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执妙色,遇佛离凡尘

  经文:世尊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有淫女,名曰莲华,善心自生,便弃世事,作比丘尼。独诣山中,行到佛所,未至中道,有流泉水,女因饮水,澡手照影,自见面像,姿妍无比,即便念言:“云何自弃作沙门耶且当暂时快我私情。”便即还家。佛知莲华应当得度,乃化作妇人,端丽绝世,胜莲华女,寻路而来。莲华见之,心甚爱敬,即问化人:“从何处来?夫主内外?皆在何许?云何独行而无侍从?”化人答言:“自城中来,欲还归家,虽不相识,可共同行,还到泉水上。”莲华言善,于是二人相将,还到泉水上。化人陈意委曲,谓行路倦乏,即就地睡,枕莲华膝。须臾之顷,忽然命绝,膨胀臭烂,腹溃虫出,齿落发堕,肌体解散。莲华见之,心大惊怖,云何好人忽便无常,此人尚尔,我岂得欠?应当诣佛,精进学道,即至佛所,五体投地,作礼自陈,佛告莲华:“女人有四事,不可恃怙,一者少壮会当归老,二者强健会当归死,三者六亲欢娱会当别离,四者财宝积聚会当分散。”莲华闻法,欣然开解,得阿罗汉。

  译语:世尊(凡是佛,同有十种名号。佛和世尊就是十名之二。这里所说的世尊即是释迦牟尼佛。)在罗阅只耆阇崛山说法时,国中有一淫女,名曰莲华。(华即是花的正字。花是俗字。)他自觉地发出善心,去放下一切世事,出家为比正尼,独自向耆阇崛山走去,为的是要去礼佛,听佛的说法。她走不到一半路,经过一股流泉水,就舀水饮了止渴、洗手的时候照见影子,看见自己的面貌。十分妍丽。于是心上一转念:“我有这样美色,为什么不知利用,反放弃了,去出家呢?不如且慢出家,先享受几年情欲的快乐,再说吧。”主意既定,便即还家。这时佛在山中,知道莲华女应当得度,于是化出一位妇人,端丽绝世,胜过莲华女十百倍,寻路走到莲华家中。莲华一见,心里极度爱敬,殷勤问他人道:“你是从那里来的?丈夫和眷属亲戚都在什么地方?为什年要一人独行,没有人陪侍?”化人回答说:“我是从城中来的,现在想回家去。既蒙一见如故,敢请送我同行到泉水边!”莲华说:“那好极了。”於是二人同行,走到泉水边。化人娇喘微微,说是行路倦乏了。二人坐下休息,化人把自己的头搁在莲华的膝上,睡倒下去。不料睡下后,立即气绝身死;而且身体立刻肿胀腐烂起来,肚腹溃裂,虫蛆涌出。齿落发脱,肌肉身体登时烂成一堆,不象人的模样。莲华见了,非常惊怕。她想:“为什么这样美丽的人,好好的,忽然会变成这个样子。真是人生无常不能永保。这个妇人尚且如此,我的面貌不如她的娇艳,怎能常久不死?还是赶快投到佛前,努力学道的好。”想罢,就到佛前,五体投地行礼,诉说决意学道的志愿和遇到妇人忽然死烂的事实。佛便告莲华道:“女子有四件事,最是靠不住的。一者,年龄虽然少壮,终会变老;二者,身体虽然强健,终会死灭;三者,六亲虽然欢爱,终要别离;四者,财富虽然积聚,终要分散。”莲华闻法,欣然开解,得阿罗汉果。

  衍义:“三界无安,犹如火宅。”诸佛菩萨以百千方便救度众生,无非要使人脱离这个火宅,得到究竟安乐罢了。世俗人们种种贪著,以为快乐,在修道人看来,都是桎梏,把人束缚得不能出此火宅。而少壮的人最难解脱的,就是有淫欲。世人所谓爱情,所谓恋爱,若是微细推察,那百分之九十九是根源于淫欲的。即使高尚其志,好色而不淫,然所好的色身,本是幻有,一旦无常变化,即便肿臭烂裂,虫蛆咂食。就是健康正常的青少年,虽然外色姣好,可是他的身中屎尿污液,也是极不清净的,那又有什么值得爱好的呀。色欲有丝毫不断除,无论如何修持,终不能出离欲界,何况出离三界呢?

 

点我:

相关文章

莲宗十三祖 印光大师

莲宗十三祖 印光大师

  1.生平  印光大师(公元1861~1941年)。  讳圣量,别号常惭愧僧、陕西郃阳人。幼随兄读儒书,颇以传承儒家圣学自任,应和韩欧辟佛之议。后来,病困数载,始悟前非,顿革先心,出世缘熟,即投...

多得不一定是享受!

多得不一定是享受!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师父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师父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师父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海涛法师:发恶誓的果报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已经断除烦恼,得到神通的微妙比丘尼,她对比丘尼们叙述自己过去世所造的善恶果报。她说:  「我过去曾经有一世是一位有钱人的太太,生活过得幸福美满,美中不足的是我不能生育。后...

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佛教故事: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正当佛陀在为天人、国王及大臣、百姓等四众弟子开示佛法时,有七位远道而来的婆罗门长老突然出现。他们一到精舍,便恭敬地向佛陀问讯顶礼。  婆罗门长老禀告佛陀:‘世尊,我们虽...

怎样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怎样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本文出自《小乘单译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一卷,刘宋三藏法师求那跋陀罗译。  有一天,佛祖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

印光大师:诚念观音,痼疾得愈

印光大师:诚念观音,痼疾得愈

  一女人于十六岁时,得气疼病,每日必二三次发,发时辄疼得要命,今年五十六岁,来求皈依。光令至诚念观音。并与一药方,即《文钞》中戒烟方,但不加烟。彼即熬一料,头一次吃,气便不疼。四十一年之群医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