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王经

长寿王经

僧佑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佛告诸比丘。昔有菩萨为大国王。名曰长寿。王有太子。名曰长生。王治国以政。刀杖之恼不加吏民。风雨时节五谷丰熟。有邻国王治行暴虐。不修正治国民贫困。谓傍臣曰。我闻长寿王国去是不远。炽饶丰乐而无兵革之备。我欲往彼攻夺其国。为可得不。傍臣对曰。大善。遂兴兵而行到长寿王国界。界上吏民走行白王曰。彼贪王兴兵而来。欲攻明王之国。唯愿备豫。长寿王召其群臣而告之曰。彼所以来者。但贪我国人民仓谷珍宝耳。若与其战必伤吾民。夫诤国杀民。吾不为也。群臣曰。臣等皆晓习战法必能胜彼。不使明王之兵为彼所侵也。王曰。若我胜彼即有死伤。彼兵我民俱惜寿命。爱我害彼贤者不为也。群臣不听。留王于宫。乃自相与于外发兵。出往界上逆而距之。长寿王乃谓其太子曰。彼贪我国故来攻我。今群臣以我故欲逆而距之。夫两敌相向必有缺伤。今欲与汝俱委国亡去。太子言诺。即父子共踰城而出。幽隐山间

于是贪王遂入其国。募求长寿王金千斤钱千万。长寿王后日出于道边树下坐。有远方婆罗门来。亦息于树下。问长寿王曰。卿何处人何缘在此。王曰。我此国中人也。偶来到此戏耳。长寿王问婆罗门。贤者从何所来将欲所之。婆罗门言。我远国贫鄙之道士。遥闻此国长寿王好喜布施周救贫羸。吾故远来欲从乞丐用自生活不知王意于今云何。卿是国人听闻其意。于今何如故肯布施不也。王默自念。子用我故故从远来。值我失国到无所得。而当空去甚可哀念。于是王乃垂泪而谓婆罗门曰。我即是长寿王也。有他国王前来攻我。我委国亡隐藏此间。今闻贤者故来相归。值我空穷无以相副。将奈之何。两人相向哽咽啼泣。王曰。我闻新王慕我甚重。卿以我头往可得重赏。婆罗门曰。遥闻大王周救一切故来乞丐。庶得几微以养余命。值王失国自我薄福。今教断头不敢承命。王曰。卿故远来欲有所得。遇我困乏。无以相副。且人生世皆当趣死。吾等当死。愿以身相惠。何为辞让之也。今若不取后有来者我犹与之。不如早取也。婆罗门言。我不忍杀大王。大王。若有弘慈之意必欲殒命以相惠施者。但当散手相随去耳。王即随去到城门外。而令缚之以白贪王。王即雇婆罗门金钱之赏。遣令还去

贪王于是。乃使人于四街道头烧杀长寿王。王故群臣白贪王曰。此臣等故君。今当就终殁之罪。愿得为设微具以遣送之。贪王听之。群臣具馔哽咽临之。人民观者皆言。王枉死。郭邑草野莫不呼天

太子长生时出在道边。听闻人语知父为贪王所得。乃佯担樵出于市卖之。间闹人中当父前住。观见父当死心中悲痛。父见长生恐其瞋恚为父报怨。父乃仰天太息曰。夫为人子欲为至孝。使汝父死而不恨慎。莫为汝父报怨也。即汝父乐死而不忧。若违父言行杀他人者。即令汝父死有余恨。长生不忍见其父死。因还入山。长寿王遂就烧死之诛

长生久后自念。我父仁义深笃至死不转而此贪王无状不别善恶。枉杀我父。虽我父有慈恻淳仁之心死而不恚。然我不能忍也。我不出杀此贪王者。我终不苟生于世矣。遂出佣赁国中。大臣徇园于市赁人。得长生使种菜种。菜甚好。后日大臣案行园田。见菜甚好呼问园监。园监对曰。前赁得一人使为之。故好如是。大臣因呼长生见之。问言。卿颇能作饮食不耶。对曰能作。使作饮食甚甘美。因以请王。王往临。食饮食甘美。因问。谁作此食者。臣对曰。臣前赁一人能作此食。王遂呼将归宫使作饮食

