公出轨 婚姻挽回不回来怎么做  不要再苦苦哀

老公出轨 婚姻挽回不回来怎么做 不要再苦苦哀

爱情是一个神奇的东西,有甜蜜也有辛酸。步入婚姻的爱情更是要夫妻双方小心经营,不然那一不小心就会由甜变苦。婚出轨是对爱情爱情的最大的危机,当女人面对自己的另一半出轨时要怎么处理?一起来看看已经出轨的婚...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3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3

黄念祖:《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3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寿乐无极第三十二) 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第四卷 寿乐无极第三...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一

涤华禅师:《心经注解》一

涤华禅师 心经注解【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玄奘法师奉诏译金山闭关人无名僧感义 於一九九三年二月初开笔1观自在菩萨。2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3照见五蕴皆空。4度一切苦厄。5舍利子。6色不异空。7空...

我持诵《准提咒》的求财感应

我持诵《准提咒》的求财感应

在我修准提求财法之前,每天108遍准提咒已经有6~7年,所以说有一定的诵咒基础了。1.用米和奶酪和白芝麻三样加在一起后捏成粒!(佛经说胡粳米我未知胡粳米是什么米,我用白米代,不要放太多米,奶酪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