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有贪心 无成就

有贪心 无成就

有了贪心的念头,便起了化学作用,

将清净的水变成秽水,不能利人,反而害己。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七日开示

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样地清净,不能容纳一粒沙子。如果眼中有沙子,一定不舒服,总想找个法子把它拿掉,否则身心不安宁。修道也是这样的情形,这粒沙子是什么?就是贪心。有了贪心,事事起变化,本来是清净,有了贪心的念头,便起了化学作用,将清净的水变成秽水,不能利人,反而害己。

修道人,有一分诚心,便有一分成就和感应;若有十分诚心,便有十分成就和感应。有了成就,有了感应的时候,就不要执着,不需要放在心头上,应无所住,把它忘掉。我们修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脱生死,不是为求感应而修道。切记!不可有所企图而修道,为求成就,为求感应,那是大错特错。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你专一其心来修道,功夫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自然会有成就和感应。有企图的修行,永远得不到成就和感应现前,所谓“有心是妄想,无心是感应。”感应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修道人,要有“衹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尽力而为之,不管后果如何。反正光明磊落,出发点为公不为私,不存私心用事,成败不去计较,给公家做事,亦复如是。不要前怕狼,后怕虎,有事发生,谁也不敢担当一面,互相推卸责任,小事如此,大事可想而知。

不要有痴人妄想的念头,没有念书,就想得博士学位;没有种田,就要收五谷;没有买马票,就想中头奖,那有这样的便宜事。在春天要播种、耕耘、灌溉、施肥,秋天才能有所收获,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自然的道理。

各位注意!不要有贪求之心,贪成就,贪感应,那是梦中之梦,渺茫之至!不要骗自己。如果认不清目标,舍本逐末,把大好时光空过,那是一无所得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孙瑾孝感天晴

佛教故事:孝的故事:孙瑾孝感天晴

孙瑾孙瑾,是元朝时代的孝子。侍奉父亲及继母,竭尽心力,表现至诚的孝行,颇为当时人民所称道。父亲去世以后,棺柩停在家中四年,他忧伤万分,整日衣不解带,每天只吃稀粥,断绝荤腥,虔诚的念佛诵经,以期父亲魂...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证明善良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证明善良

证明善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上公交车才发现忘了带钱包,我硬着头皮和售票员商量:我天天都坐这路车,能不能下次再补给你?售票员不依,一挥手:下站下车!车厢里的人全都看着我。短暂的沉默之后,一位年轻的男士微...

喜欢喝茶的人,心是有灵性的

喜欢喝茶的人,心是有灵性的

喜欢茶的人,心是有灵的。茶,是苦修者的良伴,绿茶冲淡,红茶纤秾,黄茶白茶清奇高古。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一盏青茗、一首好诗,都会让人沉吟良久。你品那铁观音,美如观音,重似铁,是说那香...

分手后怎么挽回?分手后挽回的方法

分手后怎么挽回?分手后挽回的方法

分手后怎么挽回?和老公结婚现在在分居当中,我还能够挽回婚姻、挽回老公吗?分手后挽回的方法是怎样的。恋爱一年,结婚三年半,分手四十八天,分居一周。我要搬走,大概是怕我再次去找,不灰心,知道你受了太多委...

亲见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大笑往生的余铭生居士

亲见阿弥陀佛和西方胜境大笑往生的余铭生居士

余铭生居士,浙江定海县人。家里从事农耕工作,生性纯真朴实,不知什么是佛法。其子余鼎镛,年轻即崇奉佛法,一九四一年前往上海,皈依圆瑛法师,专心听闻开示,深信净土为修行的捷径。于是倡办佛教居士林,劝众念...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心开路就开 心死路就死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有三个儿子,因为工作的缘故,经常不在家。于是,三个儿子就由母亲在家把守着。父亲几乎没有时间和妻子、儿子一路吃饭。有一天早上,父亲正好有空在家,就决定和孩子们一路吃早餐。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