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庞蕴居士

庞蕴居士是湖南衡阳人,少悟人生虚空,立志寻道。

他去谒见石头希迁,问道:

不与万法为侣的,是什么人?

石头就用手掩住他的嘴巴,庞蕴豁然有悟。

他后来参见江西马祖道一,又问道: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

马祖答道:等你一口喝尽西江的水,再告诉你。

庞蕴顿悟玄旨。

庞蕴居士拜访过药山后,辞别时,药山派十员禅客送他到门口。

当时,天正下着大雪,庞蕴居士指着空中说:好雪片片,不落别处。

全禅客就问:那落到什么地方呢?

居士打了他一掌。

全禅客说:你这样是马虎不过去的。

庞居士说:你这等人还自称禅客,我看阎王爷是不会放过你的。

全禅客说:那居士您怎样呢?

居士又打了他一巴掌。说:眼明而瞎,能言如哑。

庞居士有个女儿叫灵照,要入灭的那天,他对灵照说:你去看看日头,到了正午就来告诉我。

灵照出去一会儿,回来说:现在是正午,可是太阳有缺蚀。

庞居士出去观看的时候,灵照就在父亲的座位上,合掌坐化。

庞居士回来一看,笑着说:我这女儿机锋真伶俐呀!

于是就延期七天坐化。

在这期间,州官前来看他,他就对州官说:愿你将存在看成空幻,切莫把虚无当作真实,

住留世间,当好自为之,因为一切都像影子和回声一样。

随后,他枕着州官的腿膝亡化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中守护庙门的两位力士是谁?

佛教中守护庙门的两位力士是谁?

佛寺大门一般是三门并立,中间一大门,两旁各有一小门,象征“三解脱门”(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三门”又称“山门”。有的寺院只有一座大门,也称为三门式山门。三门常盖作殿堂式,故又称为“山门殿”。佛教...

为什么有“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说法?

为什么有“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说法?

大姑子最近负面情绪高到了顶点,哀怨的神色让她的整张脸都布满了褶皱。她的女儿,也就是我的侄女 33 岁因白血病想不开跳楼了。如花似玉的孩子啊,就这样狠心舍弃了亲人。大姑子来医院看望她哥(我先生),进门...

佛教故事:讨帐的儿子--学佛网

佛教故事:讨帐的儿子--学佛网

讨帐的儿子早几年一次到昆明黄土坡那边一位同伙家吃饭时,看到他邻居家有一个三岁阁下的大头儿子,就是医学上讲的脑积水,头大得离谱。后来懂得到,周边的人都说孩子的父母做了昧苦衷,才生了这么个儿子。孩子的父...

达真堪布:佛子之慧,君子之交

达真堪布:佛子之慧,君子之交

达真堪布:佛子之慧,君子之交 跟众生交往的时候,要保持适度。既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对他们有怨恨。所谓不能过度亲密,是指不能以贪爱心去接触。所谓不能有怨恨,是指不能舍弃众生。 我们应该以慈心和悲心跟...

念得弥陀熟,三藏十二部教理都在里许

念得弥陀熟,三藏十二部教理都在里许

念得弥陀熟,三藏十二部教理都在里许蕅益大师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尽一日中,出声一炷香,默持一炷香,循环无间,必以一心不乱为期,毕此...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节 我是通过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八正道,即中道之法

佛教故事:觉者的生涯:第十节 我是通过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八正道,即中道之法

第十节 我是通过既不折磨自己又不伤害别人的八正道,即中道之法,证得无上涅槃的寂静常乐。/佛陀佛陀从优娄频罗来到了波罗那斯,又从波罗那斯回到了优娄频罗。然后,他转道摩陀国的王舍城。一路上,皈依佛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