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

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

给事冯楫居士,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济川,四川遂宁人,号不动居士。冯楫居士青年时即信仰佛法,一度遍礼尊宿,后居龙门,从佛眼清远禅师参学。

一日,冯楫居士陪同佛眼禅师于法堂上经行,忽然有一童子从堂外经过,吟唱道:万象之中独露身。

佛眼禅师于是拊着冯楫居士的后背,说道:好聻(ni,呢)。

冯楫居士于是言下有省。

南宋高宗绍兴丁巳年(1137),冯楫居士官拜给事中。适逢大慧宗杲禅师于明庆寺开堂说法,冯楫居士遂前往恭听。

宗杲禅师下座后,冯楫居士挽着他的手说:和尚每言于士大夫前,曰:此生决不作这虫豸,今日因甚却纳败缺(露出把柄或破绽)?

宗杲禅师道:尽大地是个杲上座,你向甚处见他?

冯楫居士正要开口拟对,宗杲禅师便打了他一巴掌。

冯楫居士道:是我招得。

当时冯楫居士的同僚们也在场,看见冯楫居士挨了巴掌,都大惊失色。

冯楫居士却哈哈大笑道:长老与楫,佛法相见。

第二年,冯楫居士要求到径山参加坐夏,得到了宗杲禅师的同意。冯楫居士将其所居之室,起名曰不动轩。

一日,宗杲禅师升座说法,为大众提举当年药山禅师参石头和尚之公案

药山惟俨禅师问石头希迁和尚:三乘十二分教,某甲粗知,承闻南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实未明了,伏望慈悲示诲。

石头和尚道: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恁么不恁么总不得。你作么生?

药山禅师一听,茫然不知所措。

石头和尚便道:子缘不在此,可往江西见马大师去。

药山禅师于是来到马祖道一禅师座下,亦如前问。

马祖回答道:有时教伊扬眉瞬目,有时不教伊扬眉瞬目。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是,有时教伊扬眉瞬目者不是。

药山禅师一听,言下大悟。

宗杲禅师将此公案拈举完毕,便下座。冯楫居士亦跟随着他来到方丈寮。

冯楫居士道:适来和尚所举底因缘,某理会得了。

宗杲禅师便问:你如何会?

冯楫居士道:恁么也不得苏嚧娑婆诃,不恁么也不得悉唎娑婆诃,不恁么也不得悉唎娑婆诃。恁么不恁么,总不得苏嚧悉唎娑婆诃。

宗杲禅师一听,遂作偈给予印可,偈云:

梵语唐言,打成一块。

咄哉俗人,得此三昧。

冯楫居士悟道之后,继续精进用功。每至一处,政事之余,他仍然坚持禅修不倦。尝题诗自咏道:

公事之余喜坐禅,少曾将胁到床眠。

虽然现出宰官相,长老之名四海传。

除修禅之外,冯楫居士还兼修净土,曾作弥陀忏仪。在泸州为官的时候,冯楫居士曾率道俗二众组成系念会,以西方为归。南宋建炎以来,金人入侵日紧,兵事频繁,许多名刹毁于战火,藏经残损尤烈。为了保护经典,冯楫居士曾多次捐出俸钱,印制藏经,共一百二十八藏,并作发愿文云:

我今发愿临命终时,庄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华为胎,托质其中,见佛闻法,悟无生忍,登不退阶,入菩萨位。

冯楫居士晚年移官邛(qiong)州(今四川邛崃)。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秋(1154 ),冯楫居士感到来日无多,遂上表乞归隐居。临终前,他预知时至,提前遍告亲友,并安排好后事。

临走的那一天,他自著僧衣僧履,升踞高座,告诫诸官吏及道俗信众,各宜向道,扶持教门,建立法幢。吩咐完毕,便拈拄杖按膝,欲蜕然迁化。

这时,其同僚漕使上前请道:安抚(冯居士的官职)去住如此自由,何不留一颂以表罕闻?

冯楫居士于是又重新睁开眼睛,索笔书云:

初三十一,中九下七。

老人言尽,龟哥眼赤。

写完,便掷笔长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天天祈求佛菩萨“加持”,加持到底啥意思?

天天祈求佛菩萨“加持”,加持到底啥意思?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女人想要挽回濒临的婚姻  学学这几招

女人想要挽回濒临的婚姻 学学这几招

对于很多人来说,在婚姻中吵架,不和,有矛盾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当你们因为一件小事就闹得不可开交,甚至对方还会产生离开你的想法,那你就需要警惕了。这就是婚姻产生危机的前兆。女人在遇到婚姻危机是应该怎...

劝持虚空藏菩萨名号的殊胜利益

劝持虚空藏菩萨名号的殊胜利益

称念归依虚空藏菩萨名号第一:可以往生净土第二:可以消灾避难第三:现获大功德第四:若有愿求 如官位、财富等都可以满愿 若欲渡海,欲求伏藏,欲求仙道,若系闭,若有别离,若怨憎会,若水若火,若刀若毒,若病...

非有非无:回忆持准提咒以来的点点滴滴

非有非无:回忆持准提咒以来的点点滴滴

去年,刚到新公司上班,一切顺利,但遇到老板交代的事情经常出错,无论我怎么仔细,怎么提醒自己都出错。后来,我都有听到他和别人说我怎么样的粗心。那时,我心里非常难过,也觉得很莫明其妙。后来,我就这件事还...

凡人想要的太多

凡人想要的太多

凡人想要的太多世间的物质财富是非常有限的;然而,人对物质财富拥有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世人虽然都知道“知足者常乐”的道理,但是心淡如水的明白人仍然很少。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幸福潇洒,放淡自己的欲望是一项必...

星云大师:佛教对死亡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死亡的看法

人死亡的一刻究竟是什么时间?脑死,但心脏还在跳动,他还没有死;心脏停顿了,但身体仍有温度,也还没有死亡。一条蚯蚓,我们把牠断成两截,牠两头都在跳动;生命是一个,究竟哪一边才是真正的生命呢?在佛教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