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达真堪布:三种信心是皈依的基础

皈依有不同层次的皈依,但是最基本的显密共同的皈依就是下决心:从今以后,把佛作为究竟的导师,把法作为究竟的道路,把僧众作为究竟的道友,这三种决心叫三皈依。加上“把上师作为三宝之总体、究竟的怙主”,就是四种决心,叫四皈依。三皈依和四皈依没有很大的区别。能在相续中立下这四种誓言才能得到皈依的戒体,才能真正皈依佛门,才能得到皈依的功德和利益。

佛为导师,就是要听佛的教导和指引。佛法为道路,就是把佛法当成解脱的大道,我们要解脱、要成佛,就要如理如法地学佛修行。僧为道友,僧是有修有证的人,以他们为道友,以他们为榜样,和他们共同学修,共同进步。上师善知识为三宝之总体、究竟的怙主,佛法广大奥妙,没有上师的窍诀无法能够领悟、能够证得,要通过上师的传承和窍诀去领悟、体会佛法的真理。

皈依的基础就是三种信心,信心是一切功德和成就的来源。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信心有多大,加持有多大。但信心不是迷信!信心可以分三种:清净信心、欲乐信心、胜解信心。

清净信心就是一种欢喜之心,对上师三宝的功德有欢喜之心;这个欢喜心不是一般的欢喜心而是清净的欢喜心。不清净的欢喜心叫贪心,清净的欢喜心叫信心;信心和贪心是不一样的。

要生起这样的信心首先要了解佛法,要知道上师三宝的功德。上师三宝有很多无漏的功德,比如: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和清净的戒律等等。你了解了佛法,明白了佛理,知道了上师三宝的功德,才会生起真正的欢喜之心。你喜欢这些无漏的功德,也喜欢具有无漏功德的人,而且不是一般的喜欢,是非常的喜欢,这就是一种修行的动机,就像是发动机一样。现在很多人修行都不精进,懈怠懒惰,就是因为没有发动机或者发动机有故障,所以修行上反反复复,断断续续的,总是出毛病,这就是信心不足。真正的精进不是一种强迫或压抑,而是一种欢喜,一种迫切,一种积极的状态,像饥饿的牦牛吃草一般,这就叫信心。

欲乐信心是不只是喜欢,而且是自己也想得到这些功德,也非常想成为像佛、菩萨那样伟大的人,并且这个欲望非常的强烈。

胜解信心是一种不退转的信心。佛讲:“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众生都有佛心,都可以成佛。什么叫佛?功德圆满了,福德圆满了,就是佛。不管是世间的还是出世间的,一切功德和福德都是学来的,都是修来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个本能,每一个人都可以学功德,都可以修福德;功德、福德,会越学越圆满,最后一定会最究竟、最圆满。你明白了佛讲的这些道理,你知道自己也可以成佛了,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深信了,这就是胜解信心。

信心是从明理中产生的,佛讲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理。你越研究会越明白,你越去体会感受会越深;当你对佛讲的这些道理有了甚深的了解,有了甚深的体会和感受时,就会生起真正的信心了。有了这三种信心,你才能真正认真地学习佛法。佛讲的这三种信心都是明信,而不是迷信。明信是明白而相信,不是糊里糊涂地相信。很多学佛人都处在迷信的状态中,都在盲修瞎练,所以没有成就,没有进步,这样对身体、对工作、对家庭都不会有任何好处。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猿猴与罗刹女的传说

猿猴与罗刹女的传说

猿猴与罗刹女的传说这是一个在西藏地方流传了几千年的猴子与魔岩女的传说。很早很早以前,观世音菩萨派一有神变示现的猕猴到西藏雪国的地方修行。这个猕猴来到了一个黑色山岩上,潜心修习菩提慈悲心,对于佛法有了...

念地藏经的感应

念地藏经的感应

我学佛念佛有一年多了,心态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难以一一述出。最近发生了一件事,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是这么回事,我晚上值班,电脑里存有地藏菩萨本愿经,我以前也看过,当成看小说一样,消磨时光。因为我觉得我...

