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的五难与六害

清代著名学者程杏轩在所著的《养生论》一书中指出,人们养生保健有“五难”:“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断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

用现代的话来说,图名贪财,喜怒过度,迷恋女色,失控纵欲,嗜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高盐菜肴,饮食不节,嗜烟酗酒,多思多忧,耗精伤神等不良生活方式,都是养生保健的大忌。对于某一个具体人来讲,虽然不一定这“五难”全有,但如有其中的一两难,也就危害不小了,甚或连宝贵的生命也许就栽倒在这一两难中,人们当要慎之。

在《太上老君养生真诀》一书中说,善养生者要先除害,害除后才可以保全性命,益寿延年。除哪些害呢?一者名利,二者声色,三者货财,四者滋味,五者倭妄,六者妒忌。细看这“六害”与上面所述的“五难”内容相同,含义基本一致。笔者认为古人的这些高度概括性的养生论述,并非是过时的迂腐之谈,其对于当代人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发人深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如何设置佛堂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佛化家庭如何设置佛堂

佛化家庭如何设置佛堂身为佛弟子,平时除了常到寺院礼佛、听经闻法及参与法会共修以外,如果因缘具足,亦可在家中设置佛堂。(一)家庭佛堂的重要与功用设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课修持,而且具有如下几点殊胜的意义...

净土法门法语:物质从哪来的?物质到底怎么回事情?

净土法门法语:物质从哪来的?物质到底怎么回事情?

森罗万象,我们所接触到的六根所缘的,眼缘的色尘,耳缘的声尘,鼻闻的香尘,舌尝的味尘,身体接触的触尘。起心动念第六识所缘的法尘、六根所缘的境界,六根是“能缘”,境界是“所缘”,“能”、“所”也是本来寂...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一卷--观五阴品第四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一卷--观五阴品第四

《中论要解》第一卷--观五阴品第四中论要解 作者:释智谕观五阴品第四问曰:汝云若破于见,则为破见者。然经说有五阴法,五阴和合为人。云何无见者呢?答曰:五阴皆空也。[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若当离于色色因...

痔疮自愈,梦见亡故亲人求回向超拔

痔疮自愈,梦见亡故亲人求回向超拔

我也随喜师兄,也如实谈谈金刚经的感应。早在97年的时候,就接触过南师的《金刚经说什么》一书,可就是随便看了一下,什么也没了解。直到去年(2004)真正接触佛法,开始打坐。可一开始,痔疮就发了,我也不...

索达吉堪布:如何遣除内心的苦恼?

索达吉堪布:如何遣除内心的苦恼?

索达吉堪布:如何遣除内心的苦恼? 问:如何遣除内心的苦恼? 答:要想除掉旷野中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上面种庄稼。同样,要想遣除我们内心的苦恼,唯一的方法,就是用利他的美德去占据它。 大乘经论中...

古代皇帝多信佛,所以是谁将佛教引入中原?

古代皇帝多信佛,所以是谁将佛教引入中原?

古代皇帝多信佛,所以是谁将佛教引入中原? 禅 那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崇信佛教,那么佛教最先由哪个皇帝引入中原的呢?他就是刘秀第四子刘庄,刘庄少年聪慧,几岁就可以作诗,十岁通解《春秋》,问他古人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