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珍惜拥有

珍惜拥有

很久以前,有一个女孩儿,住在一个偏僻的乡村里。村子里只有几匹马,几朵花,一些村民。孩提时她就一直等啊等,等着自己长大了,真正可以离开村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知道在她心里,有比马匹、花朵、村里的人们更重要的生活。她一直在攒着钱,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攒着,终于有一天,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所有的村民都聚在村口送她。村长为她祈祷,希望她能平安健康地返回。

女孩踏上了一块陌生的土地,惊奇地发现了许许多多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这里有那么多新奇的动物和食物,有那么多陌生的声音和脸庞,让她应接不暇。她漫步在路上,想尽可能多地弄懂并记住她所看到的一切。

一天她路过一个马厩,马厩的主人正在给马洗澡,那真是女孩见过的最好的马。她停了下来。

午安。她说。

午安。马厩主人答道。

你的马真是漂亮极了。

谢谢。你不是本地人,对吗?

是的。

你的家乡有良驹吗?

我曾经一直认为我们的马是世界上最好的。但是现在,我认为你的马更好。

养马可不是一件容易的差使,马厩主人说,过来,我领你看看这儿。

他领着女孩参观马厩,让她看了自己养的各种品种和毛色的马。马的品种和毛色十分繁多,女孩确实吃了一惊。

我从来不知道会有这么多不同种的马。

这只是它们的外表。每一匹马的内心都不一样,你需要知道怎样阅读它们。马厩主人说,它们的内心藏在眼睛里。

女孩深深地望着许许多多马的眼睛,发现马的内心真的比外表的差别还大。她从马厩主人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马的知识,对他表示感谢后,离开了。

当她回到村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马。她曾认为这些马是最好的,但从来没真正驻足留意,因为她每天都能看见它们。她深深地望着马的眼睛。这些马伴她一起长大,它们认得她。女孩第一次看见它们的内心,她笑了。

村民们围了过来,好奇地看着她。村长问她途中学到了什么。

她告诉他们,我学会了怎样阅读马匹。

村民们互相看看,耸了耸肩。

我们有最好最好的马。女孩说。

她在马厩里找了份工作,训练喂养马匹。她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攒着钱,为她下一次的旅行。

当她攒够了钱,准备出发时,所有的村民都聚在村口送她。村长为她祈祷,希望她能平安健康地返回。

女孩踏上了第二块陌生的土地,惊奇地发现了许许多多从未见过的新鲜玩意儿。这里仍旧有那么多新奇的动物和食物,有陌生的声音和脸庞让她应接不暇,但与第一次相比已经少得多了。她漫步在路上,想尽可能多地弄懂并记住她所看到的一切。

一天她路过一个花园,花园里满是她闻过的最芬芳的花儿。她停了下来。

午安。她说。

午安。花匠答道。

这真是最香的花。

谢谢。花匠说,你从哪儿来?

我来自一个遥远的小乡村,在一个遥远的国家。

你们那儿有花吗?

有的,但您的花闻起来更芳香。

这不是花的问题。花匠倚着锄头,慢慢地说,这取决于你怎样闻它。过来。

女孩跟在花匠后面,看见了那么多的花,她甚至不敢相信那些花都是真的。

你需要这样闻它。张开嘴巴,这样。

花匠弯下身子,脸浸在花朵中,微微张开嘴巴,深深地呼吸。女孩照着花匠的样子做了。她嗅到了她能想象得到的最醇美的芳香。她走在花园里,迷失在各种香气里,每一种都有它独特的味道。

她从花匠那里学到了很多关于花儿的东西,对他表示了感谢,离开了。

当她回到村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闻花。她曾认为这些花是最香的,但从来没真正驻足留意,因为她每天都能闻见它们的香气。她弯下身子,脸浸在花朵中,微微张开嘴巴,深深地呼吸。花闻起来比她记忆中的味道香了不少,由于这是她熟悉的味道,所以似乎这种味道比花匠那里所有的花香更美好。

村民们围了过来。村长问她学到了什么。

我学会了怎样闻花香。她说。

村民们互相看看,耸了耸肩。

我们有最好最好的花儿。女孩说。

她开始在花园里工作,种花锄草。她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攒着钱,为她又一次的旅行。

听到女孩要再次离去的消息,村民们很悲伤。他们失去了信心和希望。她不会是我们中的一员的。他们说。她永远不会安定下来,生儿育女,在这样的小村子里,享受快乐的生活,因为她见过了那么多,做过了那么多。所有的村民都聚在村口送她。

村长为她祈祷,希望她能平安健康地返回。

女孩踏上了第三块陌生的土地,看见了许多从前见过的东西,虽然还是有些新鲜玩意儿。她享受着经历新事物的快感:新奇的动物和食物,陌生的声音和脸庞,但渐渐发现它们和从前见过的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她漫步在路上,发现她已经弄懂并记住了这一切。

一天她坐在路旁休息。她累了,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看着眼前人们来来往往。一位老人在她旁边坐下。

你不是本地人,对吗?

