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因果报应:母鸡死里逃生为孵卵

母鸡死里逃生为孵卵

以前农村家家养鸡,李家饲鸡也不曾间断,把它们代代养下来,它们对人类的贡献不可谓不大,尤其是当年物质不丰的年代。

有次,李家一如往常,宰了只肥鸡准备打牙祭,那只鸡被划上一刀后,显然已断了气,它稍作反射挣扎后,便一动不动躺在地上。待家人从厨房提来热水准备料理后事之际,那只将死的母鸡竟卷翼而飞,不知去向。

全家老少,前墙后院翻山倒海、地毯式搜索,从响午找到日头落山遍寻不着,巴望晚上的麻油鸡大餐也跟着泡汤。翌晨依然杳无鸡踪,家人都当它已曝尸野外而渐被淡忘了。

隔了多日,一个乌云密布的黄昏,突然惊见那只米拉溜(阿美族话跑掉之意)的鸡现身回来了,而且后面还拖了一群小鸡可爱,咯咯叫食。大伙儿称奇之余定睛细瞧;它的气管仍藉断丝连,伤口虽已愈合,但努力拉直脖颈,吞食饭粒,偶尔饭粒会从结疤的洞口溢出,喝进的水像漏斗般喷出。可怜它仍无怨无悔呵护儿女觅食。

全家人如迎手术后归来的亲人一般,既庆幸又难过,庆幸它平安脱险,难过它历盎沧桑,九死一生。

后来一位邻人说,她曾见那只鸡,蹲在不远处的林投树下,咕噜咕噜闷声低吟,她全然不知它上过断头台,也没上前细探究竟。仿佛有不短的时日,它一直窝在那沙堆里。而这差点被宰杀的可怜的母鸡,就这样,不仅自力回天,且凭尚存的一息艰苦挣扎着生蛋,废寝忘食地孵蛋,尽了它的天职。

死而复活的母鸡,坚忍哺育幼鸡的伟大事迹,传遍村里,大家争相探视慰问,见它脖子贴着ok绷,犹细心照顾雏鸡的模样,无不心生怜惜感动。

李家的屠刀从此高高挂,全家更相约让受创幸存的母鸡好好活下去。

众生皆有佛性,母鸡的伟大母爱,令人无比的感动,让人实在不忍心宰它、食它。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慧远 (冒犯天威)

佛教故事:高僧大德的故事:慧远 (冒犯天威)

慧远 (冒犯天威)北周的武帝高高地坐在大殿的宝椅上,下面站着文武百官和一群被他召来的高僧,慧远也在其中。大殿的外面,手持刀枪、身披铠甲的武士里三层、外三层地守卫着。大殿里静悄悄的。此时,北周刚刚灭了...

帕奥禅师:布施之道--无上的布施

帕奥禅师:布施之道--无上的布施

布施之道无上的布施有两种布施:一、带来圆满果报的布施;二、不带来任何果报的布施。你喜欢那一种呢?请回答。在此讲座中,我想说明佛陀对其弟子(savaka)在实行布施时的期望。你的期望与佛陀的期望可能相...

法云法师文集:吃饭有学问

法云法师文集:吃饭有学问

吃饭有学问二位青年朋友来访,笔者挽留共进午餐。席间,一切如常,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友人似有探询之意。笔者笑曰:刚才二位想探讨人生哲理,其实吃饭里面,就有大学问哩!见其睁大眼睛聆听,笔者特叙一则典型个案...

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

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

转载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少有菩萨。能生忧悔舍离烦恼。多有菩萨。其心刚强不相尊敬。怀增上慢互相是非。闻说如是甚深义趣殊胜...

日常的佛心行禅:善待身边的有缘人

日常的佛心行禅:善待身边的有缘人

高僧民国初年,军阀割据时代,一位高僧受大帅邀请赴素宴。席间,发现在满桌精致的素肴中,有一盘菜里竟然有一块猪肉。高僧的徒弟故意用筷子把肉翻出来,高僧却立刻用自己的筷子把肉掩盖起来。一会儿,徒弟又把猪肉...

太上感应篇图说112:挫人所长

太上感应篇图说112:挫人所长

经文:挫人所长。【原文】浓淡清奇体各殊,忍将佳作斥为瘉。至公堂上无公道,后代儿孙尽蠢愚。注:挫,摧折也。长,谓才能技艺之类。人有所长,正当委曲造就,以尽其才,若反摧折之,成何心术?此较蔽人之善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