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玛仁波切:现在世间特别有福报、人们特别羡慕的名人、富商,也不一定是前世造了特别大的福业

一、清净心积大福报

富豪们的巨大财富,几乎富可敌国,有人对此会非常惊讶、赞叹,感到极为不可思议。其实,现在世间特别有福报、人们特别羡慕的名人、富商,也不一定是前世造了特别大的福业。如果他有幸遇到特别殊胜的福田,加上自己怀有一颗清净心,如此以小小的福德也会感召巨大的果报。例如,我们以前说过的我乳转轮王,就是过去世曾以七颗豌豆供养佛,从而成为统治三十三天以下的转轮王。

对于微薄的财富、地位,如果会感到稀奇罕见,就表示自身孤陋寡闻,没见过真正富有的人;也表示自身过于贪着现世、不懂因果规律;或只是懂了,却没有真正相信。如果对因果深信不疑,即使看到财富惊人、地位高不可攀、权势不可一世的人,也不会产生羡慕之心。因为自己知道,这些都是暂时的因缘。而如果真正生起了出离心,就会理解这些世间福报,没有任何的稳固性,随时都会因无常而消失,就不会过度执著了。

有些人感到疑惑,为什么自己修行那么多年,却愈修愈执著,甚至因而怀疑佛法呢?其实,不是因为修行,你才会执著的,而是因为你没有依照佛陀的指引,没有具德上师的指导,没有如法闻思修行,才会产生矛盾和偏差。如果你愈修,虔诚心愈薄弱,这时不是佛法让你失去虔诚心,而是你执著世俗的得失,执著文字语义上的研究,没有将佛法用到自己的心上。当你把聪明才智用在增加佛学知识上,浸泡在佛学的领域一久,佛法对你来说,就只是一门学问,而不是修心的妙法了。如此一来,对佛法的信心,会在不知不觉中淡化、流失,到最后,连对上师三宝的虔诚心都会失去。如此偏差的学佛方式,连净化业力的效用都没有,何况是想证悟心的本来面目呢?

我们藏族人常常以包裹酥油的牛皮,来比喻这种人。因为当牛皮吸入过多的酥油后,时间久了它就会变得更硬。一旦我们忘记佛陀的教导,没有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不能以佛法调整约束自己时,很容易变成似乎很懂得佛法理论,实际上却是远离佛法的佛油子。

二、以菩提心供养

虽然凡夫的能力很有限,但是心的本体性空,没有任何力量会比心力还大。若能善用心,有限的资粮就能变得无限。累积无漏资粮的方法,虽然有千百万种,但是都离不开菩提心。佛陀说,在众多累积资粮的方法中,最快速、最殊胜的,就是发菩提心和行菩萨道;最殊胜的供养,就是以菩提心来供养。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私心,都想成就佛果。但身为大乘佛教徒,如果一切努力都只是为了自己,那就与菩提心互相矛盾了。要知道,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反之,只思考如何利益他人,最后反而能成就自己。就像诸佛菩萨还未成就前,所作的清净业障、积聚资粮,都是为了利益无边众生,没有丝毫利己的私心,最后成就了圆满佛果。而众生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所以至今仍在轮回中流转。

如果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只希望自己成就,单是这种心态,就不算是大乘佛教徒了,更何况还不断增长五毒烦恼而不自知。这就像是在治病的药物里,放入毒药。喝了这种掺毒的药,对我们没有任何好处。

事实上,把利益众生放在第一位,一切善果自然会源源而来,就像在寒室中点起一盆火,自然会有热度;也像已经种下稻苗,日后一定会长出茎叶、稻谷。不管是在上供诸佛菩萨,或下施六道众生时,只要以菩提心摄持,福报很快就会成熟。

所以,我们在行善的过程中,一定要根除追求现世和自利之心。同时,应以如梦如幻的方式看待一切显现,不要过度执著。当我们以众生的利益为重,去忏悔业障、供曼达拉、行持六度等等,就在逐步舍去我执,终有一天,我们自然会体悟空性,最后一定会成佛。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出家人为什么用钵吃饭?

出家人为什么用钵吃饭?

钵,又称钵多罗、钵和兰等,是出家人常持道具之一,一般作为食器。其形状为圆形稍扁、底平、口略小。钵的材料,如铁制,称铁钵;陶土制,称瓦钵、泥钵、土钵。释尊所用的钵,称佛钵。钵的大小于各律典中都有差别,...

三界智尊者:觉者之言 序 引言 三皈依 五戒

三界智尊者:觉者之言 序 引言 三皈依 五戒

序(给第十一次版的)《觉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写。原文是依据佛教巴利文经藏中世尊的语言,择其精华,再依次序有系统化地把它编辑成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南,虽其原本的主要宗旨是要给有佛学基...

方大同受父母影响“亦好自然食素”

方大同受父母影响“亦好自然食素”

方大同简介:方大同在 1983 年 7 月 14 日生于夏威夷;6 岁搬往上海,是方爸爸方妈妈希望他学会中国文化;在上海习了三年中国武术,会耍点功夫也会耍太极;12 岁搬到广州,跟爸爸去不同的酒廊演...

喝果汁会得糖尿病吗?

喝果汁会得糖尿病吗?

近日,发表在美国《内科学文献》月刊上的一篇研究说,加糖果汁饮料容易导致人体增重,加大糖尿病发病风险。研究发现,每天饮用2份或2份以上加糖果汁饮料者与每月饮用不超过1份加糖果汁饮料者相比,前者患上2型...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管门的呆仆人

佛教故事:佛典寓言:管门的呆仆人

管门的呆仆人有一个人,因有事要到远地去,动身时叮嘱仆人说∶『你要好看守门户,同时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驴的绳子,不要让驴跑了。』这个主人走了以後,有一天,碰到邻村在演剧弹唱得很好听。那个仆人听到後,心便不...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改恶迁善

佛教故事:金玉良言:改恶迁善

改恶迁善一有个名叫贾仁的,30多岁了还没有生育,心中十分焦急。一天晚上,梦见到了一个府第,上写着:生育祠。贾仁便叩问神明关于自己子嗣之事。那人取出一本簿子翻看后对他说:你曾经强奸妇女,想求子女,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