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过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这副对联,当时并不理解,只是觉得很有深度。后来经历的事情多了,慢慢明白了对联的含义:“若”的撇笔如果不撇出去就成了“苦”,“各”的捺笔收住才是“名”。

学佛后,对这副对联有了更深的认知。从字面上看,说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实它蕴含修行的道理。那就是功成名就也好,辛苦劳累也罢,做人就要提得起也放得下。很多人常常是自己在“一手遮天”而不知,提手遮住自己的眼界,又哪能看到蔚蓝的天空呢?

1、一手遮天,自寻烦恼

有一则师父开导年轻弟子的趣闻。师父把弟子带到一片空旷地带,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天空。”弟子答。

“天空够大吧,”师父说,“但我可以用一只手掌遮住整个天空。”

弟子无法相信。只见师父用一只手掌盖住了弟子的双眼,问:“你现在看见天空了吗?”

继而,师父把话题一转,说:“生活中,一些痛苦、烦恼、挫折,就像这只手掌,看上去虽然很小,但如果放不下,总是拉近来看,放在眼前,搁在心头,就会遮住你人生的整个晴空。于是,你将错失人生的太阳,错失蓝天、白云和美丽的彩霞。”

弟子终于明白了——自己“一手遮天”,当然烦恼。心中有执着就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2、忽略沉没成本,懂得及时止损

有些人活着累,就是因为喜欢沉浸在过往的人事中感伤、懊恼,而影响了当下的生活。有些人活着累,是空有远大理想,却只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人。若是我们从当下出发,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和想法,不被过去束缚,也不被未来吓倒,生活有什么可怕的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生活不会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如果一个人总是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心中时刻充斥着不满,哪有精力去感恩别人的付出,又哪有心思体验世间的美好?

经济学里有个词叫“沉没成本”,指的是那些已经发生且无法收回的支出,如已经付出的金钱、时间、精力等。这种成本不仅给我们带来不了任何价值,反而会影响我们对当前决策的判断。

只有学会放下才能得到解脱。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3)学会放下曾经,坦然面对过去

其实在你的身上无论发生了什么,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成为往事,再变成故事。只有学会放下曾经,你才能坦然面对过去。

放下,是懂得了以更好的方式去面对。就像古人所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切都处之泰然,安之若素。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曾经有多么美好,或者多么痛苦,不管你过得去,还是过不去,时间都会让它们成为过去。过不去的人会继续为过去悲伤;过得去的人可以享受今天带来的美好。

如果你遇事能够放得下,不给自己添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提得起,放得下,清风明月常相伴。

(4)留心中成挂碍,放下后得自在

南无羌佛在法音中讲过密勒日巴大师的故事。密勒日巴大师在山洞中闭关。有一天,他觉得有点饥饿,准备煮点荨麻草来吃,可是没有柴了,于是出洞去拾柴。等他捡完柴回洞的时候,山间忽然刮起一阵暴烈的狂风,吹他破烂的衣衫四处飘掀。他想用手拉住衣衫,但手中的柴又差点被风卷去;他想用手紧紧抱住柴,但狂风又把他那褴褛的衣衫吹得四散飞扬。这时他忽然醒悟:我到如今仍不能完全放下这个我执心,那么所谓的修行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风喜欢吹我的衣衫,那就吹吧!既然喜爱我的木柴,也请卷走它吧!于是,他把柴往地下一丢,这时风忽然就停了。另有妖魔出现时,密勒日巴大师见了也毫不在乎……

佛教的智慧,就在于看破后懂得放下,放下后方而自在。世间万相,梦幻泡影而已。在你看破之后,你面对的将是真实的自我。

学会放下,人生将自在畅然。放下,并不是什么都不要,不是逃避现实,不是摈弃外物,而是心无挂碍,不被欲望束缚,不被外境所迁,舒适愉悦,身心轻安。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要迁转把持固定理念意识于行持,把“迁意修”落到实处

要迁转把持固定理念意识于行持,把“迁意修”落到实处

什么叫“迁意修”?佛陀在《浅释邪恶见和错误知见》中说:“……初入行人,无论修四无量心还是菩提心,都不能住禅观修,而是住迁意修,要迁转把持固定理念意识入于行持,把自己的意识锁住,转在行为中,必须照着去...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4.无心之过

佛教故事:菩萨与罗汉的故事:4.无心之过

4.无心之过从前在舍卫国里住着一个老人,他和一个儿子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苦。后来老人受到佛陀教义的启发,就和儿子一起出家,老人当了比丘,他的儿子当小沙弥,两人成为师徒。这天,老比丘带着小沙弥一起...

索达吉堪布:与净土相比,娑婆世界是否污浊不堪、一无是处呢?

索达吉堪布:与净土相比,娑婆世界是否污浊不堪、一无是处呢?

索达吉堪布:与净土相比,娑婆世界是否污浊不堪、一无是处呢? 问:与净土相比,娑婆世界是否污浊不堪、一无是处呢? 答:娑婆世界表面上看来,人人长得难看、穿得不好,烦恼也特别多,到处充斥的都是五欲六尘,...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86-190)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300篇(186-190)

186、韩国某大型公司的一个清洁工,本来是一个最被人忽视,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险箱被窃时,与小偷进行了殊死搏斗。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问他的动机时,答案却出人意料。...

名人读书故事:老师总提醒我不要翘尾巴

名人读书故事:老师总提醒我不要翘尾巴

明星高圆圆与老师的故事,是以教师节为主题的感恩老师的文章,记述了明星高圆圆感念师恩的情谊,高圆圆高中班主任方老师。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就要到了,我首先祝愿所有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希望他们能够在这个金秋收获...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8」“法施”分享

猴年365天药师禅文化传播年「连载348」“法施”分享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主办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显密高僧大德、法师、居士盛赞药师法门!玉琳国师——《药师经题语》:何于此经惊叹如是?予辞恩绝尘,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