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佛的前身

迦叶佛的前身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怠。

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出户,只是一心诵读般若波罗蜜经。

他那朗朗清脆的读经声,从窗户、门口、壁缝传出来,在山间回响着,似鸟语花香,如淙淙清泉,遍布整个山麓。

却说这山中,每天清晨和黄昏,都有一个七岁的牧牛郎在山麓放牛,听到朗朗经声,心中甚为欢喜。

多美妙呀,念得多好呀!牧童每次到山麓放牛时,都听到诵读声。

渐渐地,他入了迷。在一个黄昏时分,牧童循着诵经声来到比丘的门前,说道:请问,您读得是什么呀,这么好听!

比丘正读得入迷,猛听得一个声音叫他,便抬起头来,只见一个小孩倚在门柱上。

孩子,进来说话。比丘招呼道。

您读得是什么呀?牧童走到比丘的面前再次追问,然后靠着书桌,眼睛放出智慧而渴求的目光。

是佛经般若波罗蜜。你年纪太小,长大了就懂了。比丘答道。

牧童一听,却说:用不着长大,我现在就懂!

你才多大就懂了?比丘大为惊奇。

七岁了,我觉得您读得美妙极了!

比丘心里赞道:真是一个聪慧过人的小童,绝非凡人!

没过多久,小童便告辞回去了。

牧童回到原地,一看牛不见了。

呀,肯定进山去了。牧童便进山找牛。他走了很远,也没有找到牛,太阳已下山了,但他怕回家被父母打骂,不给饭吃,便硬着头皮继续往深山里走去。越走天色越黑,他不禁朝山里喊了起来:牛啊,牛啊,你在哪里一

忽然,从林间深处传来一阵响动。牧童以为是牛在里面,忙走上前去,却朦咙地看见前面正有一只饿虎朝他走来。

妈呀!哇一牧童吓得大哭起来,转身就跑。

但已经迟了,一幕惨不忍睹的悲剧发生了,那牧童被猛虎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了。

而那比丘还在等着这个有绝顶大智的非凡神童呢。当然,比丘失望了。再也没有牧童经过他的门口了。

牧童死后转世到一个长者贵族家里。

那长者家里应有尽有,只是无儿无女。此番长者闻听妻子怀孕,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自从妻子怀上孕后,嘴里老 是唠叨着什么,一副昏昏迷迷的样子,如同做梦一般。

他见妻子总是躺在床上,不断地哼着什么,长者心中疑惑:莫非是妖孽作怪?便赶紧让仆人去请相师来占卜。

相师占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说道:我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但肯定不是鬼怪!说罢惊慌而去。

长者见状,不知是凶是吉,整日愁眉不展,但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一天,山中那比丘化缘到了这个长者家门口,远远地就听到长者妻子嘴里的哼哼声,心里不禁欢喜起来。 这不是我天天念得般若波罗蜜经吗?

比丘即快步走入长者家门,见长者一脸的愁云,便问道,请问,贵府是谁在念佛经呀?

什么?什么?长者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是惊讶地看着比丘。

贵府谁在念佛经呀?比丘又问。

没有人念佛经。

那声音我非常熟悉的,贵府一定有人在念佛经!比丘边说边坐下来,长者莫名其妙,心里很不高兴。

那是我妻子得了病,在胡乱哼哼呢厂长者没好气地说。

您妻子在念般若波罗蜜经啊!

什么般若波罗蜜经?

就是佛经。

可是真的?

您该放心就是,您的妻子不是害了什么病,而是在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她怀的必是佛家弟子!说得长者心花怒放,急忙告诉全家人,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

转眼便到了婴儿出生的时候。那婴儿刚出母腹,即从产床下到地上,双手合十地跪着,嘴里不停地念着般若波罗蜜经。

全家人惊奇地看着婴儿,再回头望望长者之妻,见她已不哼哼了,也完全醒了,像从长梦中醒来一样,根本不知此前自己的情形。

长者急忙跑到佛所,去请众僧来看自己的儿子。

众僧来到长者家里,都惊奇地看着地上的婴儿,被他那连读带讲得诵经声吸引住了。

众僧一起向长者合掌施礼,道:这是真正的佛弟子,施主千万不要干扰他。好好抚养吧,这孩子以后可以为天下众生之师,包括我们这些比丘。

七年过去了。前世的牧童已成为一位贵公子,但他一心只诵读般若波罗蜜经,已完全悟解了经义,同时背诵了所有的经典。可谓无人可比,智慧超众。

更令人刮目相看得是,所有经典中原来错误或脱落漏掉的字句,他都一一给予纠正补充,完备了原经中的不足。

于是,比丘僧众均随他诵读经文,听他讲解经义。

从此,长者的儿子更是身体力行,讲经授法无怠,举止言行为人师表,经常开化弟子们,使他人发大乘心。

他的足迹遍及整个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他的弟子。经他启发得大乘心的人共八万四千,直接学佛法的著名弟子共五百名。

佛告诉阿难说:阿难,那时的牧童就是我的前身,那个比丘就是迦叶佛的前身呀。

据《小儿闻解经》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睡觉前可以念佛吗?

睡觉前可以念佛吗?

睡觉前可以念佛吗? 问:有人说睡觉前不能念佛,可有此事? 答:「阿弥陀佛」是文字相,是一句佛号,其实佛就是人,因为他慈悲又有智慧,故称为佛。念佛是为了警惕自己,让自己有如佛一样的慈悲,和像佛一样有...

倓虚法师:佛法为何能弥补教育的不足,法律的不至?

倓虚法师:佛法为何能弥补教育的不足,法律的不至?

大凡一个国家之政治法律,无微不至,那还有不逮之处?教育设备,有完全的课程,那还有不足之处?固然如是,但亦难免有想到。作不到的。就按学界教育,有体育、智育、德育。到卒业考试的题目,总不能出于三育之外。...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国王舍自血肉,换得半偈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国王舍自血肉,换得半偈

一时,世尊出游嘎吉。途中佛告阿难:阿难,把我的法衣折成四层,我的背很痛要在上面休息一下。阿难依佛所言把法衣折好铺在地上,世尊以狮子卧式休息后,思及自己周围的很多凡夫比丘,有些是佛陀应调化的,有些是声...

地藏菩萨感应录:如法修行蒙庇护 依报自随正报转

地藏菩萨感应录:如法修行蒙庇护 依报自随正报转

末学学佛十余年,刚开始时在家里的客厅安放了一张小佛台,供奉观音菩萨和地藏菩萨的圣像。自己觉得和这两位大菩萨很有缘分,特别喜欢礼拜供养他们。家中人口较多,住房也比较拥挤,后来这几年,经济条件好些了,而...

不闻人过,心地清净

不闻人过,心地清净

文征明生性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过错。有人想要把别人的过失告诉他,他必巧妙地转移另一个话题,使对方无法说下去。他终其生都经常如此。(评)从前马伏波告诫侄儿说:「我希望你们听到别人有过失,就好像听到父母的名...

死了心女友还能挽回吗 该怎么做

死了心女友还能挽回吗 该怎么做

和女友分手或是闹矛盾分开后,很多男生就会发现自己离不开她,不习惯没有她的生活,希望她能够回到自己的身边。但是,不是事事都能那么如意的,想要挽回女友和爱情,这其中还是需要注入时间和精力的。死了心女友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