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词:律藏

律藏

律藏,音译毗奈耶藏、毗尼藏,意译调伏藏,是佛陀为调伏弟子烦恼,对治生活恶习所制定的教团规则;也就是在修道生活中,佛陀针对弟子所犯的过失而定的规范,是随犯随制,属随缘制戒。律藏就是整理佛陀所制戒法的典籍,亦即戒由律藏所诠说,而律藏则为戒的根据典籍。

由来

佛陀入灭后的初夏,五百弟子在七叶窟举行佛陀遗教第一次结集,由多闻第一的阿难陀诵经,结集成经藏;由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律,结集出律藏。

内容

律藏的内容通常分为波罗提木叉□与犍度□二部,包括僧团应守的禁止条文及生活礼仪规范等。在三藏圣典中,经藏有佛及弟子、天人等五种人说;律藏则唯佛所制。根据《四分律》记载,佛陀制定戒法,始于成道后十二年,因须提那犯了淫泆之行而起。佛陀制定戒法的本意,是专为摄僧而令正法久住□,所谓戒住则僧住,僧住则法住,佛陀入灭二千五百多年,至今佛弟子仍能见闻佛法,即是由于佛陀制戒摄僧之故。中国佛教依照传承,凡经披剃出家者,必须登坛受戒,始为正式的出家人。中国依律传戒开始于曹魏正元元年(二五四),由昙摩迦罗在洛阳白马寺翻译第一本戒本《僧只戒心》,并请梵僧立羯磨法授戒,而朱士行则是中国第一位受具足戒的比丘。戒律关系着佛法命脉的维系,也就是说佛法慧命的住持,是建立在戒律之上。因此,戒律极具重要性。

因缘

有关律藏结集的因缘,根据《长阿含卷四游行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弟子均极悲伤,有一名曰跋难陀的比丘却兴奋地说:那长老去世甚好,他在世时,经常拿戒律来约束我们,如今他去了,我们可以自由自在,为所欲为了。大迦叶听后深为痛心,因此发起结集律藏,由优婆离分八十次诵出根本律法,此后由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婆□多等五师相承。后经优婆□多门下五位弟子再从八十诵律中各执所持自成一部,就是所谓的五部律,分别是:《四分律》□、《十诵律》□、《僧只律》□、《五分律》□、《解脱律》□。在这五部律中,我国仅传译前四部,外加五部论,共四律、五论,为中国律宗重要的典籍。

初传中国

律藏初传中国,被各家判定为小乘法门,道宣律师根据佛陀以戒为师的遗教,致力将戒律融小归大。他体察众生根机,认为五部律中,《四分律》最适合中国,遂以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律典,明其戒体,立其戒相,一统律藏,使律宗成为大乘八宗之一。

四分律

律宗

在汉译律典中,历来持诵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四分律》,不仅是律宗所依据的根本典籍,也是中国所译各种律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佛教戒律。甚至在中国所谓律宗,指的就是四分律宗。

传译

《四分律》的传译,自东晋至唐朝道宣□律师时,经百多年的弘宣,已经自成一宗,且因世代律师的造疏发扬,而有法砺的相部宗、道宣的南山宗、怀素的东塔宗等三派,其中以道宣的南山宗影响最大。

内容

原始佛教的律藏,分广律□、戒经、律论□三类。广律有六种:《铜鍱律》□、《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只律》、《五分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戒经即《波罗提木叉经》,乃汇集比丘、比丘尼所受持的禁戒条目,是僧团中半月半月所诵,汉译又称为戒本或戒心,是律藏的核心、根本,因此有谓一切众律中,戒经为最上;佛法三藏教,毗奈耶为首。关于律的论书,则有《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论》□、《萨婆多论》□、《律二十二明了论》□等五部论。

大乘佛教的第一部律藏典籍是《梵网经》□,大乘律一般多散说于经论之中,少有另外编辑成律仪的专书。《梵网经》主要在说明菩萨修道的阶位及应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轻的戒相。内容和小乘律不同,没有出家、在家的区别,主张众生依循共通的戒律,并以佛性的自觉为其特色。

《四分律》说:毗尼藏者,是佛法寿命;毗尼若住,佛法亦住。律藏是佛教的实践法门,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止恶修善,戒律就是止恶修善的具体规范。三藏典籍中,律藏是保留原始佛教根本精神的圣典之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素食与修行之讨论(二)

素食与修行之讨论(二)

什么时候用什么层次,是很重要的事情,济公吃肉,要理解,发心不吃,要理解,更要理解两者的关系,不要把两者对立!不过。。。呵呵,。。。的确有不好理解的地方,比如耶稣吃羊肉,等等,到底什么时候用什么层次,...

净土法门法语: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死后去处

净土法门法语: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死后去处

极乐世界不难去,往生经上面,往生经就是净土的经论,三经一论,都告诉我们,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具备三个条件,信、愿、行。你得相信,决定没有怀疑,信心坚定;第二个要有愿,真想去。能去得了吗?就看你...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二)

圆瑛法师:大方广圆觉经讲义-圆瑛大师(三二)

善男子!若心照见一切觉者,皆为尘垢;觉、所觉者,不离尘故。此直示妄源也。谓若心起智照见,此是寿命相。一切觉者,此是前三相。皆为尘垢者:无论能觉与所觉,皆为清净心中之尘垢耳。因能觉与所觉之四相俱属迷智...

珍爱得越多,幸福就越多

珍爱得越多,幸福就越多

一个老和尚引领一位年轻人来到一个一座高山前,问:此山若何?年轻人说:伟岸,嵬峨,挺拔,秀美。老和尚说:跟我上山吧。一路上山无语。走着走着,年轻人累了,乏了,路不好走,年轻人诸多抱怨。等到了山头,老和...

女性易患缺铁性贫血 多食黑豆、胡萝卜等补血

女性易患缺铁性贫血 多食黑豆、胡萝卜等补血

缺铁性贫血(百科)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在红细胞的产生受到限制之前,体内的铁贮存已耗尽,此时称为缺铁。这种贫血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浓...

佛教圣众因缘集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佛教圣众因缘集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

三、种福建寺 石变天宫诗曰:祖贻白石镇家珍,布施生天福乐人;废寺农夫耕故址,宫摇下界说前因。有一位长者,想发心兴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的材料都筹备齐全,仅缺柱下的一块地基石而已!邻居住有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