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譬喻经

五阴譬喻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靡胜国。度河津见中大沫聚随水流。即告比丘言。诸比丘。譬如此大沫聚随水流。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沫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色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病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色之性无有强。譬如比丘天雨渧水一泡适起一泡即灭。目土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泡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痛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知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病但结但伪但疮。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痛之性无有强故

譬如比丘季夏盛热日中之炎。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炎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想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是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淫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想之性无有强

譬如比丘人求良材担斧入林。见大芭蕉鸿直不曲。因断其本斩其末劈其叶。理分分[利-禾+皮]而解之。中了无心何有牢固。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非有虚无不实速消归尽。所以者何。彼芭蕉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行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知。其不有虚无不实。但淫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行之性无有强

譬如比丘幻师与幻弟子于四衢道大人众中。现若干幻化作群象群马车乘步从。目士见之观视省察。即知不有虚无不实无形化尽。所以者何。幻无强故。如是比丘。一切所识去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比丘见此当熟省视观。其不有虚无不实。但淫但结但疮但伪。非真非常为苦为空为非身为消尽。所以者何。识之性无有强。于是佛说偈言

沫聚喻于色  痛如水中泡

想譬热时炎  行为若芭蕉

夫幻喻如识  诸佛说若此

当为观是要  熟省而思惟

空虚之为审  不睹其有常

欲见阴当尔  真智说皆然

三事断绝时  知身无所直

命气温燸识  舍身而转逝

当其死卧地  犹草无所知

观其状如是  但幻而愚贪

心心为无安  亦无有牢强

知五阴如此  比丘宜精勤

是以当昼夜  自觉念正智

受行寂灭道  行除最安乐

佛说如是比丘闻皆欢喜。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返回列表

上一篇:五蕴皆空经

下一篇:广义法门经

相关文章

佛陀教你不生气:严格自律使人重获新生

佛陀教你不生气:严格自律使人重获新生

严格自律使人重获新生心平气和是人最简单的状态,但真正要做到这一点,没有深厚的涵养是不可能的。有涵养的人明知心平气和不容易做到,依然时时处处谨遵自己的戒律,这就比那些缺少涵养的人好得多,因为他们几乎实...

54如何选择明师?

54如何选择明师?

如何选择明师?  韩愈曾经说过:「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法门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功力的明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虽然明师未必出于明师之门,明师门下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随明...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最后一句真话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最后一句真话

矿难救援取得了圆满成功,被透水困在井下八天的二十五名矿工终于全部送进了市里最好的医院。上级对这次救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是创造了救援史上的奇迹!媒体则纷纷报道一个叫张山的矿工,说他从安全巷道主动跳进...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九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九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十九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各位同修,今天早晨悟道师问我一个问题,他说:我们修行到底是弘法利生重要,还是自己求生净土重要?我们就利用这个机会,就以此为话题,我们来说说。佛在...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贪吃的老鼠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贪吃的老鼠

贪吃的老鼠一只老鼠不小心掉进了一个盛得半满的米缸里。这飞来的口福老鼠岂能放过?一顿饱食后倒头便睡。不知不觉中老鼠在米缸里已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有时它也想跳出去算了,可是眼瞅着这么多的白米,嘴里便直痒痒...

当尽孝的媳妇遇到固执洁癖的婆婆,会是什么结局?

当尽孝的媳妇遇到固执洁癖的婆婆,会是什么结局?

孤身一人、身体不好的婆婆在我老公大姐家住了好长一段时间。春节前,大姐一家要回自己的婆家,那婆婆谁来照顾呢?婆婆就想一个人回老家住。为此,老公心里很着急,生怕老人再回老家,没人照顾。我们夫妻商议决定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