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门法戒录:持名精进 得中品生 (清 定基)

持名精进 得中品生 (清 定基)

清朝比丘定基,字琳锈,临海(今属浙江省)人。在天台山出家,受戒后,遍参知识,晚年居住吴门静室,闭关九年,发愿不食咸味,刺舌血写《华严经))八十卷,每天念弥陀名号定为常课。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春天,诚心前往礼拜阿育王塔,瞻礼舍利,并燃臂香,忏悔发愿。亲见塔中的两颗黄白色舍利,如莲米大,放光彩。归来后不久患病,医药无效。比丘妙然和他是师兄弟,时来看望,见病情严重,便对他说:"你知道生死无常吗 病从身起,身由业感。佛说,生老病死,没人代替。所以如来特开方便之门,教人念佛,一心不乱,念七天,甚至十念,必得往生。当前的办法,你只有一心念佛,求生净土,才是归宿处。"他听后同意说:"所有方便法门,希望立即着手办!"便在床前摆设香案,供接引佛像,点烛焚香,请寺中僧众昼夜轮流念佛,做到佛声不断,心无杂念,才容易相应。到第七天黄昏时,他忽然坐起来,要洗澡换衣服,结跏趺坐,说:"快请妙师来!"妙然来到后,他合掌对妙然说:"今早大势至菩萨出现在空中,说来接我,已得中品中生。承你告诉念佛三昧,果然满愿,所以特告诉你。"闭目坐化。众人闻到异香,过些时间才消失。世寿五十八岁。

(出《舍利瑞应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清潘遵懋《净土圣贤录》

清潘遵懋《净土圣贤录》

潘遵懋,字意兰,吴县人,少业贾。[guan]角后,即归心佛乘,修净土法门,力行之,日有程课。仁慈好施,恤孤穷,护生命,饭僧修寺诸功德,无不随喜。平居自奉,泊如也。年三十,得咯血疾。乃发心刺舌血,书法...

星云大师:探病之道

星云大师:探病之道

探病之道佛世时,有长老比丘与新学比丘二人,经常代表僧团前往探视病患。慢慢地,大家发现凡是长老比丘探望过的病人,都很快地恢复健康,而且心情愉悦;但是新学比丘探望过的病人,则心情沮丧,病情未见起色。原来...

宽运法师:管控情绪 放宽心胸

宽运法师:管控情绪 放宽心胸

佛教让我们如何把嗔处理好,这个嗔心就容易让我们发脾气,我们有的时候真是由无名的关系,莫名其妙的就发起了脾气。所以说如何管控情绪这需要方法。佛教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情绪控制好。像打坐参禅,学佛悟道...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3、费重利轻

佛教故事:百喻故事广释:43、费重利轻

43、费重利轻有人一生劳碌,和人争夺计较造诸恶业,才得来的钱财,都花在一个女人的身上,又得到不好听的名誉。有人诉讼了好几年,财产都花光了,也不一定能够争回一个面子。有人从一个公司小小的职员,二、三十...

常福法师:我们修行中一定不能够离开文殊菩萨

常福法师:我们修行中一定不能够离开文殊菩萨

今天我们乘着阿弥陀佛的大船,来到五台山亲近文殊菩萨。我们从无量寿寺出发之前就已经讲过,一切佛法都不能离开般若智慧,而文殊菩萨就代表了般若智慧。我们众多菩萨在修行之中,六度万行,都离不开般若之体,在经...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钟茂森: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第四十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请看经本第一百零三面,倒数第二行,从最后一句开始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