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喜是积累善根、对治烦恼的窍诀

    曾经有一个公案。从前,印度的一位国王胜光王,迎请世尊以及眷属供斋。当时有一位以行乞为生的贫女心想,胜光王是因为往昔所积累的福德力,才成为拥有荣华富贵的君王,如今遇到了释迦牟尼佛这样殊胜的福田,又积累了这么大的福德资粮,实在是太稀有了!她发自内心地欢喜,因此而获得了无量的福德。世尊清清楚楚地知道此事。傍晚回向的时候,世尊对国王说:“你所积累的福德、善根是回向给你自己,还是回向给比你福德善根更大的人?”国王心想:“不可能有比我福德、善根还大的人。”于是就说:“谁的福德善根大,就回向给谁吧。”世尊就念了那位贫女的名字做了回向。世尊连续三天都是这样做回向,胜光王心里十分不悦,于是与诸大臣商议对策。

    大臣们最后献策:明天世尊和他的眷属前来应供的时候,我们多做些饭菜,让饮食溢到器具外面,等贫女来捡的时候,我们就打走她。国王同意了。第二天贫女遭到了殴打,不由得生起了嗔恨心,摧毁了善根。当天佛陀便念国王的名字做了回向。

    随喜的功德不可思议,嗔恨心的过患也不可思议。我们要随喜一切,随时随地观察、忆念、随喜他人的善根和福德。我们可以忆念佛的愿力,忆念佛在因地的修持以及佛断证圆满的功德,然后生起欢喜:“佛当时发了那么殊胜的愿啊!哈哈!佛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为了四句正法舍弃了无数次的生命,那么精进啊!哈哈!”发自内心地高兴,进而去忆念佛、菩萨、阿罗汉以及修行人的功德,在心里生起欢喜,这也是一种殊胜的窍诀。若是能这样脚踏实地地修,一定能成就。

    现在人都会说“随喜”,一开口就是“随喜”,但都是表面上的随喜。内心真的随着他人欢喜、高兴,真有发自内心的喜悦,那才是真正的随喜。

    我们看到他人积累福德和善根,修行有进步了,得到表扬或奖励了,得到世间的一些利益了,应该赞叹,应该随喜。但是有的人心里却欢喜不起来,这叫嫉妒。你再嫉妒,也影响不到他的成就,也无法阻碍他的进步。但是人都有这种烦恼和习性。很多人明明知道这样做没有意义,但是也控制不住。现在我们就要通过随喜来对治嫉妒心等烦恼习气。

    不要嫉妒任何人,嫉妒心的过患非常严重。尤其嫉妒金刚道友是非常不好的缘起,生生世世都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是已经发过菩提心的人,已经进入了密'乘,应该帮助、利益众生,应该将一切观为清净圆满。你没有直接帮助、利益他们,他们自己就获得了成就与利益,这时你不能不高兴。否则,说明你的慈悲心不到位,说明你的菩提心没有发出来,更不用说进入密乘了。

    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他人放在最高处,只为他人不为自己,这是一种成就的要诀。真正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把他人放在最高处;真正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最低处,把他人的利益放在最高处时,你已经圆满了,成就了。因为你已经放下了自私,放下了自我,这叫开悟,叫成就。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算命绝密公开:生男女

算命绝密公开:生男女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三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三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十三集) 尊敬的各位大德,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孝经》,请看「圣治章第九」。昨天我们还没有把这章讲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我们从这一章末后这一段看起,先把这一...

吃亏让人,福星高照

吃亏让人,福星高照

华亭有一位读书人,名叫李登瀛。他家境贫穷,只有两亩田地。承租的佃户,因为疾病而使田地荒芜,卖掉儿子来偿还田租。李登瀛知道以后,怜悯地说:「你因为生病的缘故,不能耕田,这不是你的过错!我家境虽然贫穷,...

钟茂森博士: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哉

钟茂森博士: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哉

钟茂森博士:百福骈臻,千祥云集,岂不从阴骘中得来哉 安士先生他在注解里面说到,「此一结,举其成效而言,是总收全篇之局,与前上格苍穹句遥应」。这一节是整一篇的总结,这是用成效来说的,成效就是『百福骈臻...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蓝色缎带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蓝色缎带

我们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优点。像是某人很漂亮啦,工作能力很强啦,人缘很好啦,但我们很少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及自己的价值。这也许是一种传统教育下过度谦虚的表现,因为要严以律己,所以对自己的要求与批评就很多,期...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16)“法施”分享

互联网+药师坛城+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016)“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以果地功德而立名的。其中“琉璃光”,是梵语“毗琉璃”,或“吠琉璃”的简译,意为青色的宝石,其体质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