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是否真慈悲,看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

近代高僧弘一法师在坐藤椅前,要将其轻轻摇动,再慢慢坐下,为让小虫先走避。寺里闹鼠害,毁坏衣物,啮咬佛像,弘一法师每天投食两次,人鼠渐能彼此相安。法师西逝前还特意叮嘱人们,焚化遗骸时勿害蚁命。

由法师这一言一行,可见放生护生,不止行于初一十五、佛菩萨圣诞日组织一批人集中放生,更是体现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行持当中,遇事对境之时是否内心真正慈悲众生,爱护一切生命。

​比如:家里来了老鼠,厨房有了蚂蚁,您是讨厌他们,驱赶乃至伤害他们,还是与它们平等相处?又比如:当您看到动物马上要被宰杀,您是无动于衷路过,还是想尽办法解救它们,这一切的细节无不透露了您内心是否真慈悲。下面三则真实的小故事也许对您日常生活中的放生护生能有一些启发:

一、和谐相处的人鼠缘

我叫刘世敏,近 70 岁了。学佛多年,懂得生命平等,杀生造业的道理。那一年家里不知啥时候住进了一窝老鼠,每天晚上都出来觅食。每天早上起来一看,面粉、大米、老鼠屎满地都是。天天如此,时间一长家里人起了烦恼心,就总想除掉它们。为了避免家里人伤害它们,我说服家人不要用老鼠药,而是买了老鼠粘,当天就把老鼠粘放到了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

第二天,一只老鼠被粘住了脚,我想放走它,可是没想到的是,当我把它放下来后,它却无法走路了,它们实在太可怜了。我对自己的愚痴和无知懊悔不已。

后来,我换了种方式,给它们念了皈依仪轨后,用面盆装了一些地瓜面粉放在角落里供它们吃。这些老鼠好像很有灵性似的,它们把面粉堆成个小山,每天在边上吃,再也不到面袋、米袋里吃了。从此,我的家人也接受了这些老鼠,和老鼠和谐相处了。

二、迫不及待的山鸡

朋友因车祸被拘留,今天到期释放。我开车接了他,并一起去看望他的父母。

当我们来到他父母家时,三、四辆车已经在此等候。大家各自把带来的礼物拿下车。突然,有个人从后备箱里拎出来两只野山鸡,我的心一下子紧张起来,担心这两只山鸡今天中午要遭殃了!怎么办?带山鸡的人我不认识,我贸然救它,怎么向他开口?这位不熟悉的朋友能不能答应?如果不救,眼睁睁地看着鲜活的生命被宰杀,它可是我往昔中的父母啊,于心何忍?!

我的心被山鸡牵动着,一直盘算着救下山鸡的办法。

一会儿,带来山鸡的那个人,把两只山鸡随手递给了朋友的母亲,老人转身便把山鸡提进了厨房。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它们的生命危在旦夕,此时,我什么也不顾了,掏出钱来,三步并作两步,跑进厨房把钱塞到阿姨的手里,急切地说:“阿姨,这两只山鸡不能吃,您拿这点钱另买些补品吧!”阿姨还没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我就把那两只山鸡提起来走出门,放到了我的后备箱里。这时,我一颗悬了很久的心,才像石头一样落了地。

开饭了,丰盛的宴席已经淡而无味。我匆匆吃了几口,便起身离开,开车奔向山野……

所有众生皆有灵性,它们跟人一样有欢乐、痛苦、安详、恐怖,这不,我找到一片树林,解开捆绑山鸡的绳子,两只山鸡便迫不及待地朝天空飞去……

三、我行我素的蚂蚁

我叫郝雅君,今天想跟大家讲一个我和蚂蚁之间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我家住在二楼,按理说是不应该招蚂蚁的。可是有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家里有蚂蚁,并且爬上他的床咬了他。我就挨个屋子查看,当我寻找到厨房的那一刻,脑袋“嗡”的一声就大了,整个身上的汗毛都竖了起来,只见顺着厨房的墙砖缝隙,密密麻麻、浩浩荡荡的红蚂蚁大军长驱直入,我的整个后背都好像爬满了蚂蚁,一阵紧似一阵地麻痒。

这时,儿子想要买药杀死它们。我作为一个佛弟子,怎能允许儿子这样做呢?于是,我和儿子商量道:“你给我一段时间,我有办法让它们离开。”儿子半信半疑地同意了我的要求。

看着密麻成排不断涌入的蚂蚁,我立马搬来小板凳坐下来,认真地对着墙上毫无半分停歇的蚂蚁队伍,试着和它们交流,我告诉它们佛法如何好,如何通过学佛离苦得乐不再做畜生异类,诚恳邀请它们和我一起学佛,争取脱离轮回苦海。

