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财如命

(一)

佛陀在舍卫城教化的时候,有一天,慢步走到都提家中,不巧,都提有事出去了。

都提家里养了一只白狗,食有美味,卧有床具,备受宠爱。这时候,白狗正蜷缩在床上,见佛陀进来,便跳下床大声狂吠。

佛陀怜悯地对它说:“白狗!你过去世愚痴邪恶,爱财如命,不肯布施,所以堕落到畜生道,现在应该觉悟了。”

白狗听了佛陀的话,心中难过起来,忧愁而卧,不饮不食。

都提回家,见自己的爱狗闷闷不乐,便问家人:“有什么人欺负我的狗了吗?”

家人回答:“刚才佛陀来过。”

都提立刻找到佛陀,问:“我家的白狗一见了你就不吃不喝,这是怎么回事?”

佛陀心平气和地说:“都提!你家的狗是你父亲转世,不信你可以回家问它。”

都提惊疑不止,追问道:“佛陀!怎么会这样呢?”

佛陀开示说:“因为你父亲生前悭贪爱财,不肯布施,把许多财宝埋在地下,死后没有一个人知道财宝藏在哪里。你回家可以叫白狗指示藏宝的地点。”

都提回家对狗说:“如果你真是我父亲,应该起来吃饭,而且指示藏宝的地方!”

白狗立刻起身,走到生前卧室,趴到床下。都提心中明白,亲自挖地,果然得到许多财宝。都提不禁目瞪口呆,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

经过佛陀再次开示,都提获得无上法喜,从此不再像父亲那样做守财奴,而变得乐善好施了。(《中阿含经》)

(二)

从前,有两个兄弟,父母早亡,家产富足,以无法孝养双亲为憾。

但兄弟二人的志趣大不相同。哥哥好道义,弟弟爱理财。好道义的哥哥经常施舍别人,所以家财日益减少;爱理财的弟弟苦心经营,所以家财与日俱增。

弟弟对哥哥非常不满,一天,他忍不住对哥哥说:“父母留下财产给我们,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慈心,努力经营,发扬光大,以告慰父母的在天之灵。而你一天到晚跟随那些沙门听经,难道他们会给你钱财吗?你一天天贫困下去,不但对不起父母,而且还要被邻居耻笑!”

“弟弟!你说的话我都了解,这只是世俗之见。发展父母遗留的产业,除了你自己得到更多的享受之外,父母得到什么利益了呢?我持戒行善,供养三宝,以此追荐父母,使他们离苦得乐,转生善趣,最终解脱生死烦恼,这才是真正的孝道。财富所带来的快乐是短暂的、虚幻的,是苦恼之本;而我追求的,是永恒的快乐。”哥哥说。

弟弟见说服不了哥哥,一言不发,气愤地离开了。

后来,哥哥舍家弃欲,专心求道,日夜精进,成就了阿罗汉果。

弟弟为家业日夜操劳,忙得头昏脑胀,对人生的解脱当然无暇顾及,结果,万贯家财也阻止不了死亡的降临。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他因过分贪欲,堕落恶趣,转生为牛,被商人买去拉盐,劳苦不堪,还要遭受鞭打,惨不忍睹。哥哥就开导它说:“弟弟!你一生所积攒的家产,现在到哪里去了呢?你素来轻视佛法,以钱财为至宝,如今佛法使我解脱生死,而钱财却使你堕落为牛!”

哥哥运用神通使牛了知前世。它虽不能言,但开始悲泣,后悔过去不听哥哥的劝告。

哥哥知道弟弟已深自忏悔,就向牛的主人请求买下它,并说明缘由。牛的主人听了毛骨悚然,主动将牛赠送给他。他就把牛牵到寺院放生,并让它归依三宝。不久,牛死了,生到忉利天。

牛的主人也深感轮回的可怖,开始专心学道,最终也成就了圣果。(《大全》)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看往昔因缘: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原是救度我们娑婆五浊众生的铁三角

看往昔因缘: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音势至等,原是救度我们娑婆五浊众生的铁三角

【智者从譬喻得解】 先看这个譬喻:一对父母,有一幼子堕落到井底。父亲进入井底,把幼子救起来送到岸上。这时在岸上焦急等待的母亲,赶忙抱过来嘘寒问暖、喂养抚育。另外一些亲属朋友呢,就从旁协助这位母亲照...

净土法门法语:学快乐,学清净,学无量寿

净土法门法语:学快乐,学清净,学无量寿

1 佛教是教育,跟宗教没有抵触。佛法固然讲因果报应、固然劝善规过,但这不是主要的目标,主要目的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为我们说明。如果把这个撇开,光讲因果报应、劝善规过,佛教就是宗教了。2 佛会什么说这么多...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何谓布施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然而世人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常行颠倒,施不如法,在此有再加以阐述的必要。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己惠人为施。人以自己所有的给与没有...

应该以什么心态对待工作中的不如意?

应该以什么心态对待工作中的不如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大度义服婆罗门

佛教故事:玄奘大师西行故事:大度义服婆罗门

四、大度义服婆罗门玄奘法师经过两年的艰险旅程,到达印度后,拜在那烂陀寺著名的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刻苦参研佛法,数年间精通了律藏、经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但也因此招来了印度一些僧人的嫉妒。...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透善恶

佛教故事:禅理故事:看透善恶

看透善恶生活中,忽视了自己贪欲的恶性膨胀,从而让心灵城堡全面崩溃的人并不在少数。这种人经不起诸如金钱、名利、女色这样的诱饵的诱惑,铤而走险,贪图享受,最终坠入万丈深渊,毁了前程,毁了家庭,甚至毁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