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知经

七知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佛游于舍卫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比丘受教从佛而听。佛告诸比丘。有七法道弟子。现世安隐和悦多行。精进法观令习得尽。何谓七法。一知法。二知义。三知时。四知节。五自知。六知众。七知人。诸比丘何谓知法。谓能解十二部经。一曰文。二曰歌。三曰说。四曰颂。五曰譬喻。六曰本起纪。七曰事解。八曰生傅。九曰广博。十曰自然。十一曰行。十二曰章句。是为知法。不解十二部经。为不知法。何谓知义。彼彼所说经法悉晓其义。是为知义。彼彼所说不晓不解。为不知义。何谓知时。知是时可惟寂灭想。是时不惟受行想。是时可惟慎护想。是为知时。不晓时宜所行。为不知时。何谓知节。能少饮食大小便便得消化。能节出入坐起行步。卧觉语默事从约省。是为知节。不自约省。为不知节。何谓自知。自知己身意老多少。所信所戒所闻所施所慧所解所至所入。深浅厚薄事事自知。是为自知。不知己意所入多少。为不自知。何谓知众。能知彼众若君子众若理家众。若梵志若沙门众。若或有时至彼众。宜坐宜立宜语宜默。知随时宜是为知众。不知相彼众随时宜者。为不知众。何谓知人。如有两人。一人信道一人不信道。信道者可称誉。不信者无称誉。信道有两辈。一人数诣道场乐沙门。一人不数诣道场智略沙门。数诣者可称誉。不数诣者无称誉。数诣道场有两辈。一人爱敬沙门。一人不爱敬沙门。爱敬者可称誉。不爱敬者无称誉。爱敬有两辈。一人亲习沙门。一人不亲习沙门。亲习者可称誉。不亲习者无称誉。亲习有两辈。一人好问经法。一人不好问经法。好问者可称誉。不好问者无称誉。好问有两辈。一人侧耳听。一人不侧耳听。侧耳听者可称誉。不侧耳听者无称誉。侧耳听有两辈。一人闻法受持。一人闻法不受持。闻法受持者可称誉。不受持者无称誉。受持有两辈。一人闻而思义。一人闻不思义。闻而思义者可称誉。闻而不思义者无称誉。闻法思义有两辈。一人如经义解。受法如法立。一人不如经义解。不受法不如法立如经义解者可称誉。不如经义解者无称誉。如经义解有两辈。一人但自安己。不安他人不多安人。不哀世间不利天下。一人自能安己。亦安他人多安天下。愍伤世间利宁天人。诸比丘当别知。其自安己能安他人多安天下。愍伤世间利宁天下者。是人为最上最长最尊极尊。譬如牛乳成酪酪为酥酥为醍醐醍醐最上。如是人者。为人中之人。乃为上行尊行极尊之行。为最胜为上愿无上也。诸比丘能见两人为智为高。能分别此人善此人胜。是为知人。佛说是已。皆欢喜受。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阿含经

下一篇:楞伽经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父亲这个奇迹的名字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父亲这个奇迹的名字

父亲这个奇迹的名字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先生一字一句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当我认识父亲却没有了解他的时候,一位外籍教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横渡大洋的船上,有一位父...

陈星桥:略论汉藏语系佛教之异同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陈星桥:略论汉藏语系佛教之异同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陈星桥:略论汉藏语系佛教之异同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编者按:2018年10月30日,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分论坛 在福建莆田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反邪教协会常务理事、原中国佛...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纯智法师:《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师父叫我们应该怎么答? 91、在寺院中能随地吐痰吗? 答:不能,应该要注意卫生在僻静的地方,用卫生纸包好弃到垃圾箱。古代有一个僧人晚上坐在佛塔,偶尔吐痰,月光下见护...

这几年的邪淫惨报

这几年的邪淫惨报

这几年的邪YIN惨报 近半年,我患上了过敏,遇到太阳皮肤就泛红痒得不得了,最近连脸上的皮肤被晒到都会泛红,全身上下都痒,在冬天遇到大风也一样,我连运动都会脖子手臂泛红长出一点一点的红色痘,痒,十分...

佛度憍陈如

佛度憍陈如

佛度憍陈如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憍陈如等人。当时,释提桓因、频婆娑罗王也各带领了八万四千大众,一同来到王舍城听佛陀说法,也都因此因缘而成道证果。比丘们看到这个情形,个个莫...

放生因果:杀猴剥皮子罹怪疾

放生因果:杀猴剥皮子罹怪疾

杀猴剥皮子罹怪疾吉隆坡蒲种有一名巫籍,被猴精虐待了整整十年!该名少年今年十三岁,自三岁起他就被其父杀害的一只黑猴精灵附身作崇,使他过着一种非人的生活。该名少年原名为莫哈末哈特,但家人都习惯叫他为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