后日王问长生。汝宁便习兵法不。对曰。实便习之。王因取以置边而告之曰。我有怨家。是长寿王子。恒恐行来卒与我相逢。今相恃怙。幸相助备之。长生对曰。唯然。当为大王展力效命。后日王问长生。汝宁好猎不。对曰。臣少好猎。王便敕外严驾。因与长生共出行猎。适入山林便见走兽。王与长生驰而逐之。转入深山惑失道径不能得出。迷惑三日。遂至饥困。王因下马解剑以授长生曰。我甚疲极。汝坐我欲枕汝膝卧。长生言诺。王便得卧。长生自念。我前后以来求索子便。今日已得我所愿。便拔剑欲杀贪王。思惟我父临死时嘱我恳恳。奈何快我愚意而违慈父绝殁之教。即内剑而止。王便惊悟问长生曰。我梦见长寿王子欲来杀我。我大惊怖。何以如此。长生曰。是山中有强鬼神见大王在此故来恐怖大王耳。臣自侍卫。王但安卧无所畏惧也。王还得卧。长生复拔剑欲杀之。重思忆父言复止。王复惊悟。告长生曰。我故复梦见长寿王子故欲来杀我。我大畏之。何以尔也。长生曰。是故山神所为耳。王无所畏也。王复还卧。长生复拔剑欲杀之。思惟父言复止。遂弃剑于地。无复杀王之意。王复惊悟。告长生言。我复梦见长寿王子自言原赦不复杀我。于是长生曰。我即是长寿王太子长生。我实故来出欲杀大王以报父怨。念我父临死时殷勤嘱我。不欲使我报怨。而我愚痴故欲违父之言。详思父教恳恻殷勤。不敢违之。是故今投剑于地以顺父言。虽尔犹恐后日迷惑失计而违亡父教也。今故自告。愿大王。便诛伐我身早灭其恶意。可使终始断绝也。王乃自悔曰。我为凶逆不别善恶。贤者父子行仁淳固至死不转。而我贪酷初不觉知。今日如是命属子手。子故怀仁惟忆父言而不相害。诚感厚润。今欲还国当从何道也。长生言。我知道径前故来者。迷惑大王欲报父怨耳。长生遂与王俱出林外。便见群臣散满林际。王便止坐施设饮食。王问群臣。卿等宁识长寿王子长生不。中有不识者。对曰不识。中有识者。昔受长生恩。恐王杀之。亦言不识。王便指示言。是即长生也。玉曰。从今日始我自还我故国。愿以此国还付太子。从今日始。卿为我弟。若有他国来相侵夺。当相救助。王遂率臣兵归其本国。国有奇物更相贡遗

佛告诸比丘。时长寿王者今我身是也。太子长生者阿难是。贪王者调达是。调达与我世世有怨。我虽有善意向之。故欲害我。阿难与之本无恶意。故至相见即有和解之心。菩萨求道勤苦如是。至见贼害无怨恚之心。故自致得佛为三界尊。诸比丘欢喜为佛作礼

佛为海船师  法桥度河津

大乘道之舆  一切度天人

亦谓自解结  度岸得升仙

都使诸弟子  缚解至泥洹

敬谒法王来  心正道力安

最胜号为佛  名显若雪山

譬华净无疑  得喜如近香

万身观无厌  光若灵曜明

八正觉自得  无离无所染

爱尽破欲网  自然无师受

我行无师保  志独无等侣

积一得作佛  从是通圣道

至道无往返  玄微清妙真

不殁不复生  是处为泥洹

此要寂无上  毕竟不受辛

虽天有善处  皆莫如泥洹

吾师天中天  三界无极尊

相好身丈六  神通游虚空

华熏去五阴  拔断十二根

不贪天世位  心净开法门

佛为无上法  道御清等行

三宝于后世  绝灭诸欲情

离苦胜无为  常乐快安宁

愿常会佛前  等度诸群生

佛所本行愿  精进百劫勤

四等大布施  十方受弘恩

持戒净无垢  慈柔护众生

用慧入禅定  大悲普读经

常为智所仰  众圣所共宗

释梵以为师  乃知佛为尊

难值无有比  最上无过者

功德以流布  当为稽首礼

听我歌十方  弃盖寂定禅

光彻照七天  德香殊栴檀

上帝神妙来  叹仰欲见尊

释梵齐敬意  稽首欲受问

所以佛度世  福施以周匝

所说教戒行  在在悉分明

亦以法流布  弟子乐受行

令天人鬼龙  敬受头面礼。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金色王经

下一篇:玉耶女经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七回 拜坚固解脱长者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七回 拜坚固解脱长者

第四十七回拜坚固解脱长者善财来到沃田城,寻到坚固解脱长者,长者年已半百,坐于草堂之内。草堂简陋,四下无墙壁,上悬一葫芦,长者坐于葫芦下,善财上前右绕三匝顶礼道:圣者,我名善财,已发菩提心,利乐有情造...

秘:教你如何招桃花 让你不愁找不到另一半

秘:教你如何招桃花 让你不愁找不到另一半

现实生活中,还多人都找不到对象,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代名词(剩男剩女),那么怎么让才能让自己能够找到合适的人呢?其实除了个人原因之外,桃花运也契合很重要的作用。今天,小编教大家几个招桃花的妙招。1...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九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九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东,次有香水海,名:离垢焰藏;出大莲华,名:一切香摩尼王妙庄严;有世界种而住其上,名:遍照刹旋,以菩萨行吼音为体。此中最下方,...

达真堪布:有什么能力都不如有这个能力

达真堪布:有什么能力都不如有这个能力

达真堪布:有什么能力都不如有这个能力 *征服自己的内心,战胜自己的烦恼——有什么能力都不如有这个能力。 *精进的时候精进得不得了,懈怠的时候懈怠得不得了,这样断断续续地修行,是没有串习力的。没有串...

坚持吃素一个月,身体会有你想象不到的转变!

坚持吃素一个月,身体会有你想象不到的转变!

吃肉到底好不好,是医学界经常辩论的议题。我们吃肉是为了摄取蛋白质,但很多优质蛋白质是可以从植物性食物中摄取到的。长期习惯摄取肉类的人,突然间改成了全素一定不会习惯,或觉得全身无力,其实素食只要吃...

健康的生活哲学-瑜珈

健康的生活哲学-瑜珈

发源于古印度的瑜珈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延续之后,在今天渐渐成为一种颇受欢迎的健身方式。人们重新发掘瑜珈的神奇魅力,目的不再是追随古印度人那种苦行僧似的修行或修炼,选择瑜珈,在某种意义上,是选择了一种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