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是非,修行人应该怎么做?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是非,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为人生而不同,正如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不同的世界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人生阅历、学识素养、心胸格局等千差万别,认知水平不同,自然看问题的角度不尽相同。

比如司机,看到行人在马路中间徘徊不前,会怪他不遵守交通规则;而行人,会觉得车主为什么不主动礼让?如果你擅长某项工作,会嫌弃新人笨手笨脚;而新人呢,期待同事多些体谅与帮助。在儿时,孩子希望父母尊重理解自己;当你为人父母,却总嫌孩子叛逆,不懂父母的苦心……

尽管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认知,但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衡量外界,符合自己的认知就是正确的,不符合自己的认知就是错误的。矛盾和误解,也就从中产生了,因为一切从“我”字出发嘛。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带弯钩的“刺”,当外界说我们不好、伤害我,诋毁我、与我们观点不同的时候,我们就会把外界这些信息统统“钩”进来分析,变成执着、烦恼,被外境所迁,进而在语言和行为上做出回应。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小事变成了大事,小问题也变成了大问题。

如果别人诋毁、谩骂我们,我们没有听到,再见到他时,自然会与之交流,热情打招呼。若听到了,难免不把是非“钩”进心里,会想不开,生闷气或愤愤不平,失去了从容淡定。只是“听到”与“未听到”吗?其本质还是执着与不执着。

内心执着了别人的话语,把它们变成了包袱背在了身上,烦恼和伤害也随之而来了。不执着他人的话语,任他评论,我心岿然不动,恰似“青山原不动,浮云任去来”之理,才是智慧之人。

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世法哲言》有云:“是非由或自论,凡事之非,莫可于执,著之抗言之斗,自度非业加盛,终至入患,由是之道故面是非切勿挂怀。”

大意是说,我们面临是非的时候切不可执着它。是非出现以后,让别人自己去理论,他高兴怎么说,就怎么说。不然的话,一纠缠在是非里,就会造成争辩,互相之间言语争斗。而且,往往互相都不服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到最后,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谁是谁非仍然扯不清楚,事态愈演愈烈,相互间的感情也就愈来愈坏,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愈来愈复杂,乃至于引起祸患。所以面对是非,不能挂怀。

当然,这里说的面对是非不可执着,是指外界对自己的评判,在这个范围内的是非,我们不去论长短、挂于心。若是修行人违背国家法律、伦理道德,违背戒律、修行,我们还不纠正、改正,打着“不执着”旗帜胡作非为,那就是假修行、真小人了。所以,需要一分为二看待问题。

言归正题,面对是非,不想被是非牵着鼻子走,不凡先看轻它,再放下它、不执着它,用古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来勉励自己,使心胸豁达,处事深远。日复一日,自然受用无穷,何乐而不为呢?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专家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专家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夏日养生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宜不同的人群。在此,笔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一宜养“阳”中医学认为,夏日属阳,阳气旺盛,正是大自然阴阳气化、阴消阳长之时,故为养阳的大好...

佛教公案 | 生死自由的庞蕴一家

佛教公案 | 生死自由的庞蕴一家

年少的庞蕴看着人们追逐名利、尔虞我诈,感到这样的人生没有丁点儿的意趣。他小小的心灵向往着另类的生活,即视富贵功名如浮云草芥、用整个生命来探求人生真谛。有一次,他听到有个名声响满天下的石头禅师之后,便...

五黑食物能养肾

五黑食物能养肾

虽说大家向往皮肤越白越好,但营养学家却推荐,吃的食物越黑越健康。对于黑色食物的好处,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湖北省中医院肾病内科主任王小琴介绍,祖国的传统中医学,把不同颜色的食物或药物归属于人体的五脏:...

般若智慧文殊菩萨

般若智慧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全称文殊师利,是梵语音译,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文殊菩萨是般若智慧的代表,经常出现在般若系的经典之中,与普贤菩萨同为华藏世界的上首。 经典中常说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诸佛之母,这是说般若...

妙祥法师:念佛时闻到的香味;,就是守戒所得的清净之香

妙祥法师:念佛时闻到的香味;,就是守戒所得的清净之香

关于持戒的功德,《戒香经》云:“佛告阿难,世有众香,惟随风能闻,不能普闻。若持佛净戒,行诸善法,如是戒香,遍闻十方,咸皆称赞,诸魔远离。”佛对持戒的功德就讲了,世间有香,惟随风能闻,不能普闻。若持佛...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蛇与锯子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蛇与锯子

一天晚上,一条蛇悄悄爬进一个木匠的工作车间,它太饿了,想要找东西来吃。木匠也是个不拘一格的人,他的车间凌乱不堪,工具乱七八糟地被摆放在地上,而其中一个就是锯子。蛇在车间爬来爬去,不小心就缠上了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