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追逐素食养生的缘由!

 素食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或许很多人觉得不吃肉身体不可能健康,但是经研究,还是发现吃素食更有利于身体健康。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佛教素食养生的原因。

1、素食营养丰富

人体最需要而又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空气,而人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的营养素食里全都有。糖不必说了,因为本来就是从植物里提取的。

脂肪能够供给人体大量的热量,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素,脂肪酸总共有13种之多,但所有的动物性脂肪加起来只有6种,而植物性脂肪里却全部拥有。而且动物性脂肪为饱和脂肪,含胆固醇量多,易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亦有利于癌细胞繁殖;植物性脂肪为非饱和脂肪,能促进胆汁酸的分泌增加,使胆固醇降低,可避免心脏病和各种血管病症。一般人所关心的蛋白质,植物中的含量也很高,甚至比肉类和蛋类都要高,尤其是黄豆和黑豆,黄豆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多,近于鸡蛋的三倍。更不用说维生素与矿物质了,植物食品的含量比肉类要高得多,所以素食者只要搭配合理,根本不会营养不良。

素食食品中不会有如上所述的肉食中的种种毒素,更容易消化、吸收,且没有副作用,可以说是人类的安全食品。

2、素食使人聪明

《大戴礼记》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古人的这种认识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近代日本平山雄博士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发现,素食者嗜欲淡,肉食者嗜欲浓;素食者神志清,肉食者神志浊;素食者脑力敏捷,肉食者神经迟钝。

根据大脑生理学上的说明,人的大脑活动力,是由脑细胞内具有正反两种力量交互作用,在大脑之中不断冲击而形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考。这样的冲击到了最高层,总有一方的作用获得胜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决定。

但是要使大脑细胞能够充分发挥其正反两种作用,就必须充分供给大脑细胞所必需的养分,这种养分主要是麸酸,其次为维生素B及氧等。而食物中以完整谷物及豆类,含麸酸和各种维生素B最丰富,肉类则次之且量微。人体本身也可制造维生素B,但如果偏食肉类,血液就会变为酸性,从而损害其制造功用。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员也有类似的报道说,吃健康饮食,尤其是全麦食物能促进脑筋化合作用,创造心灵深处的安宁幸福。所以素食的人可以获得更为健全的脑力,也才能使智慧与判断力提高。

3、素食可以抗癌,防治多种疾病

根据人类演化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祖先都是天生的素食者。人类的身体结构如牙齿、肠胃等,更适合于素食。肉食动物的小肠和大肠都短,而且大肠特别地直而平滑,有利于排毒。相反地,人与素食动物的小肠长,大肠也长,来回重叠,肠壁有皱褶又不平滑,所以人们吃下的肉容易在肠中久留、腐败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另外还会给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脏增加负荷,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4、素食可以减肥

现代人已经认识到,肥胖并非是福,特别是过度的肥胖给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间接的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各种心血管疾病等。而且肥胖的人行动起来十分不便,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爱美的女性更是深为肥胖所苦。因此多种减肥健身的组织与活动在全世界兴盛起来。而通过素食来减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素食中纤维质多,能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有助于控制体重,不会增加多余的赘肉而发胖。

5素食可以美容,除体臭

对于素食的人来说,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有的素食者容颜肤色红光焕发,而有些素食者面黄肌瘦?除了各人先天的因素和所居住的环境因素外,有些素食者信仰偏激,或不懂、忽视了饮食规律,偏于某一种或几种食物,且烹调不当,长期如此,自然就会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引起生理上的失调,面黄肌瘦,且容易生病。其实,素食者若能遵循饮食规律,保持饮食平衡,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坚果都吃一些,完全可以保证营养充足,气色光润。

6、素食者耐力强

世人有一个很普遍的错误观念,以为辛苦的工作须要耐久的体力,非吃大鱼大肉不可。可是许多试验证明,肉食者爆发力强,而素食者富有耐久力。在动物界,我们见到的素食动物如牛、马、大象、骆驼等,不仅身躯壮硕,而且耐力特强。这也充分说明素食者耐力强过肉食者。

7、素食者神清气爽健康长寿,不受恶报

五谷、蔬菜、水果等自然植物,得水土之养,沐日月之光,感四时之气,种类繁多,色泽丰富,五味俱全,实为绿色、卫生、安全、健康的食品,经过适当的烹饪、搭配,不仅味道清淡、鲜美,容易消化,而且绝少毒副作用,完全可以满足人体营养所需,吃起来令人放心、舒心,也最符合尚淡泊的养生之道。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多年感情如何挽回?感情挽回方法介绍

多年感情如何挽回?感情挽回方法介绍

感情挽回方法是什么?多年的爱恋,随着日子过去,夜深人静独处时,涌上心头的片刻回忆,再再提醒自己,原来对你的爱的感觉没消失过!你离开了,但又好像没离开,而我想着,好像又更依赖你了。原来,我还是喜欢着你...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有很多妄想,该如何做? 问:弟子在礼佛忏悔或读诵经书时常有很多妄想,不知要如何做才不会有妄想?(弟子学佛不到两年)净空法师答:你学佛两年,妄想这么多是很正常的现象,到什么时候妄想...

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

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

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佛陀时代,有两位国王彼此不和,经常发动军队,互相袭击,危害百姓甚深。当时,波斯匿王看到这两位国王常为瞋心所绊,处于生死流转之中,不可自拔,心生悲悯,于是向佛陀请教,希望能化解这两人...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僧稠 (岭东第一禅)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僧稠 (岭东第一禅)

僧稠 (岭东第一禅)僧稠从幼年时就勤学苦读,到青年时已精通经史子集。被聘为太学博士。僧稠虽名振朝庭,但对俗事无比厌烦,常叹息不止。偶然间,僧稠看一本佛经,他突然醒悟,于是投身佛门。这年僧稠二十八岁。...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只说不修,来世为牛

佛教故事:隽永故事:只说不修,来世为牛

只说不修,来世为牛文/噶玛天津仁波切梁武帝崇尚佛教,以志公为师,皇后则以云光为师。二位高僧地位无人可及,但做法却迥异天地。志公和尚严守戒律,云光和尚却大食酒肉。一日志公对云光说,出家应现庄严相,以戒...

仁清法师:因缘果报谁也代替不了谁

仁清法师:因缘果报谁也代替不了谁

我在《大悲咒功德与妙用》上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居士,她爹死了,就到寺院给她爹做了个超度,过了几天,她遇到一个大德:大师,你给我看看,俺爹上哪去了?大师闭了一会儿眼说:刚才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查了查,那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