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人物故事:广行法师:佛会生气吗_佛陀对罗睺罗尊者生气的故事

佛还会生气吗?这是肯定的。佛是会生气的,但是佛的生气那不是嗔恨心,它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爱护之情。这就好比是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生气的时候,不是嗔恨心,是父母对我们的爱护之情。

比如,罗睺罗尊者小的时候说谎。本师释迦牟尼佛就很生气。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你听。有一次,本师释迦牟尼佛从外面回来,罗睺罗尊者打了一盆水,给释迦牟尼佛洗脚。释迦牟尼佛洗过脚以后,说道:罗睺罗,请你把这盆水喝了。

罗睺罗尊者说道:佛陀,这洗脚的水已经很脏了,不能喝呀。那你用这个盆子拿去盛饭吃吧。罗睺罗尊者又说道:佛陀,洗脚用过的盆子已经很脏了,不能再用来吃饭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听了以后,就把盆子用脚踢了一下,盆子滚得远远的。

罗睺罗尊者看到佛陀生气了,就很害怕。本师释迦牟尼佛说出了生气的原因:罗睺罗,刚才你对居士们说谎,人家问我在什么地方,你知道我在东边,为什么还要跟居士们说我在西边呢?你这样作弄人家,误导居士。你知道吗?你说的话,就像这一盆脏水,不能再用了。

叫你用盆子去吃饭,就像你心里肮脏,怎么能有清净的食物进到盆钵里面呢?你认为我把洗脚盆踢坏了可惜吗?不可惜,因为这不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不要紧。你因为说谎,所以你就跟这个盆子一样没有了价值,别人也就不会珍惜你了。

我们从这个佛陀生气的故事来看,佛陀对罗睺罗尊者是多么地关心,多么地爱护。其实,佛陀不只是爱护罗睺罗尊者,佛陀对其他的弟子也会生气,也会给予他们教训。

比如说,在本师释迦牟佛的生活之中有一些弟子跟随着佛陀,佛陀就会告诉他们,你们要知道惭愧。因为弟子当中有的人不知道惭愧,他就不懂得修持,就不知道要自我反省。所谓惭就是觉得对不起自己,愧就是感到对不起他人。有惭愧心就能够改过,就会进步。

有的时候佛陀也会说你很愚痴,确实有一些弟子做事颠倒糊涂,不负责任,缺乏智慧跟善巧方便。佛陀不能不警策他说你很愚痴,以后要有智慧,要懂得善巧方便。佛陀有的时候也会说,你不知道苦恼。因为有的人骄横傲慢,这些都是佛陀在弟子中所不希望看到的行为,所以佛陀就经常教导弟子们,你们要知道惭愧,知道苦恼,知道愚痴。

像佛陀他老人家的生气,教训弟子,从表面上看起来是责备,呵斥,好像是在责骂,实际上佛陀在许多的教法里面,都隐藏了无限的慈悲教育在其中。所以我们要懂得佛陀的心,才能够真正懂得佛法。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小语清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胡小林:习气重如何对治

胡小林:习气重如何对治

胡小林:习气重如何对治 问:胡老师您好,听了您的感恩改过的报告很受感动,您确实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所存在的问题是学佛近十年,佛学常识稍知一些,由於未能将老法师的教诲落实在生活中不得受用,贪瞋痴慢一...

为了挽回女友情书写了一箩筐都没用怎么办

为了挽回女友情书写了一箩筐都没用怎么办

为了挽回女友情书写了一箩筐这种事情我真的是做得太多了,我感觉我当时都没有尊严了才会做出为了挽回女友情书写了一箩筐这种事情,但是后来我成功挽回女朋友,依靠的其实并不是一箩筐的情书,而是其他的东西。事情...

福德浅薄、心浮气躁,有什么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福德浅薄、心浮气躁,有什么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福德浅薄、心浮气躁,有什么能让我们做到老实念佛? 居士:净土宗祖师让我们老实念佛。以前的古人比较淳朴,还能做到,但现在的人却并非能做到这“老实”两字。请问法师,针对现代人福德浅薄、心浮气躁的根性,有...

李广杀降种大祸

李广杀降种大祸

李广杀降种大祸李广是汉代的武将,善于射箭,颇有才气,与匈奴作战七十余次,都获得大胜,所以匈奴都很畏惧他,不敢再来侵犯,一时武功赫赫,有飞将军的称号。汉文帝时,因为讨伐匈奴有功,封散骑常侍,武帝时,任...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忍辱也是一种修行

佛教故事: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忍辱也是一种修行

忍辱也是一种修行(1)唐朝天台山国清寺隐僧拾得与寒山子是佛教史上的两位著名诗僧。拾得的身世不详,据说他年幼时被人遗弃在赤城道侧,恰巧被正在经行的丰干禅师发现,带回国清寺中,因此名为拾得。寒山子,又名...

小沙弥不抵诱惑深入尘凡20年,觉悟后求师父原谅事业出现

小沙弥不抵诱惑深入尘凡20年,觉悟后求师父原谅事业出现

在一个暮秋的清晨,旭日还没有升起,寺院山门外凝满青霜的草地上,跪着一个中年人。“师父,请原谅我吧。”他对从山门里走出来的住持喊道。20年前,他曾是这座寺院里的一个沙弥,极得住持爱好。住持将满怀愿望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