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这些业要彻底穷尽时非常容易遇到巨大的违缘障碍

达真堪布:这些业要彻底穷尽时非常容易遇到巨大的违缘障碍

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境,但是发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遇到这些对境时,不能退失道心,更不能对佛法生起邪见。

很多追求世间福报的人,有时候也会学习佛法,但是当他们遇到违缘、对境,如家庭或身体出现状况等,就会失去信心,甚至对佛法产生邪见。

学佛修行的过程非常漫长,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违缘障碍,但对发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来说,这是锻炼自己、修行消业的机会。

《俱舍论》的内容涉及小乘佛法,其中包括:修行过程的诸多阶段,修行必经的五道,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修道、无学道。其中加行道分暖位、顶位、忍位、法位四个阶段,修到忍位的时候,容易遇到违缘。

修到忍位时,就不会再堕落三恶趣了。凡夫皆相同,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以贪嗔痴造了无数的罪业,这些业要彻底穷尽时非常容易遇到巨大的违缘障碍,但对修行人来说这是一个超越的机会,如果能依法对治,就可以彻底把这些罪业穷尽,再也不堕落恶趣——地狱、饿鬼、旁生。

有些人认为学佛之后,不会再有业力现前,不会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但这是不一定的。这是《俱舍论》所宣讲的,《俱舍论》是佛经的内容。对此佛经里有明确的说明,修到忍位的时候,才能把业障彻底消除,曾经造的恶业才会彻底穷尽,再也不会堕落三恶趣,这也是一个下堕三恶道,上升三善道的界限,即将要跨越界限时,容易出现违缘障碍。

有些人学佛修行非常精进,依旧会出现违缘障碍,如果能依法对治,就是好事。我们学佛以后就是拥有佛法、具有智慧的人,遇到违缘障碍并不可怕,以智慧去对治,都可以超越。

我们以修行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自己的内心足够坚强,再强大的违缘、障碍,也不会伤害到我们。如果自己的内心不够坚强,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遇到一点违缘障碍和对境时,就会受影响,甚至会退失道心。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这些都是好事,如果能依法对治,所有的业障,以贪心、嗔恨心、愚痴心造下的恶业都会立即清净、穷尽。

----------摘自《修心七要》讲记(二十一)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四人出现世间经

四人出现世间经

四人出现世间经 宋天竺沙门求那跋陀罗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王波斯匿乘羽[羽*包]车群臣围绕。出舍卫城。便往园中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欲听说法。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有四...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

选择一个专注的对象一行禅师正念与平和是行禅的目的,因为其需要觉知,所以我们使用了了分明的呼吸、行走、数数及含笑。这四种要素带给我们精神上的力量,他们就居住在我们身内,并显示着那觉察与全知的心之存在。...

想让爱情长久保鲜 这些方法要学会

想让爱情长久保鲜 这些方法要学会

爱情的保质期,是可长可短的,有些情侣不擅长经营爱情,可能过了最初的新鲜劲儿之后,很快就容易分手,而有些人更加懂得爱情的不易,所以总会寻找各种方法,去让爱情能够保鲜。当感情出现裂痕时,男人挽回女人,下...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七十一节 为见活观音,不孝屠人朝南海

佛教故事: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第七十一节 为见活观音,不孝屠人朝南海

第七十一节 为见活观音,不孝屠人朝南海相传某地有一个杀猪的屠夫,嗜酒好斗,同时对自己母亲很不孝顺,举动非常粗暴,常常在外边吃醉了酒回家辱骂老母,有时还动手毒打母亲。这位寡妇母亲,生此忤逆儿子,对自己...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九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九集)

钟茂森:无量寿经简讲(第三十九集) 尊敬的法师,各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经》,请大家打开经本第六品,我们来看「宿命通愿」这一段经文: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

内心和外表的清洁

内心和外表的清洁

内心和外表的清洁舍卫国有一个做清洁工作的妇人,天天打扫街道,十分勤劳。她的衣服很肮脏,市民都讨厌她,见到她,总是掩着鼻子走过。佛陀叫她来听佛法,鼓励他精进、城内的人不赞成,跑来责问道:佛陀啊!你常说...