是的。女孩说,我来自一个遥远的乡村,在另一个遥远的国家。

那么你在这儿做什么呢?老人的眼睛清澈慈祥。

我............她欲言又止,我不知道。

老人叹了口气。

这里的人拥有那么多好东西,您认为他们会为此而感到幸福吗?女孩问道。

因为东西幸福?不,不。老人摆摆手,只有人才会使人幸福。你只需要知道怎样爱他人。人不是物品,人会思考,会感觉。你要告诉他们你爱他们。你要表达出来。你要说赞美的词语。你要喜欢他们。你要懂得欣赏人们原本的样子。你不能期望他们会为你做事,给予你更多。不过最重要的,你要让他们也爱你。我们真是有趣的生物,人和人之间竟有看千差万别。但是我们都有一样共同的东西。我们都需要爱。老人盯着街上出神,沉思了好一阵。这就是你需要知道的。

女孩点了点头。

我从您这里学了很多,谢谢您。

找到爱你的人。他说。

女孩回到了村里。村民们聚在村口,欢迎她,他们望着她,对着她笑。她第一次注意到他们的脸是多么友好和善良。她每天都能看见他们,但她从未真正留心过。她看到,他们是那样地爱她。

村长问她学到了什么。

我学会了如何爱人。她说着,幸福的泪水在眼中闪烁。

村民们点点头。

这里有最好最好的人。

村长走向女孩,用胳膊抱住她。

你是否看见了所有你想见到的?

女孩点点头。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挽起袖子。她行成个家,拥有自己的儿女了。

她想要教给他们许多许多。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曾误以为寺院供奉关公(关圣帝君)仅仅是接引众生的方便做法,殊不知中国寺院供奉关公才是如法的事情,因为关公就是伽蓝菩萨。中国寺院的伽蓝菩萨的来历,绝不是简单的传说。印光大师文钞赞云:“关帝在世则精忠贯日月,浩气塞天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没后神王玉泉山,隋文帝时,智者大师至玉泉,关帝特运神力,创建寺宇,又求授戒,以为菩提之本,兼愿拥护佛法(见《关帝全书》及《玉泉寺志》)。故天下丛林,皆谓之为伽蓝菩萨,而与韦驮菩萨,并镇山门。”公元220年,关公在与东吴决战中非命而死,令他死不瞑目的是他的头颅被敌人割下,其魂灵执著这个恨事不能放下,于是在鬼神道里做了三百多年的山神大王。公元592年遇到智者大师,才有幸得到解脱,发菩提心,成为佛教大护法神。

    《佛祖统纪》载:“智者大师到荆州,欲创精舍。一日,见关羽神灵告之,愿建寺护持佛法。七日后,师出定,见栋宇焕丽,师领众入室,昼夜演法。一日,神白师:‘弟子获闻出世间法,念求受戒,永为菩提之本。’师即授以五戒,成为佛教的伽蓝护法神。”智者大师奏于晋王杨广(即后来的隋炀帝),遂封关公为守护佛法的“伽蓝菩萨”,把关公列入佛法守护神行列,塑像供奉,使关公成为中国本土佛教神明。河北蔚县隆善寺有伽蓝殿,相关资料介绍:关公曾经是一位忠义两全、誓死如归、豪气干云的大将军,最后为人所害,因执着深切,死后未得解脱,幸遇禅师开示,当下反观,体悟心性,三百多年来,含恨未解之冤,顿时冰销云散。即发愿拥护佛法,镇伏魔军,当下即成护法菩萨,为中国佛教界中的伽蓝神。

    另有个说法:智者大师有一次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时,遇上已经成为厉鬼,到处惨叫着寻找自己头颅的关羽。关羽愤恨不平,智者大师安抚他,并为他讲说佛法。关羽随即皈依受戒,成为佛弟子,并发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从此天台宗的寺院开始供奉关羽。自天台宗寺院开了供奉关羽的先例后,各宗寺院争相效法,渐渐地,关羽被视为伽蓝菩萨,跟韦驮菩萨并称,成为中国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后来更有人把关羽的生日(农历五月十三日)定为伽蓝菩萨的圣诞。习惯上,佛教护法神造型的关羽,身上会多了一条绶带,无风自飘地绕着神像,如果没这特征的关羽像,则不是佛教寺院护法神的造像。

