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烦恼的方法:似有实无

似有实无

大众心不同,随起诸妄想;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

《六十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三》

此偈是说,因为众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诸佛的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并非真实的。

一般人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的;不信佛教的人,认为佛国净土是人类想象中的虚幻世界。一般信仰佛教的,知道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临时的,诸佛的净土是真实的、永久的。此偈则说,诸佛净土也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有,其实如幻如化,并非实有净土。《金刚经》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有十方佛土,是对凡夫方便说,凡有方位时段,都不是究竟的净土。究竟净土遍于一切处,亘于一切时,处处是净土,时时见净土,只要体验到实相是无相,无相也不离一切现象,处处有佛土,样样都是佛。但因众生的心*不定,妄想心尚未消灭,烦恼执著,起起落落,所以不知佛国何处,不识佛是何人。因此诸佛不得不顺应众生的所喜所求,运用悲智愿力,化现出种种佛国净土。

希望求生佛国净土的人,一定是还带着烦恼积习的凡夫众生;这些众生在人间本来就看不到佛和净土,只听说有佛国净土,尚未觉察到人生有多苦,还没有要去什么佛国净土的意愿,也怀疑是不是真有佛国净土;如果已有往生佛国的愿望,那是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中获得的消息。根据古来有些祖师们的介绍分析,凡是容受凡夫往生的佛土,尚不是真实的。诸佛自己的净土,只有佛与佛之间可以体会到,别人无法揣摩也无法进入;那是遍于一切时空的存在,也超越于一切时空的存在。

由于众生的心不同,因妄想而起种种佛刹,所以种种佛国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佛刹,是有形象、有方位乃至也有时限的,是一种方便的接引,不是究竟的佛土。但我们也一定要相信,诸佛各有国土,用以度化各类有缘的众生。例如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就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跟阿弥陀佛有缘,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众生在不同的佛国中修行佛法,称为梦中的佛事,所以佛国是似有而实无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索达吉堪布: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问:积聚大福德资粮的关键是什么? 答:成就大福德善根的第一个条件是“热衷”,热衷是强烈的欢喜、信心,指发心意乐猛烈积极。我们在修善法时,如果善心强而有力,则...

甘蔗施罗汉生天

甘蔗施罗汉生天

甘蔗施罗汉生天舍卫国中,一位已证得罗汉圣果的比丘,徐步到一户贩卖甘蔗的寻常人家托钵。这户人家的媳妇,发清净欢喜心,将家里最肥美、多汁的一截甘蔗,恭敬地放入比丘钵中。比丘离去后,一旁冷眼旁观的小姑却无...

“肉欲”消失8年为什么感觉却更爽

“肉欲”消失8年为什么感觉却更爽

素食带来清新舒畅的身心感受,只有自己知道我素食8年,食肉的欲望已经完全没有,健康反而得益深厚。其实,素食只要搭配得当,不但身体所需的种种营养均可满足,而且,能避免肉食所带来的危害,诸如过量的激素、抗...

催眠前世今生:来自阿修罗道的人

催眠前世今生:来自阿修罗道的人

催眠前世今生:来自阿修罗道的人男,自述从小聪明,读书不用费劲,和同学相处愉快,担任班上重要干部,在家乡很让父亲长脸,父亲一直认为这是自己教导有方的结果,但他自己心中认为父亲对自己没有什么教导,是自己...

德育故事:《二十四忠》【四集卷三】

德育故事:《二十四忠》【四集卷三】

四集卷三 《二十四忠》  忠篇一、【齐姜重国】齐姜重国。袵席为轻。谋于舅犯。醉夫以行。【原文】周晋公子重耳与舅犯奔齐。桓公妻以齐姜。遇之甚善。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子犯知公子之安齐也。欲行而患之。与...

海涛法师:施食后遭逢不顺遂的事该如何看待?

海涛法师:施食后遭逢不顺遂的事该如何看待?

海涛法师:施食后遭逢不顺遂的事该如何看待? 弟子施食一个月,在自己家里做,简易慈悲施食,但是上个礼拜发生车祸,不知道是否仪轨没有做好,是没有做好,还是有其他要改进的地方?海涛法师开示:你要这样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