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无死的禅境

王田是一个精于医术的医生,不过仍有许多病人死去,因此每天都惧怕死的阴影。一次在出诊的路上,碰到一位云水僧,王田于是就请示道:什么叫禅?

云水僧回答道:我也不知如何告诉你,但有一点可以确信的是,一旦会了禅之后,就不用怕死了。于是在云水僧的指示下,王田前往参访南隐禅师。

王田医师找到南隐禅师的住处,说明来意,并请求开示。

南隐禅师道:禅不难学,你既然身为一个医师,就应该好好对待你的病人,那就是禅!王田医师似懂非懂的前后拜访了南隐禅师三次,南隐禅师总是对他说道:一位医生不该把时间每天消磨在寺院里,快回家照顾你的病患去!

王田医师非常不解的想着:这种开示,怎能袪除怕死的心呢?因此,当他第四次参访时,就抱怨道:有位云水僧僧告诉过我,人一旦学了禅就不怕死。每次我到这里,你总是要我照顾我的病患者。对于这一点我很明白;但假如这就是所谓的禅,我以后就不必再来向你请教了。

南隐禅师微笑的拍着王田的肩膀说道:我对你太严格了,让我给你一个公案试试吧!

所谓公案就是南隐禅师要王田参赵州无的话头,王田苦参这无字公案,前后二年,当他将心境告诉南隐禅师时,得到的答案是尚未进入禅境。王田并不灰心的专心致志,又参究一年半,终于自觉心地澄明,难题逐渐消失。无已成了真理。他善待他的病人而不知其为善待;他已脱离了生死挂虑。

最后,当他叩见南隐禅师时,禅师只对他微笑说了一句话:从忘我到无我,那就是禅心的显现了。

王田医师经常接触老病死生之人,因此,眼看他人死,我心急如火,不是伤他人,看看轮到我。所以对死亡就起了恐惧,南隐禅师要他好好照顾病患者,就是参禅,因为一个人放弃责任,放弃爱心,怎能入禅呢?及至到他参透了无字的公案,从有心到无心,从有我到无我,从有生到无生,那就是无死的禅境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达真堪布:同亲友相处的大智与大爱

达真堪布:同亲友相处的大智与大爱

达真堪布:同亲友相处的大智与大爱 跟亲朋好友及其他众生交往要有度,应该适度。如果你能把握适度,就不会互相伤害,甚至还能真正利益他们;若是把握不住这个度,尽管你想互相利益,结果却是互相伤害,甚至你...

婚姻遭遇危机 如何挽回婚姻

婚姻遭遇危机 如何挽回婚姻

婚姻中我们会面临困境,这个可能是来自内部也可能是来自外部,不管是哪一种都对我们的家庭造成很大的影响,婚姻遭遇危机要如何挽回婚姻,下面就为大家介绍挽回婚姻的方法。挽回婚姻要提升自己当意识到自己的吸引力...

如孝法师:面对亲人去世怎么释怀,并过好自己的一生?

如孝法师:面对亲人去世怎么释怀,并过好自己的一生?

问题:我17岁时,爷爷患癌晚期。有一天上学,我跟爷爷告别,爸爸一路送我一路哭。后来爷爷走了,整个家族都崩溃了,我也一直很痛苦。对去世的家人如何释怀,并过好自己的一生?如孝法师:每一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

星云法师:六和敬

星云法师:六和敬

僧众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乐清净的僧团始能实现,而僧团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为基础。所谓「和合」,即指「理和」与「事和」,亦即僧众在真理与行事方面都能和谐相处的意思。佛陀住世时,领导的...

钟茂森博士: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钟茂森博士: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钟茂森博士: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受恩不感。念怨不休。】 受到人家的恩惠一点都不懂得感恩,反而别人跟他有一点过不去就念念不忘,总想著机会来报复。即使找不到机会报复,他这种怨恨的心缠缚在心里,郁积在...

达真堪布:如果能这样一心祈祷,真的有加持

达真堪布:如果能这样一心祈祷,真的有加持

达真堪布:如果能这样一心祈祷,真的有加持 达真堪布开示于2015年第一届大学生体验营 问:我清净身语意,念诵《金刚经》《心经》,或持密咒,效果是不是一样的呢。 仁波切:差不多。无论是持密咒还是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