    伽蓝菩萨(关公)与韦陀菩萨相伴护法,维护道场秩序,清净道场人心,警示修道人谨遵佛法,帮助修行人排除障碍,甚至有意让凡夫得到显性感应。《释门法戒录》记载一个反面案例:清朝顺治丁亥年(1647年),尧峰有一行脚僧,夜里去偷韦驮菩萨像前的灯油,口里说下流话“莫管他娘”。第二天,有人看见他自己反缚着,跪在韦驮像前,韦陀菩萨借其口说:“你前天去玄墓偷吃一盘面,我都饶你;现在又偷我灯油,并且口出下流话,罪该死,不能饶恕。”全寺僧众惊恐跪下代为忏悔。韦陀菩萨又借其口说道:“如果不是关圣帝君劝解,立刻杵死你,现在罚跪一柱香。”香未燃完,众人扶他上禅床。又自骂道:“还有两寸香在灰里!”身不由己地跪在床上,依旧反绑状。众人看灰里果真还有两寸香,直等香棒烧完才松了绑。

  伽蓝菩萨(关公)还帮助真修行人挡住障碍,顺利往生西方。《念佛感应见闻记》:台湾林清江老居士生前是虔诚佛弟子,精通医术,无偿治疗众人疾苦。在佛门大德李炳南老居士座下听经、念佛,受菩萨戒,早晚功课从不间断。并感化子女信佛学佛,建成佛化家庭。七十九岁那年,身体老衰患重病,仍坚定念佛求生西方。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日半夜三更,他的孙子林耀堂在他身边闭目念佛,忽然看见一群人要闯入大门来,可是大门左边站立伽蓝关圣菩萨,手拿青龙偃月大刀;右边站着韦驮尊天菩萨,手拿降魔杵。两大菩萨分别用大刀与降魔杵把那一群人挡住,赶走了。但不久又有大群人再来,亦都被他们赶走。一连三次,皆是如此。耀堂把此境看得清清楚楚,知道是宿世冤家要来找他祖父算帐,被护法菩萨挡住退去。清早,林老居士向众人说:“我今天晚上要往生西方了。”这天,林老居士现了许多瑞相,果然承阿弥陀佛接引,顺利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伽蓝是“僧伽兰摩”的简称,汉文翻译为“众园”。当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舍卫国有位长者名须达多,乐于给贫困者布施,被尊称为给孤独长者。他和舍卫国太子祗多请佛陀率领众弟子到太子的花园讲法并居住。后来舍卫国王波斯匿王也归信佛教,为佛陀建立佛教的事业作出过很多贡献。后代寺院的伽蓝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祇多太子,右方是给孤独长者,以纪念他们护持佛教的功德。故此,印度佛教常以护法国王为伽蓝菩萨而供奉,如供奉阿育王。

    “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狭义上的伽蓝神,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广义上的伽蓝神,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即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统称“十八伽蓝神”。在中国汉地寺院中,以伽篮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寺院每日的早晚课诵中,都会诵《伽蓝赞》:“伽蓝主者,合寺威灵,钦承佛敕共输诚;拥护法王城,为翰为屏,梵刹永安宁。”以感恩伽蓝菩萨护法护教的殊胜功德。中国自唐、宋时,禅宗道场已有供奉伽蓝神的风俗。《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2015/6/28)

关公成为伽蓝菩萨,因缘于智者大师和杨广(隋炀帝)

    曾误以为寺院供奉关公(关圣帝君)仅仅是接引众生的方便做法,殊不知中国寺院供奉关公才是如法的事情,因为关公就是伽蓝菩萨。中国寺院的伽蓝菩萨的来历,绝不是简单的传说。印光大师...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驯服狮子

佛教故事:智慧故事:驯服狮子

一位妇女因为丈夫不再喜欢她了而烦恼。于是,她乞求神给他帮助,教会她一些吸引丈夫的方法。神思索了一会儿对她说:我也许能帮你,但是在教会你方法前,你必须从活狮子身上摘下三根毛给我。恰好有一头狮子常常来村...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61-165)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61-165)

161、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一家集团公司,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任总裁后,认为公司管理太多,而领导得太少,工人们对自己的工作比老板清楚得多,经理们最好不要横加干涉。为此,它实行了全员决策制度,使那些平...

莲池大师:水手残杀水獭 受报吐血而死

莲池大师:水手残杀水獭 受报吐血而死

李春潭观察使,于癸己年三月,押运粮船到怀宁县大长沟,这时有兵役龚恺,夜梦一位须发苍苍的老翁对他说:明天早晨,我有灾难,恳求你援手救我,来日自当图报。梦境清晰,醒来不明所以。次日早上,忽然听到邻船一阵...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72.默默的反抗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72.默默的反抗

72.默默的反抗这天正是佛陀在竹林每周一次的法会日。一大群的信众前来听他说法,包括了频婆娑罗王和阿阇世太子。阿难陀尊者留意到,从其他修道中心前来的比丘人数,还要比先前两次法会的人数为多。提婆娑多尊者...

达真堪布:没有缘分得到传承可以修法吗?

达真堪布:没有缘分得到传承可以修法吗?

达真堪布:没有缘分得到传承可以修法吗? 我现在还没有缘分得到传承,可以修法吗?上师解答:没有邪见就可以修,不接传承也可以。但是如果你要成就,就一定要接传承。现在虽然还没有接传承的缘分,只是有一点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