我跟蚂蚁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们侵入我的家里并且已经骚扰我儿子了,如果你们不快点儿搬走,他有可能就会杀死你们,你们快点儿离开这里,回你们自己的家吧,否则就会没命了!”。絮絮叨叨说了半天,蚂蚁依旧我行我素。但我没有灰心,一直坚持为蚂蚁诵经回向,同时,我还和儿子商量,要好好注意卫生,把吃零食、吃饭掉的渣渣及时清理干净,就这样彼此相安无事地过了一段时间。

一天吃饭的时候,儿子忽然对我说:“好像家里没有蚂蚁了,好久没见它们的踪影了。”

蚂蚁就这样神奇地从家里消失了,我在欣喜的同时也暗暗祝福它们平安吉祥!

编后语:

众生皆有灵性,人与动物的聪慧程度虽异,对死亡的怖畏则一。放下一点微不足道的利益,施以众生慈悲方便,众生也会投桃报李,不来搅扰。

放下一点世间上的面子,随缘救渡于临砧近鼎之际,那回归山林的自在,实在值得。为善或为恶,因缘成熟时自食其果,因果可曾饶过谁,又曾亏过谁?

遇事多一份慈悲,少一分戾气,如果是您遇到类似情形,您会参考她们的做法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宽心:怨亲平等

星云大师宽心:怨亲平等

星云大师宽心:怨亲平等佛经上记载的常不轻菩萨,每当外道以恶言相向、棍棒瓦石加之时,他仍然会以恭谨诚恳的态度回答说:我不敢轻慢你们,你们将来会成为正等正觉,你们都是未来的佛陀。常不轻菩萨有这种忍辱精神...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录音带

佛教故事:父母的爱:录音带

录音带这和父母亲自念故事书给孩子听完全是两回事,不能混为一谈。某些儿童刊物会附有录音带或是录像带,把故事演给孩子看孩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已经会自己阅读,还需要念故事书给他听吗?我每天都好累,可以请孩子...

提醒心中的明镜  

 

如此经常忙碌、因缘分而成依他者的所有众生,为了自己的安乐,在彷徨与漂泊中奋斗,结果只能得到暂时的小安乐,并由此产生贪嗔,造成极大的痛苦,到临死的时候,只能独自一人,赤裸裸空手而去。即使你是统治全瞻部洲的国王,最终归属也不过如此。因此,你必须除掉这种只求今生短暂安乐的愚昧思想。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正法,它是明咒、是医治百病的妙药、是拯救死亡的灵丹。这个无垢的正法,由于被调伏者的界、根、信仰、思想程度的不同,因而修行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这里先从加行开始,指点一些正行的入门处以及修养之道。 

  

不会错乱的因果

 

一切有情都想得到安乐、远离痛苦。而种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实。如果种下善因或恶因,就会得到安乐或痛苦的果实,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任何一种缘分,都能产生有为法。现在的幸福和痛苦,不一定是今生的因缘造成的。同样,现在的因所造成的果,不一定会在今生得到异熟。因果是无始的,因果的最终也是漫长的。 

 

难得的珍宝 

前世积累的福泽所造就的人生,是有别于其他有情的高级有情。人能创造今生的安乐,又因具有特殊的智慧,所以能分析过去,分析来世,并能找到有益于来世的办法,也能创造有利自他二者的安乐,还能把曾为自己父母的遍天际的一切众生从轮回的苦海中拯救出来。因此,人生是无价之宝,是如意牟尼宝。如此难得的人生,如果自己随意糟蹋,那此人不过是一个会说话的动物而已,就像把自己手中的如意宝随意扔进灰坑一样。 

 

刹那间的闪电般的歌舞  

 

在三界之中,没有时间毁灭不了的有情。短暂的人生,不过是上演了一场生、老、病、死的短暂歌舞罢了,如同天空中划出了一道刹那间的闪电,对如此短暂的人生,却作长远的打算,那只能是自己欺骗自己。 

 

罪过的险境  

 

三恶道的地狱、饿鬼、畜生和三善道的天、非天、人成为六道众生,无论在六道中的哪一道,都没有机会得到安乐。在显现中,与恶趣相比,生在善趣似乎有一些安乐,但实际上早已被贪、嗔、痴痛苦的绳索所束缚,连一个针头大的安乐也没有,正如在粪坑里不会有香味一样。就算将三界内的所有财富归于一人,也不能使此人感到丝毫的身心安乐,相反,永不知足的贪欲之苦会无休无止地折磨此人。 

 

究竟安乐之道  

 

有漏的有为法所产生的安乐,不是究竟的安乐,如同搔挠止痒,只是片刻的安乐。只有从轮回中得到解脱,进入菩提道,才是究竟的安乐。这是究竟的安乐和究竟的罪过之间的界限,是一个大是大非的界限。 

