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已无法安于现状,请收藏此文

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往往错误的以为知道等同于悟到,其实知道了仅仅只是开始,万事万物需要亲身用心去感悟去行动。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的心思和视线放在满足自我的欲望上,很难实现人生的价值和真正的快乐。

听朋友说过一件事,有一个女生手头有点拮据,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应征会计的广告,便去应征,等她到了面试地点才发现那是一家不正规的酒店,她刚想掉头就走,却被老板叫住了说:“别担心,我们绝不会强迫你去陪客,只要单纯的负责会计工作就好,而且现在工作不好找,我们会计的薪水比其他公司都高,你可以考虑考虑。”

她想了想觉得老板说的也有道理,就担任了这家酒店的会计。

两个月过后老板问这个女生要不要转服务生?她断然拒绝了。老板又说:“我们店里的服务生只需要端端饮料清洁包厢就好了,工作很单纯,薪水却比你当会计多出一倍。”女生想了想觉得多赚点钱也没错,便专任了服务生。

再过两个月老板又问:“你要不要考虑去坐台?”女生摇摇头。老板说:“你自己也看到了,我们店里不强迫坐台出场,只要穿着漂亮衣服陪客人唱唱歌,喝喝茶,薪水却比你当服务生多出一倍,况且还有小费可拿。”女生受不了高薪的诱惑,决定专任坐台。

又过了两个月,她看到其他小姐被客人包出场又拿红包又穿名牌,心里很羡慕,变也跟着“下海”了,很快便成为酒店红牌。

某天,他听到老板对前来应征的女孩说:“别担心,你只要做好会计就好,绝对不用陪客。”她这才发现自己来应征会计也不过是几个月前的事,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如果不能把持好自己的欲望,最终将被欲望淹埋。

听完朋友说的这个事,我联想到现实生活,我们之所以总不能安于现状,是因为居于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我们的心要承载的欲望太多。犹如上文那个女生,她无法安于会计,又无法安于服务生,又无法安于“坐台”,最后走向了沉沦。

现实就是如此。我们经常纵容自己被欲望驱使,去获得一时满足。而掩耳盗铃的结果,就是不得不承受那个注定要来的苦果。这个苦果,就由不得我们选择了,忍得住要忍,忍不住也要忍。所以太贵的幸福就别去消费了。

当居身于喧嚣的城市的时候却又惦念着安逸和祥和的家乡,但等回到了家乡又希望享受大城市的繁华便捷。

读书的时候想早点出来工作实现经济独立,但等工作了又贪图读书时候的轻松惬意。我们都绞尽脑汁的想要挣更多的钱过优质的生活,但却又都有一个追求诗和远方的内心。

生活实属不易,就像钱钟书先生在《围城》里写的一样,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欲望往往阻止了我们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让我们的判断力彻底麻木,但等真正设身处地的走到那个位置的时候,才明白现实远没有看起来这么光鲜。

我们所不满足的当下可能就是他人最羡慕的将来,亦或是无限缅怀的过去。

因此,学会随缘珍惜当下,享受此刻我们所拥有的生活才是最好的活法。要知道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就是最好的东西,此时此刻便是最美的时刻。

我们经常会被欲望蒙蔽双眼,把得不到的看得太重,而把自己已经拥有的又看得太轻。

眼前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过去种因所结下的果。得到了的是你该得到的,用不着得意。失去了的也是你本该失去的,用不着懊恼。

要知道万事来去总有因,万物得失常在缘。

南无羌佛在《世法哲言》中有云:“富之所获,得之于勤,富裕者必具勤因而合其才,定业之正可至其果”。

达摩祖师亦云:若得荣誉好事等,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定在慈悲,自然吉祥如意。

曾经听过一个小故事,一个小和尚向师父请教:“人的欲望是什么?”老和尚告诉小和尚明天再来,但是不要吃饭也不要喝水。

第二天小和尚来的时候已是饥肠辘辘、饥渴难耐了,感觉自己可以吃下一蒸笼的馒头。然而老师父却让他背着竹篓到果林里采摘鲜美的水果,但是要求他必须带回寺庙才能吃。

到了快晚上小和尚背着满篓的水果回到了庙里,老和尚让他尽情的去吃,但是只吃了两个就已经饱饱的什么也吃不下了。师父就问他:“这些你千辛万苦背回来的却没有被你吃下去的水果又有什么用呢?只不过是些毫无用处的累赘罢了。”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真正需要的仅仅是两个足够充饥的果子,而剩余的则是我们的欲望。

人生,不必过于计较得失,我们只是世界的匆匆过客!感情,聚散皆是常态,我们不过是缘分的体验者!财富,我们何必在意多寡,我们只是金钱的使用者!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必负累,何必执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放生功德:放生得无边利益

放生功德:放生得无边利益

一切有漏善法中,无有能比放生功德更大者。凡其他善业,若自心不净,就无有功德,但放生时,无论其心净或不净,其事皆是直接对众生有利,因此有不可思议的善果,哪怕是放一条生命的功德也无法衡量。因为这些所放的...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一讲)

佛教故事:种善因得善果 (第一讲)

种善因得善果 (第一讲)净空法师讲述华藏图书馆录影室(此讲录出自净空法师专集文字讲堂)我们图书馆的录影室建好了之后,今天第一次试验。张居士从《印光大师文钞》里面,节录了一段。我们就用这一段做一个开端...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3.真正的好朋友

海涛法师说故事全集:23.真正的好朋友

23.真正的好朋友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没出家时,家中富有又有地位,结交很多朋友。其中有一位名叫陀然的梵志,与他成为莫逆之交,感情有如兄弟。目犍连出家以后,他和陀然几乎没有连络,虽然偶尔也想起老友,但因...

达真堪布:看见他错了以后……

达真堪布:看见他错了以后……

达真堪布:看见他错了以后…… 《百业经》里有一则公案:有位比丘尼,曾经说另外一位比丘尼象狗一样,结果她自己在五百世中转生为狗。她只是随便顺口说了一句,看似是微不足道的行为,却有这么严重的后果。 我...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出生便患恶疮求治无门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他出生便患恶疮求治无门

舍卫国里有一大富长者,为了祈求后嗣有人,费尽苦心,不但重聘迎娶高门大姓的女子,并以种种伎乐娱乐新娶的夫人。没想到夫人十月怀胎,竟生下一个患满恶疮、流脓流血的男孩。可怜的孩子一出世就没有一天好日子,时...

达真堪布: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

达真堪布: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

达真堪布: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 问: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达真堪布答:那就看你自己了。若是自己具有信心,那就一定能往生;若是没有具足的信心,总是怀疑自己能不能往生,那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