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指南:智慧而科学的放生

智慧而科学的放生

行愿法师

放生是一种美德,放生就是护生,放生是佛教徒实践佛陀众生平等慈悲观念的体现。佛教徒受持三皈、五戒就要尽形寿不杀生,即永远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作为佛教徒,护生是我们的责任,护生是我们终身必尽的义务。那么,如何来护生呢?是不是放生就一定是护生呢?这个问题非常值得大家一起来关注和讨论。

放生是一种善行,本无可厚非。 在大乘佛教的国土,每逢释迦牟尼佛、 观音菩萨、 阿弥陀佛等佛诞节或每月的初一、十五,中国传统寺院,多会举行放生的佛教活动。放生的活动热闹又殊胜,佛教徒或非佛教徒都可以参予,让更多的民众来认同佛教戒杀、放生的理念,这是好事情。由于佛教寺院出家众大力提倡放生功德的殊胜,而民众更希望从放生的功德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于是,放生在大乘佛教的国土盛行起来。

随著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科学不断的发展,大乘佛教放生活动逐渐出现了大量的盲点和弊端,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据我观察,放生的盲点和弊端如下:

一、 民众盲目放生,随意放生,不经审视、不受约束的放生,是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取代当地物种,这就是放生不当等同杀生的愚痴行为。人们善意的把外来物种引进放生,却无意中杀死了当地的健康物种,造成外来物种泛滥成灾,使整个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失控,严重危害自然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界生态的平衡,以及还会给人类本身带来诸多的危害。 例如:巴西龟攻击性强,在中国放生很多,就有取代中国物种的趋势。

二、 原本放生是善行,值得大家赞叹、 推广、 护持。 可惜,如今放生的善业已经变质了:一些人为了自己消灾祈福而去放生;一些人为了生意顺利而去放生;一些人为了将来生命有好的归属而放生,这些庸俗的心态替代了原本慈悯众生的纯净心情。至于放生动物的地点是否适合,或者放生动物的存活率怎么样?功利自私的放生者是不理会的。所以,被放生的动物命运是悲惨的,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放生的心里需求,成为所谓放生善人们的牺牲品。

三、 本是随缘、见机解救众生生命痛苦的放生方式,却替代以大批预订放生物种的商业行为,使原本在大自然中的鱼儿、乌龟、鸟兽,为了成就人们的放生功德,而惨遭系捕、折腾,甚至夭折笼中;或在窄窄的水桶中,因为氧气不足而死亡。有的是放生地点的不适当,造成放生物的死亡,甚至还破坏当地的物种平衡与生态环境。如今,放生已由善行、美德而变成社会普遍诟病的愚行,让有识之士心痛不已,因为善人们这样无知的放生,严重伤害到无数众生的生命。

四、 放生是为救济垂危动物的生命,本不需要什么仪式,更不需要作秀如明星般轰轰烈烈的拍照,做放生宣传广告。可是,由于很多人对于其它众生生命的漠视,没有认识到生命的可贵,根本就不尊重生命,只不过是大乘佛教的传统习俗而已。所以,一些寺院为了迎合众生的心里需求搞活动而去放生,置放生动物生命危在旦夕而不顾,把简单的放生仪式大肆拉长。有的迎请方丈和尚;有的迎请知名法师上香给动物做三皈依。 殊不知,放生的动物就在等待放生仪式中已经被闷死、憋死、挤死了。大乘佛教的大德高僧眼看著一条条鲜活的鱼从桶中跳出来落到地上,不知高僧大德们对鱼的生命有何感想?鉴于此,本人提倡:真放生,莫作秀!

五、 由于佛教徒要行善放生,结果,七十二行中又多出一行专门销售放生生物的商贩。每年为了满足佛教徒大量放生的需求,很多不法商贩大势的收捕鸟类、鱼虾等储存后,卖给佛教徒,从中获利,发家致富。更有甚者,上游放生,他在下游搜捕,捕获后继续卖给佛教徒,所以,有一些鱼虾、鸟类被人放生好几次,就是这样来的。一个柔弱的生命怎么能经得起这样折腾?当然,最后的结局是死亡,它们终于被放生的人害死了。

放生本来是为了护生,结果,盲从的放生、自私的放生、贪功德的放生、好行善的放生、流于形式的放生,对于所放生的生物没有足够的了解,不知道它们生存的环境、生存方式,就凭空想像的放生,害死了无数的生物,这是发生在中国传统佛教民众们每年都屡见不鲜的放生事件。

鉴于上述种种放生的弊端,本人觉得放生务必要慎重,要智慧、科学的去放生,不是做简单的佛教仪式就可以盲目、单纯去放生。放生的善人们务必要具备放生物种的专业知识,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生物的相关规定,并按照佛陀的教导,如法如律的去放生,莫将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病毒传染给人类和所有的一切众生,这是真正积德放生的善行。

诸位喜欢放生的善人啊!千万不能再盲目的去放生,更不能虚浮的为了做仪式、搞活动而去放生,或者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去放生,漠视众生生命的存在。我们应该深入理解佛陀众生平等的慈悲原理,在日常生活当中,随时随地的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善待一切众生,这是最好的随缘放生的方式之一。

既然,护生是我们佛教徒应尽的责任。当然,我们要放生,要行善,但是,我们必须选择智慧的去放生、科学的去放生、慈悲的去放生,而不要把放生变成放死,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一种善待,一种爱护,也是真正慈悲护生的体现!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阴德、阳德、功德、福德,您懂得若干?

阴德、阳德、功德、福德,您懂得若干?

阴德 阳德做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叫阳德,不被人知道叫阴德。阳德报得快,做了好事,让别人知道了,别人称扬你,赞叹你,给你发个奖状、锦旗什么的,表扬表扬,报掉了,报掉了就没了,德积不住。做好事不让人知道叫阴...

大安法师:念佛深;妙义,唤醒梦中人

大安法师:念佛深;妙义,唤醒梦中人

大安法师:念佛深妙义,唤醒梦中人念佛深妙义,唤醒梦中人大安法师《彻悟禅师语录》讲记“佛悟此心,如醒时人;众生迷此心,如梦中人。离醒时人,无别梦中之人,岂离梦中之人,别有醒时之人耶。但梦中之人,当不自...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儿女经常回家看看

佛教故事:情感世界:儿女经常回家看看

儿女经常回家看看希望所有的儿女能够常回家看看!母亲节这天,最小的儿子坐长途车去看母亲。到了母亲家,她却正好出去了。小儿子在门口等得心焦,好不容易等到母亲回来了,他犷风不高兴地问:你到哪里去了? "...

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雪庐老人的净土思想 ●前言 无常迅速,一恍之间,雪庐老人生西至今,已满十周年。这些年来,整个台湾社会在各种层面都呈现著不小的变化。就佛教界来看,更是呈多元地蓬勃发展,佛学的研究、佛法的讲演、种种其他...

理净法师:佛家是怎么解释“不破不立”?

理净法师:佛家是怎么解释“不破不立”?

理净法师:佛家是怎么解释“不破不立”? 问:佛家是怎么解释“不破不立”? 答:佛陀一代时教无不是以“破邪而显正”,破除众生的贪嗔痴和虚妄分别颠倒邪见,显现诸法自法本自不生、本自不灭的清净自性,也就...

《学佛群疑》03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学佛群疑》03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学佛也需要知识和学问吗?  这问题相当含糊,易于混淆。  首先,我们肯定孔子所说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一般大众,懂得越少,就越能专心一意地照著老师所教的简单方法,一门深入,专精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