 

黑暗中的明灯  

 

把众生从各种罪恶的险境中拯救出来,引导至究竟安乐之道者,是具有圆满功德和丰富经验,并具足慈悲和智慧的善知识。必须先寻找这样的善知识,然后拜他为师。他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治病的良医,是行人的护送者,是寻求解脱安乐的人们不可缺少的师父。 

 

不会诱骗的依怙  
   

我等徘徊于轮回苦海中的众生,难以相互拯救,如同落入汹涌河水中的人,谁也救不了谁。最佳的依怙是已经脱离苦海的圆满佛陀,佛陀所讲的清静正法,以及持此正法的圣僧,都是三宝。我们应该到成佛为止皈依三宝,这是趣入佛门的惟一途径。 

雄心的承诺  
   

以慈悲为怀,利他思想为本,而发殊胜的行持善法之心,这就是发菩提心。以慈悲心对待众生,以智慧向圆满菩提作回向,誓愿把一切众生置于圆满佛陀的果位,这是愿菩提心。发世俗菩提心后,通过精进圆满的修行,最终把胜义菩提心引进自相续,这是大乘道最根本的修证和觉悟。 

洗净垢污的明镜  
   

业、烦恼和习气遮蔽了一切,就像明镜被污垢遮蔽了一样。为清除这些污垢,就要把一切坛城的放射和聚集之主的上师、金刚勇士修为一体,通过念咒,以四对治力作忏悔。这样,就会象把遮蔽明镜的污垢洗净一样,把无数劫所积累的堕罪全部清除。所有的孽缘罪过必须全部清除,这是至关重要的。 

二资粮福泽之云彩  
   

要在自相续中得到特殊而深奥的觉悟,就得先积资粮和忏悔。积资粮很容易办到,并不太费辛劳。最殊胜的方法就是心修三身佛的净土,向三宝献曼茶罗,把四魔打进法界,把身体加持为无漏的甘露,为积修福德而修持殊胜身供施。这是为完成积二资粮,以证菩提果必须的一环。 

 

内心清静的太阳  

 

在佛陀的心相续中所拥有的胜义觉悟之智慧,是难以用思考和举例来理解和表达的。把这种觉悟引进自相续的唯一办法就是修上师。把上师视为佛陀,加以虔诚无伪的敬信,就能把上师心相续中的觉悟满瓶倾泻般的引至自相续。这就需修上师瑜伽的加持,这是修行实践的核心之核心。 

 

心中不灭的甘露 


    我们的肉眼看不到遥远的物像,同样,我们的耳朵听不到遥远的声音。所以,我们拥有的六根能力非常有限。我们从未感受到内心的究竟安乐,即细小的内明与空性无二,是我们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它超越我们的心境,是内在智慧的太阳,它一直就存在于内心,实现了它,我们就会有一种现有的凡夫俗根难以体会的微妙感觉,即究竟殊胜的果位,到那个时候,就不会再有厌烦,恐惧和忧苦,不会被生、老、病、死的恐惧毁灭,即便是天翻地覆也不会惧怕。 

 

因地域和时间的关系,有许多有缘的朋友,还没有见过面,愿这些朋友能够从幻像中觉醒过来,踏上究竟安乐的大道。

如雷贯耳啊! 白玛格桑FW给大家的开示

提醒心中的明镜   如此经常忙碌、因缘分而成依他者的所有众生,为了自己的安乐,在彷徨与漂泊中奋斗,结果只能得到暂时的小安乐,并由此产生贪嗔,造成极大的痛苦,到临死的时候...

末法时期,很少有人能称念此佛号!世尊时说:若不曾闻此佛名,现在尚不成佛。

末法时期,很少有人能称念此佛号!世尊时说:若不曾闻此佛名,现在尚不成佛。

复次舍利弗。南方去此度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曰真珠。其国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日月灯明如来名者。持讽诵念欢喜踊跃。至心信乐而无有疑...

达真堪布:修行中形式重要吗

达真堪布:修行中形式重要吗

达真堪布:修行中形式重要吗 学佛就是学佛的精神,学佛内在的境界,不是学壹种形式。念诵、拜佛、供佛等形式上的修行,是为了启发内在的正念。若是没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反而让人生起了贪心、嗔恨心等,佛就变成魔...

这个乞丐可怜?他的“结局”许多人想不到

这个乞丐可怜?他的“结局”许多人想不到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清朝时有一个乞丐,住在松江的一所破屋,每日面向市门专注诵《心经》。如果有人给他钱,就礼貌道谢;如果有人呵斥,他也毫不介意。只要讨足一日糠菜窝头之需,就关上门清净念佛。当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