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金玉良言:修行的目的

修行的目的

众生放逸,智者精进;众生昏沉,智者清醒,

智者超越愚痴的人,就像赛马超越老弱的马匹。 (偈 29)

两位比丘从佛陀那里得到禅观的指导后,到森林里的一处精舍去禅修。其中一位比丘心不在焉,只知在火旁边取暖,整个初夜只知向年轻的沙马内拉谈话而浪费时光。另一位虔诚的比丘则善尽比丘的职责:初夜时经行,中夜时休息,后夜则再度禅修。由于他的精进和正念现前,所以很短的时间内就证得阿拉汉果。

结夏安居结束后,这两位比丘回去向佛陀顶礼问讯。佛陀问他们如何安居?懒惰又心不在焉的比丘说另一位比丘只是躺着休息、睡觉而浪费时间。佛陀就问道:「那么你自己呢?」他回答说自己在初夜的时候,靠在火旁边取暖,然后就整夜没睡。但佛陀太清楚他们两人安居的情形,所以就对懒惰的比丘说:「你明明懒惰、心不在焉,却说自己精进努力、正念现前,而你的同修精进努力、正念现前,你却说人家懒惰、心不在焉。你就像羸弱、步履缓慢的马,而你的同修则是强壮、脚程敏捷的马。」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大师支招 教你如何挽回维持好异地恋爱情

大师支招 教你如何挽回维持好异地恋爱情

异地恋,现在是越来越普遍了,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为了能有更好的发展,选择到更适合的城市求学、求职。有很多异地的恋人既要饱受相思之苦,还要随时面临被分手的结局,感情的事从来都是说不定的,上一秒...

远凡法师:明心见性

远凡法师: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禅宗说:明心见性,但是如果你连自己的心都不明白,你会见性吗?因此,真正的修行人是很注重打坐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让他的心静下来,有了“静”的基础,他才能看着念,而且,算是不打坐,他也是时时刻...

驼背人

驼背人

驼背人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施主,财富圆满,犹如多闻天子。(译者:当时印度很富裕,每位大施主都富如多闻天子,但现在很贫穷。这是不同时期众生所感的依报不同。)其有一子娶妻后,共度幸福美满的生活。其儿媳...

索达吉堪布:仅仅利用随喜的心态也能积累广大资粮吗?

索达吉堪布:仅仅利用随喜的心态也能积累广大资粮吗?

索达吉堪布:仅仅利用随喜的心态也能积累广大资粮吗? 问:仅仅利用随喜的心态也能积累广大资粮吗? 答:随喜是对治嫉妒心之修法,也是增长福德与上进心的方便。有一些人经常于口头上说“随喜、随喜”,但在内...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四、活佛的形状与生活行动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四、活佛的形状与生活行动

四、活佛的形状与生活行动如果有人问我「金山活佛」是个什麽样的人?我可以不含糊的说,他的相貌形状风度绝像中国小说书上的一个传奇人物,像谁?就像「济公传」上描绘的济公活佛,你把「济公」的面貌神情和走路的...

星云法师:逆境

星云法师:逆境

吾人生命的成长,要靠许多的逆境来磨练;当逆境来的时候,正是我们愈挫愈勇的时刻。植物的生机,是靠著和大自然的风霜雨雪博斗,透过超越风霜雨雪的侵袭,植物才能成长。虫鱼鸟雀,也都是在生命遭受危险的时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