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死的禅境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

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于是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参访南隐禅师。

王田医师找到南隐禅师的住处,说明来意,并请求开示。

南隐禅师道: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医师,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王田医师似懂非懂的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禅师总是对他说道: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每天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家照顾你的病患去!

王田医师非常不解的想着:这种开示,怎能袪除怕死的心呢?因此,当他第四次参访时,就抱怨道:有位云水僧僧告诉过我,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我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病患者。对于这一点我很明白;但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我以后就不必再来向你请教了。

南隐禅师微笑的拍着王田的肩膀说道:我对你太严格了,让我给你一个公案试试吧!

所谓公案就是南隐禅师要王田参赵州无的话头,王田苦参这无字公案,前后二年,当他将心境告诉南隐禅师时,得到的答案是尚未进入禅境。王田并不灰心的专心致志,又参究一年半,终于自觉心地澄明,难题逐渐消失。无已成了真理。他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他已脱离了生死挂虑。

最后,当他叩见南隐禅师时,禅师只对他微笑说了一句话: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王田医师经常接触老病死生之人,因此,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伤他人,看看轮到我。所以对死亡就起了恐惧,南隐禅师要他好好照顾病患者,就是参禅,因为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能入禅呢?及至到他参透了无字的公案,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就是无死的禅境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星云大师: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

星云大师: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场对调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禅院新来了一个小和尚,他积极主动去见智闲禅师,诚恳的说:“我新来乍到,先干些什么呢?请前辈支使和指教!” 智闲禅师微微一笑,对小和尚说:“你先认识、熟悉一下寺里的众僧吧!” 第二天,小...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佛教故事:海涛法师故事:尊胜由来—佛陀波利

尊胜由来佛陀波利唐朝时,北印度有一位佛陀波利,是罽宾国人。他怀着为教殉道的精神,到处探寻灵异的圣迹,由于听说震旦(中原)有文殊大士的道场,特地长途跋涉,渡过沙漠,要来礼拜参见,经过千山万水,到了仪凤...

猫捉老鼠,亦是因果吗?

猫捉老鼠,亦是因果吗?

猫捉老鼠,亦是因果吗? 佛教时常说因果,如猫捉老鼠,这亦可说是因果吗?是不是前生老鼠食猫肉,故这一生因果循环,反过来猫食老鼠之肉,互相冤报? 因果(梵语hetu-phala),佛教是讲因果的,因果...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心在哪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心在哪

和尚文益有心外出云游,乃向桂琛禅师告辞。禅师道:人皆云三界由心生,万物因识起,那我且问你,他指着院中的一块石头说:你说说此石在你心内,还是在你心外?文益答曰:在心内。桂琛笑了:一个四处云游的和尚,为...

法云法师文集:名利竟如何?

法云法师文集:名利竟如何?

名利竟如何?法云法师有一则故事说:从前有一位酷爱音乐的国王,派人去请一位著名音乐家来皇宫演奏,并对音乐家许诺:将送给他名贵的珠宝。音乐家听了,喜不自胜,赶快前往宫廷,使出浑身解数,非常卖力地演奏,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