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素食文化与佛门更为亲近确有的渊源

素食,不等于素斋,并不为佛教所独有,但中国的素食文化与佛门更为亲近确有其渊源。世易时移,素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历经流变,并日趋成为时尚。值得关注的是,“新素食”与佛教文化仍然有着难以割舍的“缘”。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汉地已有素食之风,《黄帝内经》等医书中即记载古人“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并视素食为一种美德;老庄清静无为的哲学思想,也提倡寡欲养生型的饮食观。很多隐逸的文人志士,崇尚自然,认为吃肉使人气浊,吃素使人气清,因而追求清气,奉行素食原则。

原始佛教并没有规定僧人吃素,而是随缘随化,因此律仪中并没有禁止食鱼肉的戒条,所以今天的南传佛教、藏传佛教的僧人以及北传中的日本僧人都允许吃鱼肉。佛教在传入中国的初期,也还来不及形成中国特色,汉地僧人食素是在1400多年以前,由南朝的梁武帝萧衍首先提出,所以素食是汉传佛教僧人特有的规定。

梁武帝萧衍虔信佛教,曾三度以身舍佛。因其对佛教经典熟稔于心,根据佛经“戒杀生”的规定,于天监十年,即公元511年,梁武帝写了4篇《断酒肉文》,并在皇宫“凤庄门”集僧尼1000余众,宣唱此文。此文第一次提出禁止僧尼“食一切肉”的主张,并以“王法治问”的强制措施严加管制,从而形成汉地僧人吃素的制度,并一直坚持至今。同时,梁武帝还提倡臣民吃素,并规定祭祀天地神明祖宗的供品,不准用三牲猪头,而改成面粉做的牺牲品。自梁武帝规定僧人吃素之后,佛教倡导素食可谓最力,很多大乘佛教经典明文规定不得食一切众生之肉,并以因果报应、三世轮回观点论证食肉之过失,因此素食便结下了源远流长的佛缘。 

过去,素食常常与持斋念佛联系在一起,佛门净素是素食的主流;但近年来,健康环保、慈悲、和平理念的推广,使得民间素食成为时尚,甚至成为个人品位高雅、现代意识浓郁和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标志。

素食的原料,过去以青菜、豆腐为主;现在已发展为大豆蛋白、小麦蛋白、魔芋、菌以及海藻提取物等。素食者主要吃的是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干果及种子。

民素流行的主要表现为个人“素食主义”的盛行和各地素菜馆的兴起。现代素菜馆融合了宫廷素食、佛门净素和民间各大菜系的素食,甚至引入很多西餐的做法。素菜馆主要有两个门派,一是仿荤,重形象逼真、“味妙味肖”;二是全素,但求原味创新,尽量不使用半成品,相比之下,后者似乎更趋时尚。很多素菜馆为了制作纯正精良的素菜,往往聘请佛门素斋掌勺大厨;店主很多都是在家居士,菜馆的布局清静雅致、供奉佛祖,厅名、菜名会选取佛门典故,背景音乐使用佛教音乐,用具也会体现佛教特色,总之在整体设置、细节安排上都会亲近佛门,同时往往会流通、助印佛教文化方面的善本。

现代民素更多积极地接引了佛教元素,秉承佛教饮食传统和文化内涵,融合了宫素的精细、民素的天然、佛素的纯正,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命名雅致,烹饪技法,博采众长,色、香、味、形、神、皿、质、养、声、境和谐统一,可称为“新素食”。 

总之,中国素食在理念、取材、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历经了种种流变,然而,“新素食”与佛教文化的亲缘关系仍然可见一斑。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舒服区

佛教故事:为人处世:舒服区

舒服区大约10年前,我在一家电话推销公司作为业务员接受培训。主管有一次在培训课上用图诠释了一个人生寓意。他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幅图:在一个圆圈中间站着一个人。接着,他在圆圈的里面加上了一座房子、一辆汽...

诵《新年祈愿文》,祈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

诵《新年祈愿文》,祈愿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

明天就是春节,新的一年到来,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该放下的都要放下,让我们在慈悲佛陀的加持下,一起聆听星云大师的《新年祈愿文》,祈望在新的一年里一如既往地发心,以使菩提增长、福田广种,祈愿大众,福泽绵...

追寻内心之美

追寻内心之美

追寻内心之美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赞美,但是太喜欢他人赞美,连美也会变得庸俗。应该学会把心灵的美看得比形体的美更珍贵。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难以保持的。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

对对联

对对联

对对联相传在汉朝时期,不知哪个寨姓袁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男孩,这个小孩脑瓜蛮灵,小小年纪便通晓诗文。有一次,小孩子在花桥上玩石头把戏,一会来了几个抬轿子的人。他们刚走过花桥,小孩追上叫住他们不要走。这...

放生心得:应科学理性的放生野生动物_科学放生

放生心得:应科学理性的放生野生动物_科学放生

原本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野生动物,却因人类非法捕猎,遭遇厄运。但为何放生却有可能好心做坏事?记者发现,其实放生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受益的总是捕猎者和销售者,损失的总是放生者,而受伤的总是动物,它...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人得长心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人得长心

刘毅接手了父亲的食品加工厂,他满怀着雄心壮志,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工厂弄的有声有色。让父亲瞧瞧,他的儿子并不是整天好吃懒做的花花公子,而是一个有能力的实干家。刘毅接手工厂后,虽然用心去经营,可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