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有贪心 无成就

有贪心 无成就

有了贪心的念头,便起了化学作用,

将清净的水变成秽水,不能利人,反而害己。

◎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七日开示

修道人,好像眼睛那样地清净,不能容纳一粒沙子。如果眼中有沙子,一定不舒服,总想找个法子把它拿掉,否则身心不安宁。修道也是这样的情形,这粒沙子是什么?就是贪心。有了贪心,事事起变化,本来是清净,有了贪心的念头,便起了化学作用,将清净的水变成秽水,不能利人,反而害己。

修道人,有一分诚心,便有一分成就和感应;若有十分诚心,便有十分成就和感应。有了成就,有了感应的时候,就不要执着,不需要放在心头上,应无所住,把它忘掉。我们修道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脱生死,不是为求感应而修道。切记!不可有所企图而修道,为求成就,为求感应,那是大错特错。这一点,大家要弄清楚。你专一其心来修道,功夫到了炉火纯青的时候,自然会有成就和感应。有企图的修行,永远得不到成就和感应现前,所谓“有心是妄想,无心是感应。”感应是可望而不可求的。

修道人,要有“衹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理,无论做什么事情,尽力而为之,不管后果如何。反正光明磊落,出发点为公不为私,不存私心用事,成败不去计较,给公家做事,亦复如是。不要前怕狼,后怕虎,有事发生,谁也不敢担当一面,互相推卸责任,小事如此,大事可想而知。

不要有痴人妄想的念头,没有念书,就想得博士学位;没有种田,就要收五谷;没有买马票,就想中头奖,那有这样的便宜事。在春天要播种、耕耘、灌溉、施肥,秋天才能有所收获,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自然的道理。

各位注意!不要有贪求之心,贪成就,贪感应,那是梦中之梦,渺茫之至!不要骗自己。如果认不清目标,舍本逐末,把大好时光空过,那是一无所得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学佛群疑》11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学佛群疑》11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 佛教徒应该如何举行丧葬仪式?  葬仪的进行,应该有诵经、念佛等佛事。但在中国现行的佛教葬仪中,出家人只管诵经,却不是葬仪的主体;因为葬仪中的家祭、公祭等仪式,均委由葬仪社派人司礼,佛事反倒成为一...

内心和外表的清洁

内心和外表的清洁

内心和外表的清洁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他精进、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

男友提分手后挽回的最佳时机 一个月内挽回男友

男友提分手后挽回的最佳时机 一个月内挽回男友

男友提分手后挽回的最佳时机是在一个月内,这一个月被视为挽回黄金期。在这个月内,两个人的感情其实还处于比较强烈的状态,过了这一个月,两人因为联系变少,在一起的时间变少,感情会逐渐变淡。两个月后,挽回的...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九章 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咤拉

佛教故事:佛陀的圣弟子传:第九章 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咤拉

第九章 从悲伤中解脱:巴答吒拉巴答吒拉(Patacara,古译:波吒左啰)是沙瓦提城(Savatthi)某位大富商的美丽女儿,[1]当她十六岁时,父母亲便将她幽禁在一栋七层高楼的顶楼,派了许多守卫护...

清净法师:《圆觉经》讲记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

清净法师:《圆觉经》讲记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

第九章 净诸业障菩萨章世尊在本章为净诸业障菩萨等大众开示觉性本净,但由众生从无始以来,妄执有我、人、众生、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妄生瞋爱,生妄业道,不能入于清净觉海。本章学习提纲:众生的觉悟心为何...

芦笋的药用价值

芦笋的药用价值

德国《世界报》近日的报道指出,医生们现在重新认识了芦笋的药用价值。芦笋的根茎含皂角苷、果聚糖和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人们将芦笋的根茎晾干,研磨成粉末。芦笋粉末制剂通常被作为利尿剂或药茶服用。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