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真正的“失败者”,只有不会坚持的“放弃者”

人生的起跑线总是挤满了人群,但在最后成功的道路上从不拥挤,因为能坚持的人真的太少太少。

空有一颗雄心壮志并不能走向成功,而唯有坚持到底才能达到人生的终点。

这是一张北京奥运会传递圣火的照片,照片中的主角不是什么奥运冠军,而是奥运史上唯一一个倒数第一,却成为传奇被载入奥运史册的人。

1968 年刚刚独立的坦桑尼亚第一次派代表亮相墨西哥奥运赛场,他就是已经 30 岁的马拉松选手阿赫瓦里,墨西哥城海拔将近 2300 米,空气含氧比正常低 30%,马拉松运动员的每一步都很吃力,运动员的距离越拉越大,随着前三名陆续跑入终点,而很多选手却纷纷半途退赛。

颁奖比赛四点半结束,组委会六点半通知馆内清场,可是这时突然传来消息有人还在跑,而这个人就是阿赫瓦里。

此时的他一瘸一拐步履维艰缓步跑来,原来比赛进行到 19 公里时他晕厥摔倒引发踩踏,肩膀脱臼、膝关节受伤,简单处理后他拒绝被抬去医院,只是一瘸一拐迈向终点。

有记者问他:“明知毫无胜算为什么还要拼命?”

他回答:“我的祖国把我从 7000 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让我完成比赛。”

尽管距离终点还有 20 多公里,但是在这一刻,所有的人都对他肃然起敬。警车为他保驾护航,路两旁的人为他鼓掌加油,离场的观众又回到看台静候他的到来,已经清场的体育场又为他点亮了所有的灯……

他就这样一瘸一拐的跑,慢却坚定通过终点,比赛用时被淹没在公众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或许多长时间在那一时刻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最终那届奥运会成绩册上只有他获得了名次:第 57 名,而剩下的 18 名全部中途退赛……

阿赫瓦里为了国家的荣誉,为了自己的承诺经受住了身体和精神上的考验,虽败犹荣,他用自己的意志赢得了所有人对他、对他的国家的尊重。

比赛结束后阿赫瓦里的故事被拍成了纪录片,深受感动的歌手游鸿明根据这个故事为北京奥运会创作了一首奥运歌曲,并取名为《英雄》。因为在奥运赛场上英雄就是歌中那句“眼泪汗水我不会说,目光都在看着我,失败的英雄不多。终点,是永恒的选择;荣誉,是梦的颜色。”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又何尝不是这场马拉松呢?一味地追求人生的起点,抱怨不公平的出身、家庭、背景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世界没有一刻是静止的,过去无法挽回,未来可以改变。我始终相信,努力的人梦想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这是我们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未来的守望。

哪有什么一战成名,无非都是百炼成钢;哪有什么常胜将军,无非都是越挫越勇,只有输得起的人才配赢。

人生如此,学佛更是如此,风雨迷途,何处避雨何时得渡,想要解脱唯有靠自己。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坚持努力才能看见更美好的自己。

正如南无羌佛在《世法哲言》中教导我们,作为一个强者,在艰难困苦的时候,他是不会妥协的,在困难面前,应该提起精神,振作意志,沉著地去处理问题,顽强地去争取,奋勇而上,迎难而进,克服困难,然后达到自己的目的。假使不具备这一点的话,就不能享受事业成功的桂冠。因此,假使我们要成就一项事业,应该首先抱著克服种种困难而不妥协的精神,去奋斗、去争取,有了这个决心,终归会战胜艰难困苦,最后会得来成功,自然就能成为事业的强者。

强者,不怕失败,不惧艰难,不忘初心!

撰 稿/在路上

编 辑/东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诸比丘!云何为正见耶?诸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顺苦灭道之智是。诸比丘!此名之为正见。(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6-127)何等为正见?谓正见...

走路念佛免遭爆炸

走路念佛免遭爆炸

【肆】念佛免难三十、走路念佛免遭爆炸(1)世间无常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人命难保,您走路的时候最好要边走边念佛,随时消灾免难。」您听了可能会瞪他一眼,认为他又在说些老套。在这里不妨说一件我自己...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功德都能使人往生天上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功德都能使人往生天上

功德都能使人往生天上修德有功,性德方显。 一切众生本体中具有如来的智慧德相,这是本性固有的妙德,所以叫做性德。人应该说实话,不可忿怒,即使自己拥有的不多,仍然应该布施给乞求的人,能够做到这三件事的人...

为什么要学佛和信仰佛教呢?

为什么要学佛和信仰佛教呢?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呢?信仰佛教的目的,就像从事其他的任何一个行业一样,咱们人无论是做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一切的目的就是在于:如何才能够减轻痛苦;如何才能够增长快乐?就这个问题。所以说呀,学佛和信...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佛陀说:当修无常想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佛陀说:当修无常想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对诸比丘开示:比丘们!你们应当思惟「诸法无常」的道理,并且广布无常想,若是已思惟、广布无常想,就能断尽对欲界的贪爱习气,断尽对色界、无色界贪爱执著,进一步断除...

扬长避短-这就是社会和我们所要用人的真理

扬长避短-这就是社会和我们所要用人的真理

《世法哲言》(十二)对人才之取舍何别?天下之或优劣和合之因,所汇果也,为一体之和,不可分割之,由是见劣而不取或,优之何获,故收或而取优舍劣是为理也。我们怎样去发现、分别和取舍人才呢?天下的每个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