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说约 第六卷寂字集

楞严经说约 第六卷寂字集

特表耳根品第二十一

圆通二十五门。此最当机。故须特表。一亡前尘。二净内根。三空观智。四灭谛理。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获二殊胜。一者上合诸佛同一慈力。二者下合众生同一悲仰。圆通之妙。有如此者。得成十四无畏三十二应。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文殊说偈品第二十二

二十五菩萨。各说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习真实圆通。二十五行之中。易得成就者。莫若耳根。故佛开示此门。特敕文殊。说偈细玩。文殊所拣。是言初心难入。若二十五菩萨。各举所得。实无优劣。所谓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也。耳根圆通。又方便中之方便者。故特告阿难及末世众生。使易得成就耳。又按偈中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今去圣愈远。加被之力愈微。欲如二十五菩萨之速证。窃恐未易得也。

决定清净明诲品第二十三

阿难承佛慈诲。心迹圆明。悲喜交集。欲以是法应世度生。而恐末劫邪师妄谈佛法。受其眩惑。易退觉心。难入正定。欲摄其心。入三摩地。未知云何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佛为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云何摄心为戒。一曰不淫。二曰不杀。三曰不盗。四曰不妄。是为清净明诲。持此四种清净仪律。皎如冰霜。心尚不缘色香味触。一切魔事云何发生。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收获更好的人生

佛教故事:感恩的小故事:收获更好的人生

收获更好的人生生活当中,自己所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别人认可的,也许这在当时会成为心中的纠结。但是,在经历过后,仔细想想,岁月的洗礼才能让自己逐渐走上成熟。这个时候,要感谢那些曾经让自己成长的人,是他们...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玄高 (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玄高 (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

玄高 (愿生恶世中 度人出苦海)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一带)一个姓魏的人家。主妇寇氏半夜梦见天竺僧人将无数鲜花洒在自己的居室内,早晨醒来,便有了身孕。第二年二月八日,生出...

鸡足山华首叩禅茶会

鸡足山华首叩禅茶会

鸡足山是与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齐名的佛教圣地,位列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两千多年前,释迦牟尼大弟子饮光迦叶尊者在华首门守衣入定,就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茶韵勳然...

生辰富贵特征的人 往往自带光环 看生日就能知道

生辰富贵特征的人 往往自带光环 看生日就能知道

天生富贵命的人,可能在年轻的时候过得不是很好,但是有可能结了婚之后就过上了很好的生活,是不是让很多人都羡慕呢?近期看看到一个文案,那就是不羡慕长得漂亮或者是身材好的女人,只羡慕命好的女人,所以命好,...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净土法门法师: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净宗之所以究竟方便者,即以弥陀无上果觉,作为众生因地初心。”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如来的果觉,果报,我们今天用它来做我们的因地心。我们修什么?修因,将来就有果,用如来的果做我修行的因,你看这还得了...

初一十五上香有什么规矩?

初一十五上香有什么规矩?

先了解烧香的意义。初一十五上香和平时是一样的,一颗虔诚的心。恭敬的行为, 上三炷香。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在于表达对佛陀的尊敬、感激与怀念。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烧香的含义有四个方面:1、表示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