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烦恼的方法:似有实无

似有实无

大众心不同,随起诸妄想;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

《六十华严经卷四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三》

此偈是说,因为众生的心彼此不同,由心生起的妄想也各形各色,因此十方诸佛的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并非真实的。

一般人认为,现实的世界是真的;不信佛教的人,认为佛国净土是人类想象中的虚幻世界。一般信仰佛教的,知道现实世界是虚幻的、临时的,诸佛的净土是真实的、永久的。此偈则说,诸佛净土也是由于众生的妄想而有,其实如幻如化,并非实有净土。《金刚经》也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说有十方佛土,是对凡夫方便说,凡有方位时段,都不是究竟的净土。究竟净土遍于一切处,亘于一切时,处处是净土,时时见净土,只要体验到实相是无相,无相也不离一切现象,处处有佛土,样样都是佛。但因众生的心*不定,妄想心尚未消灭,烦恼执著,起起落落,所以不知佛国何处,不识佛是何人。因此诸佛不得不顺应众生的所喜所求,运用悲智愿力,化现出种种佛国净土。

希望求生佛国净土的人,一定是还带着烦恼积习的凡夫众生;这些众生在人间本来就看不到佛和净土,只听说有佛国净土,尚未觉察到人生有多苦,还没有要去什么佛国净土的意愿,也怀疑是不是真有佛国净土;如果已有往生佛国的愿望,那是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中获得的消息。根据古来有些祖师们的介绍分析,凡是容受凡夫往生的佛土,尚不是真实的。诸佛自己的净土,只有佛与佛之间可以体会到,别人无法揣摩也无法进入;那是遍于一切时空的存在,也超越于一切时空的存在。

由于众生的心不同,因妄想而起种种佛刹,所以种种佛国净土也是如幻如化。如幻如化的佛刹,是有形象、有方位乃至也有时限的,是一种方便的接引,不是究竟的佛土。但我们也一定要相信,诸佛各有国土,用以度化各类有缘的众生。例如跟释迦牟尼佛有缘,就生到这个娑婆世界来;跟阿弥陀佛有缘,就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众生在不同的佛国中修行佛法,称为梦中的佛事,所以佛国是似有而实无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海涛法师:月圆日

海涛法师:月圆日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示现做过一只兔子。这一只兔子王引导了很多动物,在森林里面修行。它经常跟其它的动物说:“每一个月的月圆日,我们要保持道德清净,我们要做圆满布施。”所以前一天它自己还在想,明天就是...

释门法戒录:一念忏悔 免铁轮报 (晋 法衡)

释门法戒录:一念忏悔 免铁轮报 (晋 法衡)

一念忏悔 免铁轮报 (晋 法衡)晋朝僧人支法衡,一次,患病十天后死去,经过三天又苏醒。说刚死时,有人带他先后去到四处衙门样的地方,都不接收他。忽然看见一个大铁轮,轮上有铁爪,从西转到东,并无人操纵,...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欠妥国王装哑跛91--学佛网

释迦牟尼佛广传八:欠妥国王装哑跛91--学佛网

释迦牟尼佛广传(下)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释迦牟尼佛广传 八、禅定品 91.欠妥国王装哑跛八、禅定品91.欠妥国王装哑跛久远之前,于印度鹿野苑有一梵施国王,势力强大,并令庶民安居乐业。梵施...

索达吉堪布香港放生及答记者问

索达吉堪布香港放生及答记者问

索达吉堪布香港放生及答记者问 2011年7月31日,堪布在香港接受香港佛门网记者、香港《温暖人间》杂志记者及台湾佛网记者的采访,以下是堪布的开示。1. 问:堪布您好,感谢您再次接受佛门网的采访,第一...

一切适可而止

一切适可而止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若能带回寺里,开启其佛光,记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什么在画——独山和尚出家的因缘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什么在画——独山和尚出家的因缘

什么在画独山和尚出家的因缘京都相国寺有一位字画兼长的著名住持叫独山和尚的弟子学习绘画,想成为画家。一次,东山高台寺举行笔会,展览众人的画,并在客人面前即席作画。这时大德寺的住持牧宗和尚过来,站在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