若我们的内心在修法过程中掺杂诸毒烦恼,修法就没有丝毫之利益。因此欲令自己的善根在修行过程中不被一切恶缘摧毁,三殊胜之清净正行尤为重要。修学禅定也同样如此。

  

我们在讲修学禅定时讲解过善巧运用,因此对修行者而言,禅修时认识妄念并且知道该如何调伏妄念非常重要。因为禅修时初次出现妄念,从某种角度而言非常正常,这一点必须要了解。有些人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自己在禅修时太过散乱的缘故,可能造下了很大的罪业,因此自己的见解直到现在都没有丝毫之进展。要记住,从某种角度来说,凡夫有起心动念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对于希求解脱的修行者而言,懂得如何将妄念转为道用更为重要。仅仅依靠压制妄念,虽然可以得到暂时的平静,但对于究竟断除妄念来说,并不是容易的事。例如自己现在所处的地方四周都是毒草,无论往哪一方向行走,只要踩到毒草上,就会引起中毒。此时仅仅依靠拔出毒草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懂得如何将毒草转变成良药。一旦懂得如何转变,即便踩在毒草上,也不会中毒,甚至还能起到治病强身的作用。如同这个比喻般,当妄念起现时,懂得如何将妄念转为道用,比单纯压制妄念更重要。

 

我们天天都在说,贪嗔痴烦恼是漂泊轮回之根源,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能把妄念转为道用,妄念则是成办解脱唯一不可缺少之辅助。其中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懂得善巧运用,以及在修行中善巧运用做得有多圆满。若懂得其中的道理,平常修法无论是散乱还是平静,时时都在调伏之中。如果当自己内心平静的时候就认为自己的修行很好,散乱的时候就认为自己的修行很差,仅仅以妄念多少来衡量见解高低或修行好坏,则完全失去了真正修法的特色,也没有真正掌握佛法的窍门。因此欲令修学过程中清净正行不被外缘所摧毁,善巧运用非常重要。

 

要记住,如果禅修仅仅依靠压制妄念,恐怕有时候能成功,有时候未必会成功。一旦不成功的时候,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烦恼,总觉得自己今生成办解脱的希望不大,因此时时都在痛苦之中。若是会善巧运用,无论座上座下有多少起心动念,由于懂得将其转为道用的缘故,内心时时都在喜悦之中。

 

还要知道的是,仅凭压制妄念安住于止息妄念的无分别状态之中,无论是否成功,与解脱都没有丝毫之关系。因为成办解脱唯一的条件不在于能否静下心,而在于能否赤裸心的本性。心的本性和静心两者之间,看似相同,实际上有诸多不同之处。因为心的本性具有一切功德,也就是我们通常讲解的出离心、菩提心和信心。相反,无论心是平静还是散乱,若内心离开了三殊胜法,所行任何善法均无法成办解脱。即便你能压制自己的内心烦恼,安住长达色界禅定一禅的六千个大劫或者无色界禅定的八千个大劫,最终也不能成办解脱。因为仅凭压制妄念,在不具备一切功德的前提之下,修法永久不会成为解脱之因。

 

前两天我也遇到一些修行者说,他认为自己平常的禅定还是挺不错的,因为时时可以在空性以及很平静的状态中安住。当时我问他:“是否由于生活中烦恼太重太多的缘故,为了止息这些烦恼才开始修禅定?若是,你暂时成功了;若不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是为了解脱,这样的修行恐怕对解脱没有丝毫之利益。”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记住。

修行不在于能否静下心,而在于能否赤裸心的本性!

若我们的内心在修法过程中掺杂诸毒烦恼,修法就没有丝毫之利益。因此欲令自己的善根在修行过程中不被一切恶缘摧毁,三殊胜之清净正行尤为重要。修学禅定也同样如此。  我们在讲修学禅定时讲...

女生多次挽回前男友失败  也许你都用错方法了

女生多次挽回前男友失败 也许你都用错方法了

女生在恋爱中经常是很敏感的。在生活中,明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却无限放大,甚至对男友不依不饶。虽然女生总是想要男友多爱自己一点,给自己更多,但是男生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当男生和自己提出分手的时候女...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杂草如何除?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杂草如何除?

日前,我与几位朋友到南方一寺院做义工,体验晨钟暮鼓的寺院生活。安顿后,我们这些做义工的开始分组行事。所谓“分组”就是每一天,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情,如学习、卫生、烹饪、采购等等,大家各司其职,按...

该挽留就别无所谓 怎样挽回不再爱你的人

该挽留就别无所谓 怎样挽回不再爱你的人

分手后怎么挽回?该挽留的就别假装无所谓,该放手的就别假装能挽回。称得上梦想的事情,大概要有以下的元素:让你感觉有尊严的生活,让你有此生无憾的体验,最好还能创造出超乎满足个人需求的价值。不求相遇一见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