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楼喻

三重楼喻

往昔之世,有富愚人,痴无所知。到余富家,见三重楼,高广严丽,轩敞疏朗,心生渴仰,即作是念:我有财钱,不减于彼,云何顷来而不造作如是之楼?即唤木匠而问言曰:解作彼家端正舍不?

木匠答言:是我所作。

即便语言:今可为我造楼如彼。

是时木匠即便经地垒土作楼。

愚人见其垒土作舍,犹怀疑惑,不能了知,而问之言:欲何等?

木匠答言:作三重屋。

愚人答言:我不欲下二重之屋,先可为我作最上屋。

木匠答言:无有是事!何有不作最下重层,而得造彼第二之屋?不造第二,云何造第三重屋?

愚人固言:我今不用下二重屋,必可为我作最上者。

时人闻已,便生怪笑,咸作此言:何有不造下第一屋而得上者!

譬如世尊四辈弟子,不能精勤修敬三宝,懒惰懈怠,欲求道果,而作是言:我今不用余下三果,唯求得彼阿罗汉果。亦为时人之所嗤笑,如彼愚者等无有异。

译文:

只造第三层楼的故事

远古时期,有一个很富有的人,但却愚笨。他来到一个富人家作客,看见一座三层的楼房,宽敞高大,庄严华丽而且敞亮通风,内心十分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并不比他少,为什么以前没能建造一座这样的楼呢?于是他立刻叫来木匠,问道:懂不懂怎样造一座像他家那样漂亮的三层高楼?

木匠回答说:他家那座楼就是我建造的。

富人便说:现在就请你照样为我建造一座楼!

于是木匠就清理地基测量土地,制坯垒砖、准备造楼。蠢人看到他这些安排,心里怀疑,不能明白,就问他:你这在干什么?

木匠回答说:这是准备建三层楼的材料。

蠢人说:我不要盖下面这两层,你先为我建造最上面的一层楼房。

木匠答道:哪有这样的事!哪有不造底层的就能造第二层的!哪能不造第二层就能造第三层的道理!

这蠢人固执地说:我就是不要下面两层,你一定得给我建造最上面的那层。

一些人听说这故事,都笑话他:希奇可笑,世界上哪有不盖下面一层就能建造到上面第二层、第三层的!

这就像释迦牟尼佛的四辈弟子中,有的人不虔诚修持、敬重佛、法、僧三宝,懒惰懈怠,却想修得正果,因而他说:我现在不需要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三果,只求修得第四阿罗汉果的最高果位。这也同样被当时人们所耻笑,和这个蠢人相比并没有什么两样。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日常的佛心行禅:当一个善意回应的人

日常的佛心行禅:当一个善意回应的人

当一个善意回应的人你是否认为,能够看透他人心思,识破他人谎言的人就是个聪明的人呢?日本有一个威士忌的广告名为成熟的男人。广告一开始便打出两行字:大街上有两个人,一个是骗子,一个是被骗的人。剧情是这样...

星云大师:把吃苦当成吃补

星云大师:把吃苦当成吃补

人,大多数都喜欢尝甜头,不欢喜吃苦。其实,人生本味,酸甜苦辣,百味杂陈。有人喜甜,有人爱酸,有人吃苦,有人好辣;一桌佳肴,有酸甜苦辣,能够各食其好,各取所需,皆大欢喜!“酸甜苦辣”既是人生本味,如果...

佛法,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金门——上篇:彷徨转为淡定

佛法,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幸福的金门——上篇:彷徨转为淡定

曾经我茫然无措曾经我痛苦无助直至遇到佛法彷徨转为淡定痛苦转为安乐上篇:彷徨转为淡定记得儿时,我与佛结缘是源于某部电视剧,它的片尾曲唱“南无阿弥陀佛”,四个音调。电视看多了,我自然也学会了这首佛乐。放...

素食是最慈悲的饮食

素食是最慈悲的饮食

午夜,手捧一盏清茶,独享寒夜的清幽,收拾着连日来因各种事务缠绕而变得琳琅的心情。 身边,大成就者夏噶措智让珠所著的《大悲书函》无声无息地吸引着我的视线,就着幽幽的灯光,顾不得...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凡眼不识文殊菩萨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凡眼不识文殊菩萨

有一个名叫迦罗越的人,一心一意想见文殊菩萨,却总无法如愿。后来,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法子,就是广行布施,设宴供养沙门,并且在会场正中央,设了个高高的座位,希望文殊菩萨能降临,一偿宿愿。有许多沙门都来应...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八十节 导游普陀山全山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八十节 导游普陀山全山

第八十节导游普陀山全山在太平时中外的善男信女们,礼佛游览者,四时不绝。出家僧侣,参访朝拜者,亦是三五成群,络绎于道。随时可以赶斋,到处可以化缘,号称罗汉境界,海外家风。相传二月十九日为观世音菩萨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