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灵异录:佛光照身

张少齐居士著

黄伯端是建昌县人,任南京仪制主事,性坚贞,事母极孝。他的老母黄太夫人,贤明仁慈,信乐佛法。但她早年在信解行证四阶段中,只做到信之一字解字虽然有时也约略涉及,然不求其深。

这大概因为壮年和中年时期要料理家务,同时或许也有著一般俗人的歪见,以为年纪还轻,修行未免嫌早,她忽略了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的规训。幸而她能年登期颐,否则她不是虚度一生了吗?

古人说: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又说: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若不及时把握人生,把握时机,努力为未来的人生升华去修为,那不但辜负人生,同时也辜负已灵了。

黄老太太因为年龄给她的机会,后来的修为虽然成功了,但她早

期的见解却是错误的,不足为训。

她到了晚年对于人生如早露的哲学,有了透澈的了解,同时知道佛法不是单信就能得救的。信了以后,必要采取实际的行动所谓如法修行。如果信而不行,如人说食,如数他宝,既不能充饥,亦无半钱之分,有何裨益?

所以,信必须以行作为后盾,才能获得实际的利益证果。她这时全然觉悟了,不再蹉跎光阴了。她下定决心,从此以后每日诵金刚经及地藏经各一部,屏绝一切俗务,专心一意,如此者若干年。这时已到了花落果熟的时候了,因此在一天夜里,她梦到她在一个高高地山顶上,跏趺而坐。心旷神怡,万念俱寂,正在寂照之际,蓦然佛放光明,照触其身,她感到身心轻安,无与伦比。醒来以后,把梦中的情形告诉她的儿子黄伯端主事说:我往生西方的时期已经到了,你们替我准备准备罢!

按佛光照身,是罪垢灭尽的象征,垢污既尽,本有光明乃现,己光与佛光交互感应,然后才有佛光照身的瑞象。受戒的时候,在忏悔堂中,传戒师问你曾见光华瑞象否,答见。若不见光华瑞象,即不得受戒,必须退出戒坛。以此准知黄老太太的佛光照身,定必罪灭垢尽。

不久,她感到四大微有不调,但她置之不理,仍旧念诵不辍。一日经方念完,忽然瞑目端坐而逝。

这时南京城正为清兵所围困,她逝世不久,南京城即被清攻破,其子伯端拒降,乃壮烈牺牲。其如夫人护丧归建昌,未几,亦感世事无常,乃结庵麻姑山岭,薙发出家,以青磬红鱼为其生涯。一门忠孝,永传佳话。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十三章 佛陀的一天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十三章 佛陀的一天

世尊正觉悟,广说解脱法;殷勤劝出离,犹如慈母心。《中部》在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生的事业操劳着。他处理日常事务井...

海涛法师: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

海涛法师: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

海涛法师: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义。 问:师父,要如何跟你出家?追随您出家众,有什么条件?请您为障碍弟子出家的众生,取法号回向!请师父介绍出家真正的意...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从容面对一切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从容面对一切

索达吉堪布:如何能让自己从容面对一切 问:面对不同外境时,往往无法把握自心。如何能让自己从容面对一切?索达吉堪布:不管是王孙公子,还是平民百姓,不论身份高低贵贱,生活在世上的人们,在未得究竟境界之前...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漏”下的“母子”两字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漏”下的“母子”两字

漏下的母子两字那一刻漏下的母子两字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而那些善良的人们,一定会原谅我的。那是我刚上初一的时候,正全力以赴备战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个周末的下午,辅导老师委婉甚至是轻描淡写地通...

什么是五浊?

什么是五浊?

一、劫浊,指一切浊法聚集的时代。只要具足信愿持名,哪怕三千大千世界充满了大火,我们都能仰靠佛力横超出去。二、见浊,即邪见增盛,见解浊乱。1.身见,与生俱来的我执,执著身体是真实的。2.边见,评价事物...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钟茂森博士:《孝经》研习报告(第一集)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大家好!茂森今天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我们这个讲题是「古代帝王和谐世界的法宝—《孝经》研习报告」。为什么我们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