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感化家人一起学佛?

母亲在我四五岁时进入佛门。受母亲熏陶,我从小喜欢佛像,懵懵懂懂时也开始信佛。母亲一直希望父亲一起信佛,但直到我长大成人,乃至成家了,父亲始终没有走入佛门,甚至还对佛教产生了很多偏见。

在我的印象中,母亲学佛后虽然虔诚上香、念佛,但脾气性格变化不大,与父亲矛盾不减,经常吵架。按父亲的话就是:“我不信佛,为人都比你好。”在家中,父亲做生意,母亲操持家务,但母亲因常常与佛友外出,对家里照顾不够。父亲觉得母亲信佛后不但没有让家庭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影响生活,因此很反对我学佛,不允许我有信仰。

虽然父亲反对,但我和母亲还是偷偷地在用自己的方式信佛,会背着父亲去参加法会、放生。

后来我们有缘恭闻到南无羌佛的法音,才逐渐明白我们这么多年根本不是真学佛,也不懂什么叫学佛,又如何修行呢?我们一直在修徒劳行,不仅自己没有学好,还因为我们知见不正,让父亲也对佛教产生了偏见。

真正学佛,是舍去自己的利益,把众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我们一直在做的是,打着学佛的名义,为了自己受用和成就,不顾别人的情绪和感受,如此学佛已无受用。

学佛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幸福快乐,但如果自己毫无受用,家里家外矛盾重重,这时就需要回光返照,自己是否真的在学佛?是否真的在修行?

我们生活中“信佛”的人很多,常会说“我信佛,家里有佛堂,学了好多年了”但往往仅此而已。为满口腹之欲,他们忘了戒杀护生;与人口舌不快时,忘了慈悲忍辱;与人利益相争时,又毫不退让……佛教的戒律全然忘在脑后。我们还理所当然抱着“度众生”的心态想接引他人学佛,如此劣迹斑斑的心行,如何感化他人走入佛门?我们自己学佛都没有受用,却振振有词告诉别人学佛定会受用,他人怎会信服?

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真正度众生,就要自觉觉他,从自身做起,做真行者,用自己的行持和德量感动他人,何愁别人不跟我们学佛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必破财的家居物品 放一个穷一生 赶紧丢掉

必破财的家居物品 放一个穷一生 赶紧丢掉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购买能力也逐渐提升,人们开始会购入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种收藏爱好,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方面的追求。但是,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收藏物品都是适合家里的,有的一些...

达真堪布:把早课中的祈祷文换成磕大头可以吗?

达真堪布:把早课中的祈祷文换成磕大头可以吗?

达真堪布:把早课中的祈祷文换成磕大头可以吗? 问:上师说每天最好磕一百零八个大头,我把早课“莲师心咒、传承上师祈祷文、法王祈祷文与上师祈祷文”换成了磕大头,这样如法吗?应怎样才如法?答:念咒、念祈祷...

双品·第一品

双品·第一品

双品第一品心是所有法(注)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偈1)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外踩死一些昆虫...

素食主义越来越盛行

素食主义越来越盛行

素食主义在当下越来越盛行,这不仅健康还养生。专家介绍说:其实,我们吃素的好处不仅仅只有这些,有一些好处或许您曾意想不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食素让您意想不到的那些好处吧。营养学家表明食素的好处:1....

星云大师: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星云大师: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

第三十四节 僧团中的争执与安乐佛陀传道初期,常随众的比丘弟子,光是度了三迦叶及舍利弗和目犍连以后,就有千余人之多,随后又有很多的求道者加入僧团,这么多的比丘住在一起,常有些意见的争执,这自是免不了的...

挽回闹别扭女友和挽回的秘诀

挽回闹别扭女友和挽回的秘诀

挽回女友要异位思考,给予肯定和理解。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不同,才会产生误会和争吵。为什么你和对方的意见不同呢?这肯定有原因的。如果你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就会发现对方的想法是肯定的。当你对对方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