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看见他错了以后……

达真堪布:看见他错了以后……

《百业经》里有一则公案:有位比丘尼,曾经说另外一位比丘尼象狗一样,结果她自己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狗。她只是随便顺口说了一句,看似是微不足道的行为,却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我们在喇荣时,上师如意宝就非常重视这方面的修行,经常给我们讲一些相关的公案,告诉我们谈论他人过失的罪过。而且,在心里思量他人的过失也很不好。比如,如果观清净,自己的相续就会变得清净;如果思量他人的过失,自己的相续也会被染污。

作为学佛修行人,保持自己相续的清净是最重要的。在一切对境中,不要让自己的相续被染污,这是修行的重点,也可以说是修行的根本。

一旦开始思量他人的过失,要在当下去观察和体会,此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已经被染污了,甚至生烦恼了。若能想他人的功德或观清净,当下你的相续也会变得清净,还能生欢喜心。这是让自己快乐非常殊胜的的方法,也是保护心态的方法,是非常智慧的方法。但世人都是颠倒的,偏偏不愿意这样做,非要思量他人的过失,这叫自寻烦恼。

为此,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和分析。从自己的角度来讲,当你看到不清净的或他人的过失时,其实是自己内心的一种反射,说明此时你自己的内心是不清净的,也是不够觉悟、不够智慧的。因为佛法里讲,自己的世界,自己感受到的,以及外界的显现,都是自己内心的反射,归根结底还是自己的问题。一切都是清净的,没有不清净的,自己看到的所谓的过失,其实都是自己的问题。所以,当遇到这样的对境时,应该反醒、忏悔。但是我们并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这样的能力,甚至认为这是对方的过失,是客观存在的。这样一来,我们就是错上加错。

从他人的角度讲,众生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人是跟我们一样的凡夫,肯定有很多不清净的显现,也肯定犯了一些错误、造了一些业。但这是他的问题,他的显现,也是他自心的一种反射。此时,可能有些人比较纠结,不知道该不该帮他指出来。这要看你与他的缘分以及自己的能力。若你们的缘分好,也有让他改正或唤醒他的能力,在能利益他、帮助他的前提下,可以当面说。否则,就不可以说的。好比一位具德的上师,摄受一名合格的弟子时,不会手下留情,他肯定会恰如其分地指出他的缺点和毛病,这是有必要的,若你也具有这样的能力,就可以当面指出他人的错误。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说阿弥陀经》详细注释注解(二)

《佛说阿弥陀经》详细注释注解(二)

64)经行:于一定之地旋绕往来也。僧众为养身疗病及禅家坐禅为防睡眠而行此法也。《玄赞》云:“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消食诵经,如经布绡之来去,故言经行。”《释氏要览》曰:“十诵律云,经行有五利...

煮云法师:第十四节 观音大士游天台

煮云法师:第十四节 观音大士游天台

第十四节 观音大士游天台煮云法师著话说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大士,有一天在山上忽然静极思动起来,想另找一个地方游玩一番,换一换新鲜的空气。想罢就登上山顶的最高峰佛顶山,睁开慧眼,瞩目远眺,遥看天台山国清寺...

传喜法师: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

传喜法师: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

清净身口意 智慧破我执——北京云居寺蒙山法会开示2013.06.10 心中有佛身口意常清净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诸佛共同教导我们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个“诸”是代表一切,表...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皇冠有时也只不过是一些杂草

佛教故事:微型小说:皇冠有时也只不过是一些杂草

皇冠有时也只不过是一些杂草威严的加冕典礼,隆重的授印仪式。之后,皇冠或印章便有了神圣的意味。一旦拥有了它们,很多人物便跟着显得神圣起来。然而每次看到这些人物热衷于炫耀帽子和印章给自己带来的权威时,却...

观世音菩萨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大悲咒

观世音菩萨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大悲咒

大悲咒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学佛成就的重要口诀。本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的主要部分。南無喝囉怛那哆囉夜耶...

超然法师:趣品《圆觉经》之十三

超然法师:趣品《圆觉经》之十三

趣品《圆觉经》 之十三(第四章金刚藏菩萨所问章)于是,金刚藏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在文殊、普贤和普眼菩萨,三位大士请法之后呢,第四位,由著名的贤劫十六尊之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