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红尘中,人在世上练,修行人也需“拘小节”

言行举止能表露出一个人的修养。可以说,除了外貌,修养是我们的一张“重要名片”。

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而第一印象往往取决于举手投足之间,甚至寥寥数语上。职场面试、男女相亲,甚至生意谈判等等,很多时候第一印象就决定了事情的走向。所以一个人修养程度的深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个人的发展前景。

作为佛弟子,更是如此。因为我们要接引形形色色的人学习佛法,如果在他人面前,我们言行举止不得体,很可能在无形中就把人拒于佛门之外,或者让人对学佛人避而远之而尚不自知。

2015 年,我去洛城,接触了几位外省老师姐。其中一位师姐在超市购物时,“呸”的一口浓痰就吐在了洁白的地砖上,随意得就像吐在田间地埂上一样。我亲眼目睹了外国老太太对我们投来的鄙夷眼神。

2018 年,我和师兄姐们一起去苗栗。有几位师姐特别爱说话,嗓门也特别大,凡有我们所在的大巴车,几乎成了“菜市场”。车上的人安静地听着我们喧嚣,而这几位师姐却置若罔闻。

类似的情形很多,得到的异样眼光也不少。这些行为说起来,既谈不上犯戒,也不能简单地用好坏善恶去评判,但就是会影响一个人的形象,影响佛弟子的形象。

礼仪修养是社会道德的一种规范,是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东西,佛弟子也没有理由挑战、漠视这种规范,否则世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看待你,甚至排斥你。这对于我们以弘扬佛法为己任的佛弟子来说,这无疑是非常糟糕的,我们需要世人认同的目光,欣赏的目光,甚至仰慕的目光,而不是异样的眼光。

我记得有位师兄曾跟我谈起刚接触正法时的感受:刚接触正法没多久就逢寺庙开法会,于是随大家一起坐船去寺庙。一路上认识了很多师兄姐。看到一些师兄姐的言行举止,心中不禁大为吐槽。事后,他对我说:“这些人的行为举止太不讲究了吧,却张嘴闭嘴满口佛法大道理,实在难以接受,时间久了还好,感觉这些师兄姐其实很善良,很虔诚。”值得庆幸的是,这位师兄法缘深厚,否则极有可能因接受不了部分人的言行而离去。

我姐就是个特别挑剔的人,总是能举一反三联想很多,由一个不好的点,会预设到很多面上去。我曾多次与她交流,试图让她走进正法,可她总是给我这样的开场白:“就你们那帮人,快拉倒吧……”甚至有人直接给我一句话“就那个素质还学佛?”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充满无力感。像我姐这样的对我是直言不讳,很多人不会这么直接,找个理由推脱就是不进来,这种人嘴上不说,心里可能和我姐是一个想法。诚然他们走不进来与自身因缘有关,但不能否认我们不修边幅的言行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起了违缘作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作为佛弟子,不能狭隘学佛而无视了普世的道德规范、礼仪修养。我们要跳出尘世轮回,不代表可以藐视世法,脱离人群标新立异。我们要做的是世人典范。

佛法也没有否定世俗中的一切。南无羌佛就告诉我们,如果连个世间好人都不是,哪里可能是佛菩萨!所以我们要纠正“脱离世法而修学佛法”的错误知见,不仅要学习圣人的无私无执无着,还要学习圣人的威仪典范。试想一个行止乖张粗俗无礼的人,却在满口讲佛法大道理,是一种什么感觉?你会听这样的佛法吗?你会相信一个俗不可耐的人能讲出什么大道理吗?更多的认为只怕是跳梁小丑哗众取宠吧。

孔子云:”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xǐ),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意思是说,恭敬而不懂礼,就会不晓应对,烦扰不安;谨慎而不懂礼,就会畏缩拘谨;勇猛而不懂礼,就会违法作乱;直率而不懂礼,就会尖刻伤人。

可见缺少礼仪修养,我们处事就会应对乏陈,进退无度。如此学佛,实是不得精髓,只在表皮。一个真正修得好的人,也应该是一个有修养的人。他的内心清净坦然、淡泊无畏、慈悲善良,不会忽略世人的感受,也绝对做不出粗鄙无礼的行止,是从容淡定,进退有度,言语得体,举止安详,就如南无羌佛所说的“清华高贵”,如此也才符合世人心中佛弟子的人设,而不是世人眼中的另类。

婷婷莲花“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却污泥无有莲花,红尘修炼亦如是。愿我们都能以清华高贵之姿处于红尘中,莫让世人误解了学佛修行人。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达真堪布:妄念断掉了,真心自然就显现 我们修持善法,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有善巧方便,这样成就特别快。 善巧方便很重要。显宗和密宗没有什么差别,主要是密宗里方便法门多,善巧方便多,所以积累善根与福德非...

佛经中有关“闻我名者”和“闻”的介绍

佛经中有关“闻我名者”和“闻”的介绍

顿强居士,2008 所谓“闻我名者”,并不是简单的听到佛的名字,立即就能得到上述的利益,“闻我名者”是有一定的标准的,详见《占察善恶业报经》。 若人虽学如是信解,而善根业薄,未能进趣,诸恶烦恼不得渐...

男生在分手后怎样高情商挽回前女友

男生在分手后怎样高情商挽回前女友

情侣之间很容易因为一时的争吵就分手,没过多久又会开始后悔自己的冲动。特别是男生在爱情中往往比女生更容易意气用事。复合是一门学问,不能随意对待。更不能操之过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复合攻略之男生在分手后怎...

宗舜法师:什么是爱?佛教中关于“爱”的特殊定义

宗舜法师:什么是爱?佛教中关于“爱”的特殊定义

提问:什么是爱?宗舜法师答: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在佛教里面,爱这个词有特殊的定义。唯识法相里面说爱以染污为性,也就是说,世间的一切感情,无论用什么漂亮的...

圆因法师答:一边放生,人家一边捕杀,有什么意义?

圆因法师答:一边放生,人家一边捕杀,有什么意义?

问:你们一边放生,人家一边捕杀,有什么意义?圆因法师答:放生有放生的功德,捕杀有捕杀的罪过。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人家捕杀的人造自己的罪过,人间世事皆相对存在,有善必有恶,有忠必有奸,总不能因为...

【佛门观察】读懂金刚经就能明心见性、成就解脱吗?

【佛门观察】读懂金刚经就能明心见性、成就解脱吗?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法《大般若经》六百卷中的一卷。在佛说的一切经中,以大乘法为最高最大,又以般若波罗密多及其经典最为精要,因为《般若经》是彻底说透了宇宙人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