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观法师:修行者当有八种心

达观法师:修行者当有八种心

修行者当有八种心:建立“信心”,下定“决心”,发“菩提心”,时时“观心”,日久“定心”,必将“明心”,自然“用心”,一切“无心”。

信心是来自于了解,而不是出于口号!您要有信心去做每一件事情,并把它完成,不论是修行或者事业,都是如此。

有此信心还不够,更要下定决心,彻底的自我改变。如何蜕变呢?读书、进修、学习、静坐,用此去突破您的脑袋;思考、观察、练习,由此去改变您的讲话;沉稳、随和、轻松、自然,经此去转换您的态度。决心修正自己身、口、意者,才是有希望的人。

人除了利己,也要利他,故应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之菩提心。虽决心悟道,更应发心助人,这才是祥和的人生。

前面所言,信心、决心、发心皆是必备的观念,但不透过实际去力行,一切皆是枉然,所以要把握修行练习的机会,时时观照内在,体察心念的运作,以及我们妄生的执着。

刚开始观心,无定力可言,常心猿意马,忽明忽暗,不是散乱,就是昏沉;但不要气馁,亦不可怀疑,只管观照下去,直到日子一久,功夫加深,自然心就安定了。

乌云终有见日之时,无明也有觉醒之刻,只要您不放弃,时机成熟,必然明白此心,见到本性。

明心之后,才能用真心生活,正如《金刚经》所言:“生其心”是也。生清净的心、自在的心、智慧的心、慈悲的心啊!

虽生此心,却不执一物,当处生起,随处灭尽,从此随缘自在,自在随缘,无心无事无境,无有一切,一切无碍。

(当代佛教网--禅宗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净土法门法语:魔境现前如如不动,才不会遭难

净土法门法语:魔境现前如如不动,才不会遭难

1有些人念佛,偶尔会见到西方境界,见弥陀、观音、势至,这是正常的。古德在许多论典当中为我们开示,佛菩萨现前是为我们作证明的、是增长我们信念的;魔境现前,他是来欺骗我们的、是来诱惑我们的、是来破坏我们...

莲池大师:禽鸟助葬

莲池大师:禽鸟助葬

孙良嗣是一位心地仁厚的乡民,虽然家境不好,但是每见禽鸟被人捕获,囚在鸟笼子里,便设法凑钱买来放生,每当打开笼子,眼见禽鸟吱吱飞翔空中,重获自由,心中就感到万分舒畅与快乐。后来孙良嗣命终后,尸体迁在郊...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


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


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时,因受因果或业障主宰,慈悲心会暂时消失,否则应该是学佛愈久,慈悲心愈大才对。如果慈悲心没有增长,你一定要去反省学佛是否有问题发生。


3. 如何察觉到慈悲心呢:


当别人污蔑你或骂你或讲你不好的时候,你是否可以原谅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能够很自在的坦然面对他们,还是会十分的生气。


对别人的过失或占你便宜是否会耿耿于怀,或是会原谅别人。一般学佛学的愈好的人,愈会原谅别人,对别人的过失不会太放在心上。


比较潜意识的第一念:也就是面对问题的第一个反应,如看到蟑螂突然出现,会不会拿起拖鞋就打下去,这是第一念。


第二念才是学佛的人不该杀生就算了,如第一念想打,表示潜意识没有慈悲心,或慈悲心不够,如第一念是不伤他由他去,慈悲心就较好。


是否会自然的去吃素:很多人吃素是因为身体健康或学佛不能杀生,这种吃素就与慈悲心无关,若看到众生的肉会不忍心吃他而吃素,代表慈悲心有进步。


二、杂念是否减少:


1. 刚开始修行的人,对外面的杂音会造成你的杂念,会干扰你的修行,但修到好的人就不会,杂音根本影响不到你,这些干扰对你根本没有障碍。


2. 若平时没有好好的念佛,没有好好的诵经持咒,定力不好,对外在的感扰没有办法排除。如果你很努力的修行,一般念佛念了三个月后,会有能力抵抗外面的杂音。


你会感觉这个声音好像不是这个世间的,那你打坐时,外在的影响就非常小,你自己也会感觉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你一定要慢慢有这种状况,才是表示你有进步。


要做到六根离六尘,是完全没有看到任何东西,耳朵听到的非常少,慢慢的就都听不到了,坐的也感觉不出来,才是脱离尘境的第一步,脱离尘境才是进入天界的层次,如果做不到还是在人界。


3. 再来是内心杂念的掌控,要不随不制,你没有办法压制杂念,你压制杂念,你又多了一个杂念,压制杂念也是一个杂念,也要不随,一有杂念,要马上拉回来,好好的念佛或持咒,或是观空。


4. 你在修行念佛持咒时如果能做到不随不制,久了以后就能够掌控你的心,外面的干扰、念头完全不会影响到你,你也不理会他而做自己的事,这就是自在无碍。


5. 你要常观照慈悲心与杂念,若这两点都做的很好的话,学佛一定会进步的很快,而到很高的层次,同样的对外面的因果、业障,你也会有能力掌控而不会被牵著走,


你的自主性也会非常强,你修行成功的机会就大,这两点要好好的常反省,如果修行非常久这两点都没有进步,表示走错路,大概不是贪福报就是著相修行。

不用问别人,观照一下自己修行是否进步

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1. 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加是一个重要指标,初地后才会考虑平等心的问题。学佛如果没有学对,有时甚至会产生不好的心态,而远离慈悲心,有魔心邪心。2. 当有因果或业障显现...

素食正流行 看冰城独具艺术品般的极致素食

素食正流行 看冰城独具艺术品般的极致素食

繁华都市,素食主义正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受到人们的青昧,其队伍也在日益壮大,素食并不是没有油水的白菜豆腐,而是含有丰富营养、多种维生素的能量食品。追随健康营养的生活态度,注重养生的饕客们又怎么能...

日常的佛心行禅:蜕变

日常的佛心行禅:蜕变

蜕变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但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四十岁时,却必须作出困难然而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集

钟茂森:文昌帝君阴骘文 研习报告 第4集 尊敬的诸位大德,大家早上好,请坐!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文昌帝君阴骘文》,我们还是在讲第一句,「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安士先生在《阴骘文广义节录》里面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