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学佛是修心,是要清净自心的贪嗔痴。法的定义,就是“能对治烦恼”

伟大的佛陀为什么要示现涅槃众生看?2500多年前,佛陀每天讲经说法,在他巨大的加持力之下,很多人坐下的时候还是凡夫俗子,听佛陀讲完课起来就变成了罗汉。佛陀如果不示现无常,就会有越来越多人懈怠,甚至像提婆达多之类,开始为了名利,争夺信徒等等扰乱僧团。

佛陀为了让众生感受无常,而示现涅槃。这是在告诫大家,“不要说你们,连我这样已觉悟成佛,都会有象征性的生老病死,一切众生都要接受无常。每个众生都会死,死亡来临的时候,谁都无法避免。”

伟大的莲花生大师以及很多伟大的上师,包括近现代有记载的很多高僧大德,均示现大成就者的瑞兆。木猴(864)年猴月初十,伟大的莲花生大师,在众目睽睽之下,在西藏的贡塘隘口,留下脚印以后,当着藏王以及所有送行人的面腾空而起,去了他的罗刹国,也就是邬金净土。他说:“我的寿命无生无死,在每一位信我者面前,都有一位莲花生。”

近现代有记载的很多高僧大德,活着的时候,也许是很有名的高僧,也许只是默默无闻的一位出家人,或是瑜伽士。在他们涅槃的时候,短短七天,整个身体就只剩下衣服、头发、指甲这些没有神经的东西,直接虹光化身。什么叫虹光身呢?你远看可以看到有模糊的身体的样子,但是越来越像是彩虹一样的身体,没有真实的。

莲师在印度弘法的时代,就有众多成就虹光化身的弟子。公元八世纪之后,在西藏依大圆满法实修,一生中即身成就,以光蕴虹化者,在史实记载上,从宁玛巴第一位邦 · 米庞贡波虹化以来,一直到近代1952年,德格县玉龙的索郎南杰,以及1998年新龙县阿曲尊者等等,不计其数。而默默潜修,不为人知的虹化成就者,更不知有多少。宁玛巴噶陀传承,自开山祖师丹巴德协大师创立(公元1159年),至今已八百六十年,是现今宁玛巴各大传承的总源头。从古到今,噶陀传承中,修行大圆满法成就虹光化身者,就有十万人之多。

证得大圆满的成就者,涅槃时,上等者直接融入法界;有的全身虹化,心识融入法界光明中,或留下头发与指甲;有的身体会缩到约一尺的高度。我们从小到现在看了也很多。

我们阿坝州红原县的莲花寺,以前有个才旺仁真老堪布,是老上师——尊贵的土登曲吉扎巴仁波切的师兄弟。那时他在青海,红卫兵把他抓起来准备去批斗。他坐在两个轮的推车(架架车)上,被五花大绑,结果护送他的人只是觉得一阵风之后,堪布就不见了。当时有人看见他远远在天空跟陆地之间的草原上,好像腾空而起,又在地上飘着……

身体缩小的就很多了,我们现在看到了,叫他们即身成佛。但是就像一棵果树上的果实,之所以你碰它一下,它就掉下来了,是因为它之前已经长了很久。这些高僧大德也是一样,不是说他前世没有修行,而是一直有修行,成就在了今生。

他们因为累世修行,积集了福慧资粮,业障已经完全净化,或是有过去世的法缘,才能刹那顿悟。就像“嘉绒闻胜三友”一样,这种上等根器者,是非常少的。

现在大家希望能靠破瓦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代表你今生修了一下破瓦法,就能成功往生净土了。莲花生大师说,“修行成佛的法,谁都有;不修成佛的法,只有我才有。”这是累生累世累积的众多福报成熟在了今生,才能有机会遇到这么殊胜的法,而即身成就,则需要更多资粮。

大家发心的时候,我们说“牧羊式的发心”。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经常听到地藏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不成佛,我誓不成佛”,这就叫做牧羊式的发心。就是像牧羊人,把所有众生当成羊,不让它们受伤害,一直把他们护送回羊圈一样,我们要把所有众生护送到极乐世界,护送到成佛为止,自己才成佛。这样也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

这个时间是非常长的。从人的寿命8万年,100年少1岁,往下到人寿10岁,这是一个减劫;再往上,100年加1岁,直到人寿8万年,这是一个增劫。一减一增就是一个小劫,20个小劫是一个中劫,4个中劫,是一个大劫。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就更长了。这样看起来,破瓦法就好像真的不需要修行似的,因为相比而言,时间很短。

大家的目标很简单,都希望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是即身成佛,现代人很少有这个容器了。学佛是修心,是要清净自心的贪嗔痴。法的定义,就是“能对治烦恼”,正法将心从不善的方向扭转过来,就像以药治病。如果无法对治烦恼,即使念诵再多的经咒,听闻或修持再多的教法,都不具足“法”的真义。

大家应该反观自心,看佛法是否融入自心,是否对治了内在烦恼。如果对调伏自心有帮助,就可说是修成法了。若不修心,贪嗔痴越来越粗重,就脱离了佛陀的教诲,不是在修行了。大家要时时自我警惕,懂得忏悔。修得好,临终时可以往生净土;修得不对,也会很快堕入三恶趣,甚至直接堕入无间地狱,这是非常可怕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信愿法师:念佛行者放下自力虚假心,以六字名号作真实因

信愿法师:念佛行者放下自力虚假心,以六字名号作真实因

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六度万行,我们都用真实心去造作,放下自力的心,放下修行的功德相。放下不是放弃,放弃是没有去做,放下是有做没有执着做,相应于禅宗所讲的无所住。善导大师讲三心的第一心真实心,与《金...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三、活佛尊号的由来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三、活佛尊号的由来

三、活佛尊号的由来活佛常常对人说,他的法名叫妙善,何以会有「活佛」两字的尊号呢?我曾留心探问过这件事,据认识活佛的僧俗人们所说,也不一样,但是每一种说法,都是有趣的故事。一说,活佛早年住金山时,他原...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漳州保福院清豁禅师,泉州睡龙道溥禅师之法嗣,福州人。少而聪敏,礼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落发受戒。后与冲煦长老结伴礼谒福州大章山契如庵主。在山间,他们遇见契如庵主正在采集栗子,因为以...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二

体光法师:体光老和尚 开示十二

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是在语言上、分别上,也可以说是世智辨聪,八难之...

放生指南:智慧而科学的放生

放生指南:智慧而科学的放生

智慧而科学的放生行愿法师放生是一种美德,放生就是护生,放生是佛教徒实践佛陀众生平等慈悲观念的体现。佛教徒受持三皈、五戒就要尽形寿不杀生,即永远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作为佛教徒,护生是我们的责任,护生是...

觉真法师:彻悟人生 第二十七个故事

觉真法师:彻悟人生 第二十七个故事

(第二十七个故事)坦山和尚和他的侍者外出行脚,走到一条河边,看见一位漂亮的女孩子立在河边,也想过河,却无法过去。坦山说:“我背你过河吧!”于是,背着她,过了河。那女孩子千谢万谢地走了。两个和尚继续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