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何法示人?

临济禅师与凤林禅师交往时,有一次凤林禅师问道: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您,不知您愿不愿意回答?

临济禅师回答道:谁不知道凤林上人是位大诗人,我可不要挖自己的肉作疮!不过我倒很好奇您的问题是什么?

凤林:海月澄无影,游鱼独自迷。

临济:海月既无影,游鱼何得迷?

凤林:观风看浪起,翫水野帆飘。

临济:孤轮独照江山静,长啸一声天地秋。

凤林:任将三寸辉天地,一句临机试道看。

临济: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

凤林至此已无话可说,于是临济禅师乃吟颂着:

大道绝同,任向西东;

石火莫及,电光罔通。

后来沩山禅师看到这句颂词,就问仰山禅师道:其速度之快,既然连石头的火花都追不上,甚至连闪电的光线也都达不到,那么古圣先贤又用什么方法来教导后学呢?

仰山:老师您的意思呢?

沩山:只要是能言说的,皆无实义。

仰山:我并不以为然。

沩山:为什么呢?

仰山:凡所言说,皆是佛法;凡所佛法,皆在心源;心念一动,遍十方界,石头之火,雷电之光,均不及心快。

沩山:确实不错,海月也好,游鱼也好,风浪也好,帆船也好,寂静的江山,萧条的秋天,诗人剑客,天地机遇,总在心中,何关迷悟?何关迟速?

禅者好问,因为他们对人生,佛道、禅心,充满疑问,但另一方面的回答,往往又答非所问,看起来答问没有关连,但实际上丝丝入扣,紧密相连。所谓真理,有时同中有异,有时异中有同,其实同异皆一如,动静皆一如,东西皆一如,空有皆一如,迷悟皆一如。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第一次念佛泪眼不止,是什么原因? 问:‘我媳妇的妹妹,第一次来四楼念佛堂念佛,就觉得自己眼泪一直不尽的流,请问这是什么原因?’答:这种现象不只是一个人,我已经遇到好几位有这种现象。实际上《无量寿经》...

算命看风水能否改变命运?谈改善命运的秘诀!

算命看风水能否改变命运?谈改善命运的秘诀!

作者:莲翰先生 不少人在遇到运程阻滞、生意失败、事业不利,或婚姻受到挫折,或病魔缠身,甚至多灾多难时,都会来找我这个命相学者占卜,问问今后的前程如何?何时会行好运?如果占出的卦象是吉利,当然满心欢喜...

有一次三大弟子请求仲敦巴大师赐教佛道的简要修法。

仲敦巴说:人们成佛之道路虽有种种,但至关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与慈悲心融为一体的性空见。其中性空见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悟到诸法本性无生;慈悲心是世俗菩提心,就是对未悟众生发大慈悲。修大乘佛教者,开始要使生起这两种菩提心,中间要修养这两种心,最后修这两种心的成就就是佛的法身和色身。

修这两种菩提心的方法简要概括为三根、九支。三根是:修心,积资,修定。修心之要分三支:即无常观,慈悲观,二无我观。积资之要三支:供养上师,供养三宝,施舍法财。修定之要三支:持戒,祈求传承上师,身心处于寂静状态。通过上述九支修法生起成熟胜义世俗两种菩提心,从胜义菩提心生出法身果,从世俗菩提心生出报化二色身果,结出二果便是佛。

有位康地僧人请教二无我意。

仲敦巴说:从自己的头顶到脚底,一一寻找哪一点是“我”?当你找不到可以指认出来的“我”,便是“无我”。悟到寻找“我”的思想意识本身,也无可以指认的自体,便是“法无我”。

又问:什么是正见?

仲敦巴说:正见是认识到一切事物本来没有物自性,没有有无常断等可以判定的本质,一切现象如梦如幻,而且这虚幻也是自己的心中所现,故对一切事相不执著,不关注,心不受牵制。

有一次仲敦巴看到一个转经的僧人。

仲敦巴说:转经也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个僧人听了此话,便去天天坐在经堂廊檐下读大藏经。

仲敦巴又说:读经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僧人听了此话后又去坐禅。

仲敦巴又说:坐禅也开心,但修行不是更好吗?

那僧人听了以后便去请教敦巴说:看来转经、读经、坐禅都不算修行,那么什么是修行呢?

仲敦巴说:丢掉今世的一切牵挂。丢掉!丢掉!

布多瓦问仲敦巴大师:如何分辨佛法与非佛法?

仲敦巴说:能抑制烦恼的是佛法,不能抑制烦恼的不是佛法;反世俗的是佛法,合世俗的不是佛法;符合经义的是佛法,不符合经义的不是佛法;受善报的行为是佛法,遭恶报的行为不是佛法。

丢掉今世的一切牵挂……丢掉!丢掉!

有一次三大弟子请求仲敦巴大师赐教佛道的简要修法。仲敦巴说:人们成佛之道路虽有种种,但至关重要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与慈悲心融为一体的性空见。其中性空见是胜义菩提心,就是悟到诸法本性无生;慈悲心是世俗菩提...

地藏菩萨感应录:莫名喜悦伴夜眠 至此逆消顺缘启

地藏菩萨感应录:莫名喜悦伴夜眠 至此逆消顺缘启

我现在每个月的十斋日里诵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一部《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一部《佛说阿弥陀经》,每天念地藏菩萨名号和“六字大明咒”各一千遍以上,“大光明咒”、“解脱咒”等108遍以上,每天还要施食一...

禅师与“资深麻友”老杜的摆谈

禅师与“资深麻友”老杜的摆谈

老杜是商场上叱咤风云一位老板,家资颇丰,吃穿不愁。他觉得自己打拼多年,是时候享受生活了。于是把大部分生意交给儿子打理,自己主抓大局。他心宽体胖后,迷上了搓麻将,约上朋友、客户天天到麻将馆报到,而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