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财奴

守财奴

人生就像福田,

要收获美好的善种,就要用智慧去栽植。

波斯匿王,是佛世时印度憍萨罗国的国王。后轻时,脾气暴躁而无信仰;自从皈依佛陀后,常常听闻佛陀的教化而笃信佛法,后来并成为教团的大拥护者。

有一天黄昏,波斯匿王前去拜访佛陀。佛陀看到国王灰头垢脸、衣服满布灰尘,就问说:「国王,你为什么满身尘土?」

波斯匿王回答说:「佛陀,因为有位婆提老者过世了,家产无人继承,必须纳入国库。因此,我专程去清点他的财产,结果,光是黄金就有八万斤。您能想像他的财产有多少吗?」

佛陀说:「可惜!真的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说:「这位婆提老者在世时,孤单一人,刻苦寒怆,不但住的环境不好、穿的衣服破旧,连吃的也很寒酸,生活极为苛吝,只知死守着钱财。虽然屯积了很多财产,可是现却两手空空地走了,家财一分一毫也没带走。佛陀,依您的慧眼来看,他舍了人身之后,究竟到哪去了?」

佛陀说:「他已经堕入啼哭地狱!(堕于此地狱受苦之人,因痛若不堪,号泣叫唤、哭啼不停,也称作叫唤地狱)」

国王听了,摇头叹气说:「婆提老者能有这么多的财产,应该很有福报的,为何死后会堕入啼哭地狱呢!」

佛陀说:「他有那么多的财产富,是过去生中所造的福。因为有久远以前,只有辟支佛的时代(辟支佛:指出生于无佛之世,但因前世修行因缘,自以智慧而得道,亦即指无师而自觉自悟的圣者。)他一时心生欢喜就供养饭食,并对辟支佛说:『若有需要的话,我都会布施给您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供养后,地主心中却起了悭吝之念。觉得把东西供养出家人,倒不如把这些食物留给奴仆吃。从此,他再也不肯布施食物给辟支佛了。」

佛陀接着说:「那位地主就是现在已过世的婆提老者,因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缘,所以有福。可是后来生起悭贪、后悔之心,因此,虽然有福拥有许多财富,却为得自用。而这辈子又不懂得布施、做善事,所以堕入啼哭在地狱。」

国王问说:「佛陀,难道婆提老者没有剩下任何一点福因吗?明明他有这么多钱,难道就这样丝毫也带不走?」

佛陀说:「比如有人种田,田里的稻子都割完了,若不再撒种子,这亩田还再长稻子吗?老者虽然一生富有,但是他不曾再造福,自然就没有福因可带走。」

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而人身难得,能为人付出便是福。人生就像一亩福田,可让我们随意耕作,能开辟多少,做多少,就要看我们是否能把握时节,及时播种,这就要靠大家的智慧了。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专家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专家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夏日养生方法很多,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宜不同的人群。在此,笔者仅从中医学的角度,介绍夏日养生“四宜” --一宜养“阳”中医学认为,夏日属阳,阳气旺盛,正是大自然阴阳气化、阴消阳长之时,故为养阳的大好...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财的故事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善财的故事

善财的故事善财在去藤根国的路上,忆念法宝髻长者宅中所见的无量法宝藏,用菩萨的智能去照了它。这一路,荒僻得可以。高高低低的山谷中,虽说有古道可走,但满地荆棘,到处是林藤,实在有行不得之苦。善财为了善知...

瞻婆比丘经

瞻婆比丘经

瞻婆比丘经 西晋三藏法师法炬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瞻婆恒伽上法赖池水上。彼时世尊十五日说戒。在比丘僧前坐。世尊坐已观诸比丘意之所念。观诸比丘意之所念已。夜初一分时坐默然住。于是有异比丘从坐起一向着...

仁清法师:因缘果报谁也代替不了谁

仁清法师:因缘果报谁也代替不了谁

我在《大悲咒功德与妙用》上讲过一个例子,一个居士,她爹死了,就到寺院给她爹做了个超度,过了几天,她遇到一个大德:大师,你给我看看,俺爹上哪去了?大师闭了一会儿眼说:刚才我到西方极乐世界查了查,那里面...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隋洋川郡守瞿昙法智译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汝说善恶业报差别法门。汝当谛听。善思念之。是时首迦即白佛言。唯然世尊。...

圆因法师:行善回向西方,避免堕落三世怨

圆因法师:行善回向西方,避免堕落三世怨

今生富贵人是前生修来的,若今生不乐善好施,福报享尽,来生就要受苦,穷人造业机会少,富人造业机会多,富人天天吃馆子,图享受,杀生必多,故富人死后堕落三恶道的机会亦多。修福的时候如存心贪图福报就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