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你好,李焕英》,谈如何尽孝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父母平安健康长寿这是普天下儿女们的共同心愿,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女儿贾晓玲就努力想做一个这样的孝顺孩子,她的心愿就是能让妈妈真正地高兴一回。可是未曾想到正当母女俩开心地畅想着未来时,迎面驶来了一辆大卡车却在一瞬间无情地粉碎了这个美好的幻想,妈妈李焕英走了……

贾晓玲撕心裂肺的呐喊:“妈妈,你别有事儿,我还没能让你高兴过一回呢!”可无论多么得不舍,多么得留恋,现实并没容下太多的祈祷,妈妈李焕英还是去了,一头奔向了那个遥远的黑暗的世界。

死后的李焕英会去了哪里?也许这是女儿贾晓玲想知道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的答案。南无羌佛在《解脱大手印》中佛陀对黄泉路途中的情形有这样的说法:“黄泉路上我没有钱用,无有旅店,无有宾馆,我今夜宿何家、吃何食?惨不忍睹,阴间心慌孤独的恐怖无法想象,只要今生不成就解脱,这是我很快要去面对的恐怖、铁定的事实,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就在前面等着我!!!……”人在死后有这样的凄凉想必是许多人生前所不知晓并且不敢相信的吧?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梦幻,如露亦如电,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通往无常之路就像机场的平步电梯,我们每个人都在无常这部平步电梯上,有说有笑,有哭有闹,常常还在嬉戏打闹中,电梯已把我们带到了生命的尽头,这时候我们才回过神来,但已经到达火葬场了,再想回头已是不可能了。

怎样才能摆脱平步电梯的控制,自己把握命运?那就是你要在这部平步电梯上回转身来反向奋力奔跑,或者干脆跳离这部电梯不被它带着跑向死亡。那么具体到生活中,我们应该要怎么做呢?2500 多年前,南无释迦牟尼佛给娑婆世界的众生带来了了生脱死的佛法,依法修行得大成就(的)者数不胜数。今天,南无羌佛携如来正法来到娑婆,这是末法时期娑婆众生的最大福报。南无羌佛座下的弟子中得大成就者、往生极乐世界者比比皆是。且不说出家人中生死自由者,仅说在家居士就有很多了生脱死者:侯玉善居士、林刘慧秀居士、赵玉胜居士等等(他们的圣迹到网上可搜到,这里不赘述)又有多少善男信女修学了如来正法后得到了大受用,也接引父母步入学习如来正法之途。

亲恩如山,恩重难报,给父母丰厚的衣食物品、精神的宽怀抚慰,这都是子女应尽的孝道。而接引父母学习如来正法,明信因果,走向真正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大孝至孝。《不思议光经》中说:“饮食及宝,未足能报父母恩,引导令向正法,便为报二亲”,意思是说世间的美食及钱财宝物并不足以全部报答父母的恩情,引导父母修学如来正法才是真正的报答父母的恩情。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佛法给我们开示了人生的真谛,能指引人们解脱生死轮回,常得喜乐。天下哪有儿女不是祈盼父母健康长寿、喜乐无忧,并且在人世尽头能得以生死自由不受轮回之苦呢?快拉着爸爸妈妈的手一起走进佛堂,聆听住世佛陀的法音吧!这是我们能送给父母的最好最珍贵的礼物!是真正的尽孝!

作者:小草青青

编辑:陈宥名、叶子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心经感应三则

心经感应三则

一、 湖北荆山的万文玉,自述说:我持诵《大悲咒》、《心经》,灵异很多,不胜枚举。逢凶化吉,起死回生,确实是我亲身历验。回想当年,母亲病重将死,我痛哭流血,跪在观音大士前,诵大悲咒一遍,母亲被人带引...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奉 制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尔时世尊在彼天上,三月安居,为母说法,于诸天众多所利...

佛教常识:第四课、寺政外事

佛教常识:第四课、寺政外事

第四课 寺政外事禅堂、客堂、库房及衣钵寮,为丛林的基本组织,俗称「四大堂口」。禅堂专管教育,负责训练人才;客堂管理人事,接待十方;库房负责总务,照顾生活所需;衣钵寮则典藏常住资料,维护法统。四大堂口...

第七十、和+心破错误的恶业报应论

第七十、和+心破错误的恶业报应论

第七十和+心]破错误的恶业报应论有一次,佛陀来到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与随从的弟子们一同住在城南的尼拘律园精舍中。这天午后,尼拘律园来了一位外道尼干子的门徒,名叫[和+心]破的释迦族人,在精舍内闲游,...

美国人的独特饮茶风俗

美国人的独特饮茶风俗

美国人饮茶的习惯是由欧洲移民带去的,但美国人饮茶没有欧洲人多,饮茶方法也与欧洲大体相仿。美国饮茶属清饮与调饮两种,大多喜欢在茶内加入柠檬、糖及冰块等添加剂。不过,美国毕竟是个相当年轻的国家,所以饮茶...

阿弥陀佛不舍弃一个恶人!至心念佛、令声不绝,乃至十念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不舍弃一个恶人!至心念佛、令声不绝,乃至十念即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下品下生】 所以即使父母、亲人无论如何不信佛,也要善巧方便让他们念这十念!!————————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