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烦恼的方法:似有实无

似有实无

大众心不同,随起诸妄想;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

《六十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三》

此偈是说,因为众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诸佛的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并非真实的。

一般人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的;不信佛教的人,认为佛国净土是人类想象中的虚幻世界。一般信仰佛教的,知道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临时的,诸佛的净土是真实的、永久的。此偈则说,诸佛净土也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有,其实如幻如化,并非实有净土。《金刚经》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有十方佛土,是对凡夫方便说,凡有方位时段,都不是究竟的净土。究竟净土遍于一切处,亘于一切时,处处是净土,时时见净土,只要体验到实相是无相,无相也不离一切现象,处处有佛土,样样都是佛。但因众生的心*不定,妄想心尚未消灭,烦恼执著,起起落落,所以不知佛国何处,不识佛是何人。因此诸佛不得不顺应众生的所喜所求,运用悲智愿力,化现出种种佛国净土。

希望求生佛国净土的人,一定是还带着烦恼积习的凡夫众生;这些众生在人间本来就看不到佛和净土,只听说有佛国净土,尚未觉察到人生有多苦,还没有要去什么佛国净土的意愿,也怀疑是不是真有佛国净土;如果已有往生佛国的愿望,那是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中获得的消息。根据古来有些祖师们的介绍分析,凡是容受凡夫往生的佛土,尚不是真实的。诸佛自己的净土,只有佛与佛之间可以体会到,别人无法揣摩也无法进入;那是遍于一切时空的存在,也超越于一切时空的存在。

由于众生的心不同,因妄想而起种种佛刹,所以种种佛国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佛刹,是有形象、有方位乃至也有时限的,是一种方便的接引,不是究竟的佛土。但我们也一定要相信,诸佛各有国土,用以度化各类有缘的众生。例如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就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跟阿弥陀佛有缘,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众生在不同的佛国中修行佛法,称为梦中的佛事,所以佛国是似有而实无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NAMASTE:我念诵《心经》,多次避免了“腐败餐”上的

NAMASTE:我念诵《心经》,多次避免了“腐败餐”上的

本人在行政事业单位上班,单位常常组织出去吃“腐败餐”是常有的事情(实在对不起纳税人了!)。大家也知道,这样的餐桌上常常是昂贵的白酒一瓶又一瓶,吃完后不满足还要划拳,不放倒别人誓不罢休。点的酒,常常是...

大师教你破碎的婚姻分手后挽回应该怎么做

大师教你破碎的婚姻分手后挽回应该怎么做

不管是再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几次想要离婚的年头。总会有再见到自己的另一半的时候,心中没有欢喜。只是想着要不要一把掐死对方了事。那么,聪明的人都是怎么经营自己的婚姻渡过婚姻中的难关呢?一起来看看破...

蕅益大师文选《赠张兴公序》

蕅益大师文选《赠张兴公序》

论语开章。即明时习之学。而孔门称好学者。不过颜子一人。学之道。固难言哉。老聃谓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夫学与道。果可歧也。何以称大学之道也。不迁怒。不贰过。损乎益乎。亲民止至善。益乎损乎。风雷益。君子以见...

星光“义工”说建“佛堂”的100个好处

星光“义工”说建“佛堂”的100个好处

1、具有安定人心之效:在家中设置佛堂,不但表明自己是佛弟子,有了信仰的皈依处,也说明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与尊重。而且家中有佛堂,正如同佛菩萨常随我们左右,给予加被,给予我们依怙,能产生安定力和安全...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华]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华]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精华] 顶果仁波切震撼人心的教言 [精华] 我现在已经七十八岁了,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 这么多年轻人死了,许多同年纪的人死了,这么多老年人死了;许多卑贱的人爬起...

梵网六十二见经

梵网六十二见经

梵网六十二见经 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俱留国。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异道人须卑及弟子梵达摩纳。随佛及比丘僧。异道人须卑。谤佛无央数。及谤法比丘僧。弟子梵达摩纳。嵯叹佛及法比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