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浮峰普恩上座悟道因缘

浮峰普恩上座悟道因缘

浮峰普恩上座,湖州天池月泉玉芝法聚禅师之法嗣,俗姓金,山阴人。普恩禅师十岁出家,至十九岁,忽念世事无常,生死事大,于是奋志寻师,决究宗门大事。初至大悲,参礼无际首座。无际首座便为他开示心生则种种法生之语。普恩禅师一听,当下有省,遂作偈云:

返本还源便到家,亦无玄妙可称夸。

湛然一片真如性,迷失皆因一念差。

不久,普恩禅师便前往天宁,礼谒法舟道济禅师,并向他呈述了自己的见处。道济禅师听了,遂点头称可。

之后,普恩禅师又前往乌石峰,参礼万松休禅师。

万松禅师一见他,便问:何来?

普恩禅师道:天宁。

万松禅师又问:有何言句?

普恩禅师便举自己所作之偈语。

万松禅师连声道:不是!不是!

普恩禅师一听,非常纳闷,便道:天宁道是,和尚如何道不是?

万松禅师道:天宁则是,我则不是。

普恩禅师更加迷惑,不能抉择。于是又前往湖州天池,礼谒月泉玉芝法聚禅师。

初礼法聚禅师,普恩禅师便把此前参天宁和万松之经过,向法聚禅师作了详细的陈述。

法聚禅师道:是与不是,未出常情,二俱吃棒有分。

普恩禅师道:如何是出常情句?

法聚禅师忽然打了普恩禅师一掌。

普恩禅师当下豁然,平昔碍膺,一时融释。

法聚禅师于是咐嘱道:汝既如是,当善护持。并以偈相赠,云:

莫学支流辨浊清,是非尽处出常情。

铁鞭南碎珊瑚月,会看东山水上行。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妻子应聘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妻子应聘

妻子应聘妻子夏小娟刚从学校毕业那阵子,求人把她分到了寿州富康粮油工贸公司,还得到一个小会计的美差。俗话说,人要是倒霉了,连喝口凉水都会塞住稀牙缝。这小会计的活儿还没干几年,就遇上了粮食企业改制,说要...

佛教故事:禅·看开:懂得惜福,才会有福

佛教故事:禅·看开:懂得惜福,才会有福

懂得惜福,才会有福人的未来如同太阳西升,是没影子的事,为什么要为眼前的事烦恼呢?烦恼、挂虑、忧伤、痛苦,如果整日计较这些,生活就太辛苦了!懂得惜福,才会有福;关注快乐,才会快乐。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羡慕...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8)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8)

黄念祖:无量寿经讲座(28) 无量寿经讲座28(法藏因地第四) 所以也就是要明自本性,达自本性,这里我们也看到,你供养恒沙圣,不如坚勇求正觉,坚勇求正觉是什么?是自觉,因此我们说为了普度众生,首先...

星云大师:迷茫的人看过来!佛法教你最圆满的人生规划

星云大师:迷茫的人看过来!佛法教你最圆满的人生规划

星云大师“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幼小,后十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劳苦。”唐伯虎的这句话说明人身难得,光阴短暂,苦乐无常。所以我们要把握有...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恶有恶报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恶有恶报

恶有恶报我们村上有两兄弟,因父早逝,由母亲背着要饭才算长大成人,成了家。但这两兄弟是附近有名的不孝之子,不逆不道之人。特别是老大,夫妻二人,更是人见人恨。他们不但不给老母吃饭,赶出门外,还常毒打老母...

黄夏年:佛教有外交功能 应得到充分运用

黄夏年:佛教有外交功能 应得到充分运用

黄夏年:佛教有外交功能 应得到充分运用黄夏年(图片来源:资料图)佛教作为印度文明成果传入中国2000年,经国人吸收消化后,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